•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媒體走轉改】甩“窮業”挪“窮窩”:安徽白塔畈鎮脫貧路上換新顏

2018-01-19 13:04:00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見習記者 傅曉羚

  沿著連綿起伏的山勢,佔地4287畝的光伏農業生態産業園區一望無際,一塊塊整齊劃一的光伏電板,為群山環繞中的劉衝村增添了不少現代化色彩。

  坐落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白塔畈鎮劉衝村,是個擁有61個貧困戶的小山村,總面積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00余畝,板栗及茶葉面積5400余畝。長期以來,全村2650余人主要收入來源於板栗、茶葉、水稻種植。近年來,全鎮大力發展光伏清潔能源,其中裝機容量100兆瓦的光伏農業生態産業園區年發電1.2億千瓦,每年可實現利稅3000萬元,已經成了全鎮村級集體經濟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

  不僅僅是光伏發電,這三年,憑藉易地扶貧搬遷、設置小額扶貧貸款、因地制宜發展本土産業等措施,白塔畈鎮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數已從2014年的4253人下降到2017年的633人,越來越多的村民脫了“貧困帽”,走在致富的新路上。

  發展多元産業甩“窮業”

  貧困發生率從12.18%下降到0.66%,這樣的變化,在白塔畈鎮項衝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陳玉婷的眼中,一度是不可想像的。

  2014年,曾當過大學生村官的陳玉婷被金寨縣人民法院派駐到項衝村,擔任扶貧工作隊隊長,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任職經歷。在這個白塔畈鎮唯一的貧困村中,産業落後、村民觀念保守,家中缺乏主要勞動力,因病返貧、因殘致貧戶數眾多……種種難題擺在了年輕的陳玉婷面前。

  如何能夠讓村民早日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陳玉婷給出的回答是,關鍵要實現增收。

  為促進貧困農戶當期能脫貧、遠期能致富、未來可持續,白塔畈鎮持續推進精神扶貧、産業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多項措施落地生根。據陳玉婷介紹,項衝村積極鼓勵貧困戶種植茶葉、板栗,養殖白鵝、黑毛豬等本土産業,大力培育鎮、村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為貧困戶提供全産業鏈服務,在甩“窮業”的同時,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和實現就業,突破增收瓶頸。

  對於發展生産中時常會遇到的資金短缺問題,項衝村則利用小額扶貧貸款予以解決。據統計,2017年累計已經為17戶貧困戶辦理小額扶貧貸款8.5萬元,另有7戶貧困戶通過分貸統還,戶均年收益均在2400元以上。

  50歲的胡代榮是這些措施的受益者。由於長子殘疾、次子剛上小學,薄弱的經濟基礎一度讓胡代榮的家庭難以為繼。如今,光伏入股分紅,加上養鵝、養豬、種植板栗等投入本土産業所獲得的收益,讓這個家庭重新找到了致富的契機。

  據了解,截至目前,白塔畈鎮建立分佈式光伏電站373戶,總收入134.28萬元,能夠讓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光是在光伏産業方面,脫貧已初見成效。

  異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在拓寬産業促進增收的同時,“住得好”也被進一步提上日程。

  由於白塔畈鎮山場面積大,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直以來,村民上學、通訊、生産生活總是困難重重,成為了脫貧路上的一大“攔路虎”;加上集鎮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機會較多,深山區貧困人口進一步向集鎮集中,異地搬遷成了當地扶貧的一種快捷的方式。

  白塔畈鎮劉衝村的村民蒲秀琴始終記得搬遷新居之前住的破草房,一到陰天就漏雨,幾乎難以度日。回憶起以前的居住環境,村民吳秋雲更對“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沒有自來水”印象深刻。

  據了解,2016年,鎮政府動員D類危房貧困戶、無房戶到中心村莊安置點建房,確認了2016年304戶、2017年28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同時,還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房屋拆除重建戶均予以萬元以上的補助。以劉衝村為例,2016年,劉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期已建成住房60套,解決了60戶245人的安全住房問題,其中貧困戶16戶57人,一般危房戶35戶173人;而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的4戶9每人平均已入住,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完成了招標,正在準備建設中。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金寨縣考察脫貧工作時曾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在白塔畈鎮,通過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越來越多村民正一步步實現“住有所居”。

  也是在2016年底,蒲秀琴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成為劉衝中心村莊一排排二層小樓內的住戶之一,廚房、客廳一應俱全。用她的話説,“有生之年能夠住進這樣的房子”,是一件從來沒有想到的事。如今,除了種植、銷售板栗、茶葉等産品,她在閒暇時期還會應聘村內的公益性崗位“打零工”,做個護路員,或是保潔員。新的一年裏她期待著,未來的日子生活品質會一天比一天更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