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科醫生劉明先:紮根民族地區奉獻60餘年

2018-01-10 15:13: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新華社貴陽1月9日電(記者李春惠)91歲的劉明先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的山村裏行醫60餘年。他治麻風、療傷痛、救婦幼,醫治了無數人,深受當地各族群眾愛戴。

  來到深山建醫院

  上世紀50年代,一些地區麻風病曾一度肆虐,有的在偏遠地區建立麻風病院,對病人集中隔離治療。

  1957年,長順縣籌建上壩麻風病院,要選一個既懂中醫,又懂西醫的醫生負責,正在廣順衛生院當醫生的劉明先恰恰符合條件。接到通知,劉明先二話不説就同意了。背著米和火藥槍,劉明先與縣裏另一位同志前往廣順鎮深山老林中的椅子山。

  遠遠看得到山,卻沒有路。鑽叢林、走野路,整整一天才到山上。睡覺沒有地方,他們找到個牛圈,拿一塊油布鋪在地上便成了床。夜裏有野獸出沒,兩人抱著火藥槍,“咚咚”朝天放兩槍壯膽。

  開始修病房,砍幾棵樹當立柱,割茅草做房頂。醫院附近有兩排豬圈,也被改造成病人的住所。

  劉明先摸索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麻風病,在臨床取得奇效。醫院收治的病人越來越多,最多時達200多人。

  除了抓治療,劉明先還要操心吃喝拉撒。他把病情重的集中在重病區,病情輕的放在觀察區,輕微病人則參與種糧、種菜、喂豬。每年醫院可生産不少苞谷,工作人員和病人還有豬肉吃。

  劉明先對病人無比關愛。在69歲的村民唐小林眼裏,劉明先如同親生父母。唐小林父親早逝,只有母親一個親人。他11歲住院,是醫院最小的病人。劉醫生對幼小的唐小林照顧有加。“如果不是劉醫生照顧,我和我媽都活不了。”唐小林説。

  “好多人因為他活下來”

  “好多人因為他活下來。”很多群眾都這樣評價劉明先。無論是外傷急病,還是感冒發燒,附近幾個苗族村寨的群眾都找他。

  村民張小九媳婦上山打柴,突然臨盆。趕來的劉明先就在野外給産婦接了生。好不容易把産婦、孩子弄下山,才發現張小九的家可謂一貧如洗。已經累得快散架的劉明先扭頭回家,裝了一袋糧食,送到張小九家。

  經劉明先的手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達百餘個。由男人接生,這在當地來説,簡直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還有很多孩子的命是劉明先救下的。村民郭喜華是早産兒,生下來就發燒、抽筋、不會吸奶。郭喜華的三伯媽抱著孩子來到劉明先家,在劉明先的救治下,孩子第二天就會吃奶了。

  在外孫女王雪飛眼裏,外公家更像一個門診部。半夜三更常有人在窗戶喊:劉醫生,請你到我家去看病。劉明先從來不推辭,默默地提著馬燈出門,有時回來已經天亮。

  劉明先看病出診從不收錢。劉明先有工資,在當地算“有錢人”,他每星期要自掏腰包去鎮上購買常用藥和包紮用品。村民來家裏看病趕上吃飯,劉明先還會喊上一起吃。“貼補了幾十年”,二女兒劉萍光説。

  為了病人繼續留守

  20世紀90年代,政府解散了麻風病院,未痊癒的病人納入縣防疫部門專業救治,治好的病人返鄉。有17個無家可歸的人留了下來。本可以隨子女回縣城的劉明先選擇留下來照顧他們。

  羅仁興病癒後返鄉,沒房沒地。劉明先拿自家的地給他種,把家裏一間房給他住,直到6年後當地政府集中安置康復的麻風病患者。

  陳光明和金國珍是夫妻,因為患病留下殘疾,均喪失勞動能力,劉明先長年接濟他們。

  劉明先常被讚“身體狠”——這是當地話,形容上年紀的老人和青壯年一樣健康。91歲的他除了耳朵不好使,還能走很長的路,也閒不住。

  村民有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找劉明先看病的人少了。他開始研究烏骨雞養殖技術,雞蛋捨不得吃,攢著送給貧困戶,讓他們孵小雞。

  有人勸他,回縣城享福吧。他會毫不猶豫地打斷對方,佝僂著背、拍著胸脯説:“我大事做不了,但還能為鄉親們做點小事。”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10日 02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