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年審計發現扶貧問題金額70多億 “拍蒼蠅”成重點

2018-01-09 08:5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拍蒼蠅”已成扶貧審計重點之一

  單筆的扶貧資金量都不大,但量多面廣,而且在村屯的管理中,由於缺乏相應的賬簿、記錄等證明材料,僅靠老百姓提供的口頭證言很難核實問題。審計人員發現,很多時候扶貧中的“蒼蠅級”腐敗最容易損害扶貧工作的公信力。

  審計署農業司負責人説,與其他領域相比,扶貧領域發現的問題多發生在鄉鎮和村級。從審計情況看,由於扶貧陽光化不到位、管理不透明,一些鄉村幹部利用職務便利,虛報冒領、剋扣侵佔扶貧領域專項資金,吃拿卡要、雁過拔毛等問題比較嚴重,特別是集中在危房改造、低保等扶貧領域。

  比如,在危房改造過程中,部分村幹部以“好處費”“報名費”的方式,向貧困群眾收取費用,審計組在某縣審計中發現,某村村主任和會計在落實該村危房改造任務中,甚至公然在大喇叭中喊,想報名危房改造的交200元報名費,不交錢不能報名。

  這位負責人説,扶貧審計中,“拍蒼蠅”已成為工作重點,也由此發現了不少案例。比如,某村支書非法投標違規獲取扶貧工程項目,並在扶貧項目建設過程中偷工減料,騙取扶貧資金;某縣農業局先後挪用中央和省級專項涉農資金違規用於請客送禮、送紅包、發放津補貼、有償陪侍服務等,還違規將財政資金補助本單位職工投資的企業用於經營,造成財政資金損失。

  在農業扶貧領域,除了騙取套取資金問題比較嚴重外,部分村幹部在資金項目分配過程中優親厚友、擠佔群眾利益為親屬謀利的問題也比較突出,揭露這方面問題一直是農業和扶貧審計工作關注的一個重點。有的村幹部在貧困戶申報、農村低保困難戶評選、資金補助、物資發放、項目分配等工作中優先照顧自己的親戚朋友,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卻視而不見,極大地損害了群眾利益。

  審計發現,某副鄉長利用職務便利將扶貧項目交由親屬無償使用;某扶貧互助資金主管部門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挪用扶貧資金用於其妻經營活動,擠佔本該由群眾獲得的扶貧資金。

  推動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

  審計署農業司負責人説,未來一段時間,要著力關注深度貧困地區的資金使用情況。2018年,審計署將加大審計力度,揭露影響和制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關鍵問題和“短板”,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建議。同時,將加強對貧困殘疾人、老年人等脫貧攻堅重點群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促進重點群體如期穩定脫貧。

  在審計署看來,脫貧攻堅戰期間,扶貧審計的另一個工作重點是揭露發生在貧困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要通過加大審計力度,揭露騙取套取、截留挪用、貪污侵佔、揮霍浪費、化公為私、優親厚友,以及侵害貧困群眾利益等違紀違法問題,維護扶貧資金安全,推動健全扶貧領域反腐敗的長效機制。同時,要揭露一些單位和領導幹部在扶貧工作中作風不實、敷衍塞責,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甚至失職瀆職等突出問題,推動完善追責問責機制。

  審計署農業司負責人還介紹説,審計署整合全國審計資源,在2020年以前實現對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含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深度貧困地區審計全覆蓋。各級地方審計機關對審計管轄區域內貧困縣和非貧困縣的脫貧攻堅相關專項資金重大項目,以及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實現審計全覆蓋。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位負責人説,管好扶貧資金還要靠制度建設,尤其是形成一套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的機制。下一步,審計將繼續圍繞“精準、安全、績效”,重點揭示因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不到位危害扶貧資金安全、侵害貧困群眾利益等問題,提出堵塞漏洞、提高績效的建議。

  (劉世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