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地醫院年底控醫療費? 專家:突擊控費係個別現象

2017-12-24 11:2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網傳一些醫院年底“突然停用部分醫用耗材”,專家回應

  醫療控費並非突擊政策(求證關注醫療控費)

  本報記者 白劍峰

  年末將至,不少自媒體賬號發佈的關於“多地醫院年底嚴控醫療費、停用部分耗材”的帖文在多個網路平臺傳播,引發網民和醫務工作者的關注。

  其中,一則落款為四川省某醫院11月中旬的網傳通知,列出了限用的耗材,包括“止血材料(僅保留價格最低的兩種)”“精密輸液器(僅允許腫瘤內科、中醫科使用)”等,並稱這些措施實施至12月31日。一篇關於四川省衛計委印發通知的網文日前也在公眾號熱傳,這份11月10日印發的通知説,凡是年底前轄區內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超過10%的,取消該地衛生計生重點工作年度考核在全省的排名資格;對於年底前未達標且超標率達20%以上的市州和醫院主要負責人,視實際情況建議當地組織部門進行調整。此外,貴州等地一些醫院的通知也在網路平臺傳播,這些通知均對部分醫療耗材的使用進行了限制。

  有網民認為此舉源於今年底的“突擊政策”,還有網民認為控費是因為“醫保基金見底”。是這樣的嗎?針對這些關切和疑問,記者採訪了國家衛計委相關專家和學者。

  控費政策沒有“一刀切”

  政策早已有之,對200個醫改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有所要求;所謂“年底突擊控費”只是個別醫院所為,並非普遍現象

  專家介紹,老百姓多年來反映強烈的“看病貴”問題,藥價虛高、耗材價格虛高是一個重要因素。國家衛計委2016年全國財務年報數據顯示,公立醫院的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消耗衛生材料29.08元。事實上,嚴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過快和不合理增長早已成為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有關部門兩年多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2015年國辦印發的《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和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均強調,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後者還進一步明確,“到2017年,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力爭降到10%以下”。

  2015年10月,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印發《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國家衛計委表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醫療費用上漲較快。同時,醫藥費用結構和增長情況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因素,其中就包括藥品、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和醫用耗材收入佔比較高等。從國家層面出臺文件,是為了“切實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確保醫保基金可持續,增強深化醫改的綜合成效”。

  國家衛計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顧雪非説,有關部門發文提到的藥佔比和耗佔比的降費指標,是對200個醫改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的總體要求,因此並不是“一刀切”。醫療費增幅10%以下的目標是要綜合性地控制不合理費用的增長,但有個別地區的個別醫院全年控費工作可能完成得不太好,就出現了年底發佈緊急通知要求控費的情況。據了解,所謂“年底突擊控費”不是全國醫院層面的普遍現象。

  2017年7月,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等印發《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要求,重點整治一次性使用輸注器具、一次性使用導尿管(包)、起搏器類、吻合器等産品。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使用情況,對耗材使用超過同學科平均水準的醫生,進行病例的追溯再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進行約談。整治活動於7月11日開始,12月31日結束。

  “當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後,耗材加成成為醫院收入的重要來源。”業內人士指出,過去,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耗材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3個渠道組成。在政府補助不足、醫療服務價格調整不到位的情況下,醫院的技術勞務服務無法得到合理補償,只能通過多用耗材、多做檢查增加收入。一言以蔽之,“當前控費的重要原因是,以前用得‘濫’,現在要規範。”

  醫保沒有“收不抵支”

  今年前10個月,全國醫保基金收入14510.7億元,支出11047.7億元;基金運作總體平穩

  有網友提出疑問,“控費”是不是因為醫保基金緊張?這種擔憂在網上並不少見。

  人社部官網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醫保基金收入14510.7億元,基金支出11047.7億元。根據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6年全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13084億元,支出10767億元。年末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存9765億元(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993億元),個人賬戶積累5200億元。

  另據人社部不久前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2016年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存7772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各省份均有結余,有26個省份累計結存多於50億元,其中22個省份多於100億元。

  顧雪非認為,目前部分醫保統籌地區存在超支風險,但從全國來看運作總體平穩,基金是安全的,甚至部分地區醫保存在結余過多的問題。醫保管理部門通過改革支付方式,實施按床日、按病種、總額預付等多種綜合付費方式,原則是“結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擔”,目的是為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希望醫院在保證醫療品質的情況下主動控費,這樣才可能實現醫保的可持續發展。

  顧雪非也表示,不排除有部分醫院的醫保額度到年底不太夠用的情況,“醫保的總額應該基於科學的測算,到了年底如果出現超支,且醫院認為超支是合理的,例如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開展了新的服務項目等,那醫院應該同醫保部門進行協商,是否追加額度或者適當分攤;反之,如果結余太多,醫保部門則需要評估是否有服務提供不足的情況,然後再進行支付。”

  統籌:本版編輯 許 諾

  所謂“醫保收不抵支”是誇大是誤會,所謂“突擊控費”是個別而非普遍……一個老政策引發了新關注,還出現了誇大的傳言,這值得有關部門關注、研究。面對熱點事件群眾關切如何有效回應,對於改革目標如何科學合理分解,這些都考驗著治理者的智慧。實踐如何破題,我們將持續關注。

  ——編 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