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維護英烈尊嚴 傳承紅色精神——三大關鍵詞透視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

2017-12-23 10:5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邱少雲事跡是真的嗎?”“黃繼光能否真的堵住槍眼?”……近年來,打著“反思歷史”“還原真相”等旗號肆意詆毀、曲解英雄烈士事跡的情況時有發生,刺痛無數人的心,褻瀆了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英烈。

  22日,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英雄烈士的歷史功勳及紀念緬懷活動、紀念場所及其維護要求、烈士褒揚和遺屬撫恤優待等都將有更加完善的法律規定,以法治捍衛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

  迫切--英雄烈士不容褻瀆 

  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

  立法保護英雄烈士,近年來社會各界呼聲不斷高漲。2017年全國兩會上,有251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一些群眾來信提出,建議通過立法加強英雄烈士保護。

  “一些人醜化、詆毀、貶損、質疑我黨我軍歷史上的英雄烈士,其實質是動搖中國共産黨的執政根基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這些行為必須在法律上明確予以禁止。”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説。

  記者了解到,英雄烈士保護立法工作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於今年4月正式啟動。

  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出,國家保護英雄烈士,對英雄烈士予以褒揚、紀念,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草案明確規定:“禁止歪曲、醜化、詆毀、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説,加強對英烈姓名、名譽、榮譽等的法律保護,對於促進社會尊崇英烈,揚善抑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重大。

  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的同時,各類英烈紀念設施能否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繕,也是人們關心的焦點。

  引人注目的是,英雄烈士保護草案中首次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確,規定其名稱、碑題、碑文、浮雕、圖形、標誌等受法律保護。同時,草案還對其他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開放和管理作了規定。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解志勇表示,目前法律對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有保護,但革命烈士墓葬、紀念物等缺少有效保護的法律依據,因此本次立法意義重大。

  維護--構建保護英烈的全方位體系 

  隨著英雄烈士保護進入立法程式,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的責任主體將得到明確。

  “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主流文化和核心價值觀中,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各級人民政府作為公共利益代表,既有權利也有義務肩負起保護英雄烈士的重任。”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熊文釗説。

  根據草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認真履行職責,做好英雄烈士保護工作。

  --公安、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網信、民政、工商等部門在監管工作中有保護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職責。

  --網路運營者發現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的網路資訊時,負有及時處置的義務。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侵害英雄烈士合法權益和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向民政、公安、網信等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部門應當依法及時處理。

  --建立對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件的公益訴訟制度,檢察機關作為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

  “這有助於構建起懲處侵害英雄烈士權益的全方位責任體系,包括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乃至刑事責任。”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胡鋼説。

  同時,針對侵佔、破壞、污損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英雄烈士保護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不法行為,草案也進一步明確了治安和刑事責任。

  解志勇表示,以前法律並未明確去世的人是否享有人格權,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明確去世的英烈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這就為保護英烈人格權和名譽權提供了更加完備的法律依據。

  傳承--不僅僅是為英烈“護名” 

  “對‘狼牙山五壯士’名譽的損害,也是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的損害。”2016年6月27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對侵犯“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案一審宣判,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害行為並賠禮道歉。

  法槌落下,發人深省。事實上,為英雄烈士保護立法的意義,並不止于為英烈“護名”。

  保護英雄,崇尚英雄,中外皆然。解志勇説,世界各國均設立各種紀念日以緬懷英雄,不少國家還先後頒布多部法案,以紀念各歷史時期的愛國者。

  “無論時間過去多麼久遠,先烈的英名和功績都將永世長存。”貴州省文聯副主席姚曉英認為,英雄烈士的事跡、形象和精神價值,已經獲得全民族的廣泛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記憶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保護英烈,更要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為此,草案專門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援開展對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研究,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認識和記述歷史;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青少年學生為重點,將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網信等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援以英雄烈士事跡為題材、弘揚英雄烈士精神的優秀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以及出版物的創作生産和宣傳推廣。

  全國政協委員、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表示,這樣一系列規定將有助於在全社會營造尊崇、學習、捍衛英雄烈士的正氣和濃厚氛圍,弘揚傳承英雄烈士精神。

  此外,為增強紀念緬懷英雄烈士的規範性、儀式性,草案對設立烈士紀念日、舉行紀念活動等都作了明確規定。

  專家認為,這將改變當前英烈保護存在的重物質保障但弘揚英烈精神不夠充分的情況,激發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以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告慰英雄烈士。(記者羅爭光、羅沙、林暉、史競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