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江蘇:千年運河 今朝更美(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2017-12-20 11:1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比利時布魯塞爾,表現中國大運河歷史故事的歌劇《運之河》,令觀眾沉醉其中,謝幕近10次,掌聲長達20分鐘,不少西方觀眾也因此成為“運河迷”。

  連通8個設區市、長度690公里,共有7個遺産區、28個遺産點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大運河江蘇段以歷經千年時光的厚重文化積澱,吸引了世界關注的目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江蘇把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為弘揚地域特色文化的重大載體,著力推動從文化遺産保護為主向文化帶建設轉變,從單一文物部門為主向黨委政府統籌、多部門協同推動轉變,從以線性河道設施保護建設為主向實現河與城、河與人的和諧共生方向轉變,讓歷經滄桑的千年運河風采依然。

  活態保護,漸成社會文化自覺 

  吳王夫差廣場,揚州城的歷史原點:西元前486年挖下第一鍬土的古邗溝,在此與宋代的淮揚運河交匯相融;遠處,是1956年裁彎取直重新修建的京杭運河。大運河宛如玉帶,串聯起兩岸瘦西湖、天寧寺行宮、個園等數個世界文化遺産點。

  “人開河,河惠人,運河與揚州同根同生。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我們對於文化遺産保護,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典守珍護,永無止境。”揚州市文史專家顧風説,應注重大運河活態保護、整體保護,把握好點、線、面的關係,處理好河、城、人的關係。作為大運河申遺牽頭城市和沿線首家公佈實施保護規劃的城市,如今揚州已為運河遺産保護劃定紅線,叫停所有可能對運河遺産産生破壞的項目;多部門同時參與、協調推進,讓“活著的運河”和歷史遺跡原汁原味地展現魅力。

  助力“生態運河”,當地企業開發的綠化混凝土護坡等科技項目廣泛應用於運河沿線;專家學者投身大運河遺産資源調查及技術研究,為實施搶救、修繕、保護提供智力支援;上千人的大運河志願者隊伍、各級各類社會組織,分段巡查、宣傳講解……守護大運河,正成為揚州人共同的文化自覺。

  用吊桶取井水,洗澡用浴桶,方便用馬桶,做飯用煤爐……在江南運河蘇州段的平江、山塘歷史文化街區,很多原住民仍然住在傳統民居裏。而一旦在老宅裏舖設水管、修建廁所,又可能影響到整體建築結構、歷史風貌。

  改善民生,也是運河文化遺産活態保護的一部分。蘇州綜合整治背街小巷,重點整修沿河建築立面、修復駁岸河埠、截流污水、改造管網、監控河道環境。在保護古建築原有磚木結構的基礎上,結合新材料提升改造,既保有古建築的完整性、真實性,又讓原住民能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圖景。

  疏浚暢通水網,保護修復濕地,配備沿河步道、親水準臺、廊架亭臺……蘇州等運河沿線城市充分利用運河文化和景觀資源,形成各具特色的運河公園、生態走廊、文化空間,讓大運河真正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文化惠民工程、“共建共用之河”。

  傳承創新,運河“非遺”更添生機 

  雖相隔千里,無錫惠山泥人阿福和天津泥人張,在工藝、彩繪、造型上卻有諸多相似之處。“運河使文化得以交流與傳播。”惠山泥人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趙建高説,如今這個“非遺”品牌已成為江蘇乃至中國對外交往的文化名片。

  今天的大運河,依然流淌著動人文脈。常州運河五號文創街區、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産聚集區、宿遷水利遺址公園……江蘇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讓大運河這條靈動的文化長廊串聯起沿岸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創新注入活力,運河文化在發展中得到弘揚。日前,記者漫步在無錫環城古運河兩岸沿線,看到昔日繁華昌盛的城市工業遺存走廊,已經嬗變為一條熠熠生輝的文化産業帶。當地文史專家楊建民介紹,風光秀美的運河公園曾是當年“米碼頭”所在地,如今匯集了民樂館、周懷民藏畫館等文化藝術場館,成為不折不扣的“文化碼頭”;修建於茂新麵粉廠原址的中國民族工商業博物館,在機器設備的更疊換代中跳動著時代脈搏;運河之畔江南規模最大的蠶絲倉庫,變身為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吸引20多家企業和“非遺”大師工作室進駐,形成以文化藝術為帶動、互補性強的産業集群,年産值近9000萬元。

  大運河在宿遷皂河鎮拐了個彎,成為沿途繁盛而熱鬧的一景。龍王廟戲樓上,一曲《狀元打更》正在上演,這是源於清代中葉的“拉魂腔”,上世紀初正式定名為柳琴戲。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口授心傳”,柳琴戲成為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蘇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近年來,宿遷重新修葺國家文保單位龍王廟行宮,組成宿遷龍王廟行宮柳琴戲劇團;在古裝戲基礎上增加了時裝戲,在傳統演繹中添上了新的元素,受到了觀眾歡迎和好評。

  “大運河之水滋養著兩岸人們的生活,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傳統技藝、工藝美術、民俗歌謠、民間文學。”宿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趙正蘭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鞭策我們以更高的標準傳承好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

  黃金水道,生態文旅悄然勃興 

  縱貫江蘇南北的大運河,形成了生命力旺盛的沿運河經濟帶。如今,這條黃金水道依然是運輸體系的重要一環,常年有13個省市的2萬餘艘船舶運輸航行,日通行船舶5000至10000艘次,運河貨運量佔江蘇綜合運輸總量的兩成。

  在繁忙的蘇南段,滿載的鋼材、水泥、油料等大宗貨物,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石;內河航運優勢、市場競爭效益,讓依河而建的數百家工業企業、數十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綴成産業經濟帶。

  九省通衢的淮安,曾是明清兩代的“漕運之都”。如今,淮安市憑藉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江淮生態經濟區的疊加優勢,打造“大運河傳統文化習俗+生態旅遊”。運河沿岸傳統的漁家農屋改造成時尚民宿,人們可以親手操持土灶,體驗民俗風情;上岸的漁民變身農家樂店主,在家裏就能賺錢致富;年接待100萬人次的清江浦景區,是裏運河文化長廊的亮麗起點,運河串聯起清江大閘、吳公祠、禦碼頭等文化遺存,繪就一幅“水綠相映、城在園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動人畫卷。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表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江蘇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悄然勃興的大運河生態文化旅遊,便是探索之一。

  運河沿線城市發展運河生態文化旅遊各具特色:徐州的“大漢雄風、豪情運河”,引來遊人如織;“運河第一街”鎮江新河街,展現南北文化交融歷史;無錫的“蓉湖溯源”“北塘米市”等文化主題景區,注入深厚吳文化內涵……歷史、現實、未來交匯交織,文化、生態、富民共融共生。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20日 01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