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新征程】黑頸鶴在“西藏糧倉”食宿無憂
由西藏傳媒集團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推出的“愛上黑頸鶴”2017守護計劃大型公益活動,目前已進入到第四階段,這一階段我們跟隨黑頸鶴返航,來到了它們的越冬地,為你講述黑頸鶴越冬期間的趣事。
日喀則小分隊的追鶴故事還在繼續,第一天,一行人沿著年楚河走訪了江孜、白朗兩地,在這裡遇見了大群胖乎乎的赤麻鴨,舉行歌咏比賽的斑頭雁,還有在尋找食物時順帶秀潛水技能的普通秋沙鴨,當然還有大家心心唸唸的黑頸鶴……在第二天的尋找中,小分隊走訪了拉孜、謝通門等地。
相較于林周
日喀則的黑頸鶴數量更多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剛收割過的青稞地像一幅金色的油畫,山腳下的村莊沐浴在朝陽裏,古樸而寧靜,年邁的嬤啦已經早早起來生了火,火苗躥起,輕煙隨風嫋嫋散開,帶著草木香。而在這之前,休息了一夜的黑頸鶴早早就從夜宿地飛到附近的農田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這裡,是它們的主要覓食地。
8點,小分隊從日喀則市出發,向西行進,氣溫很低,穿了厚厚的棉服勉強才能抵擋寒氣,大夥兒哆嗦著在路邊架起了望遠鏡,相機也已調到了拍攝模式,口中哈出的氣時不時會模糊了眼鏡,但能在一大早就遇見群鶴,這比什麼都令人振奮。
一隻、兩隻、三隻……怎麼這麼多?通過望遠鏡我們開始記錄這群黑頸鶴的數量,但是太多了,還有的時不時來回走動,只好利用拍照定格的方式,然後慢慢數。
這一天裏,成群的黑頸鶴不斷出現在眼前,帶給大夥兒驚喜。但大家發出這樣的疑問:以前總覺得林周的黑頸鶴數量才是最多的,來到日喀則才發現這裡的黑頸鶴種群數量不亞於林周,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同行的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黑頸鶴研究專家為大家揭開了謎底。
相較于澎波河谷的林周,位於雅魯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匯流處河谷地帶的日喀則,農業發達,素有“西藏糧倉”之美譽。“豐富的食物是黑頸鶴越冬的第一要素,其次它們喜歡在平坦的田地以及沼澤等地棲息。”專家介紹道。
如專家所説,這一路我們明顯感覺到耕地面積非常大,可以用一望無際來形容。而這個季節黑頸鶴可食的除了殘留在田間地頭的青稞粒外,還有剛播下去的冬小麥,這麼大的食物來源地,難怪會被選中呢。
遷徙隊形有講究
黑頸鶴一般選擇人字形、一字形
尋鶴途中,我們一直遵守著“遠觀”的規則,無論怎麼意外驚喜,都不會大聲喊叫,因為一旦驚擾到黑頸鶴,此行就失去了意義。但是黑頸鶴卻時不時發出鳴叫引起我們的注意,比如從頭頂飛過的那群鶴,姿態優美、叫聲悅耳。
抬頭看到有群鶴從遠方飛來,它們排著“人”字形隊伍;有時數量少,會呈“一”字形,這倒是引起了大夥兒的興趣。專家表示:“鳥類在遷徙中一般會結成群體,在遷飛時有固定的隊形,一般有人字形、一字形和封閉群。一字形隊又分為縱一字和橫一字形兩類,黑頸鶴也一樣。”
那麼,黑頸鶴為什麼會選擇以這樣的隊形來遷飛呢?記者了解到,其實,幾十年來,這個問題一直都沒有確定的答案,倒是有許多猜測,其中隊形與定向有關,按一定隊形遷飛的行為與降低遷徙飛行的能量消耗有關這兩種答案比較普遍。
專家表示:保持一定的隊形可以有效地利用氣流,減少遷徙中的體力消耗。一般雁、鶴等體形較大的鳥通常採用人字或者一字,體型較小的則會選擇封閉群。(記者 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