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庫渲染安全環境加速惡化 將矛頭再對中國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王未來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當地時間15日,澳大利亞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發佈題為“管理澳大利亞新時期面臨的戰略風險”報告。《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份15頁的報告開篇就以悲觀論調渲染澳大利亞的處境,稱該國的戰略前景正在惡化,自二戰以來“我們第一次面臨來自一個主要大國不斷上升的可能威脅”,因此澳需要對管理戰略風險進行重大改革,將矛頭直指中國。
上述報告的作者為澳知名戰略學者保羅 迪布和理查德 史密斯。二人現在都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戰略和防務研究教授。在此之前,他們都是澳高官:迪布曾任情報總監、國防部副部長,1987年的澳國防白皮書就出自他之手;史密斯則在國防部任職30多年,也擔任過副部長,同時是首席防務科學家。
所謂的“主要大國”,報告提及印尼和中國。在迪布和史密斯看來,印尼對澳大利亞的影響主要是極端伊斯蘭主義。兩人將更大的篇幅放在中國身上。報告聲稱,中國在南海以及其他地方的強硬政策令外界擔心,中國試圖在政治上主導該地區諸國,包括東南亞國家和澳大利亞。因此,中國給澳大利亞的國防政策帶來嚴重挑戰,“不斷侵蝕澳大利亞的戰略空間”。報告擔憂地説,2016年的澳大利亞國防白皮書認為,澳安全環境惡化速度沒那麼快,現狀起碼可以持續10年,但過去一年的局勢發展顛覆了這一看法。
最近,澳大利亞、美國等西方國家智庫和個別政治人物連續發表對華不友好,甚至詆毀中國的言論。對此,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説明他們的冷戰思維方式停滯不前。他們對特朗普上臺後重點發展經貿關係的作法不贊同,借機發出聳人聽聞的聲音。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實力的上升在給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而不是挑戰。作者不顧事實拼湊這樣一份報告的目的令人生疑,但考慮到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資助方主要來自雷神、洛克希德 馬丁等全球武器生産商,這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澳政府果真以這樣一份報告為基礎制定對外政策,那麼澳民眾恐怕真的要感到“悲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