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小學生升學競爭激烈 假期怎麼越過越忙?

2017-11-08 08:2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原標題: 

  培訓機構業務繁忙,孩子家長疲於奔命 

  假期怎麼越過越忙?(走轉改一線調查) 

  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超8000億元,節假日成教育培訓機構賺錢“黃金期” 

  週六上午11點,北京海淀黃莊一便利店門口,一對兄弟在擁擠的人潮中尤其醒目。他們大的十來歲、小的七八歲,站在便利店門口,一人端著一碗酸辣粉,10分鐘便風卷殘雲般地吃完。來不及休息,哥哥擦了擦額頭的汗珠,便帶著弟弟往教室走。“下午還有課,回教室可以休息一會兒。”哥哥告訴記者,每到節假日,他們兄弟倆都會有幾天這樣出來上補習班。

  每逢假期,海淀黃莊,這個被家長們戲稱為“宇宙補習中心”的地方,總會越發擁擠——跟著變擁擠的,還有學生們的課程表。

  “上午8點到10點英語、下午1點到3點半語文,晚上6點到9點上數學。”這是剛剛入學北航附中實驗班的王同學在今年暑假裏某一天的課程表。除此以外,他還報了物理和生物兩個補習班。實際上,根據北京市教育局課程設置,中學生生物是初一的課程,而物理是初二才開始的課程,“但是因為我們初中比較好,擔心跟不上,所以早在入學以前就開始預習了。”王同學説,“為了迎接入學,這個暑假本來也沒打算玩兒。”

  王同學的情況並非個例。“我們班上32個人,2/3左右都在上(補習班)。”王同學告訴筆者。

  在正處於六年級這個“關鍵時期”的楊同學的班裏,“已經沒有不上補習班的人了”。記者見到他時,他手裏拎著物理電箱、肩上挂著下午要上的籃球訓練課的裝備、背上的書包裏還有晚上要用的英語教材……

  除了學校課程內容的補習,興趣班也被安排在不少孩子的課表上。剛剛離職的演員安女士就給6歲的兒子報了游泳、武術、籃球、戲劇、鋼琴、書法6個興趣班,“遺憾的是,還有一個閱讀培訓班因為時間撞上了就沒報。”

  節假日本該是學生放鬆休息的時間,如今卻被很多學生和家長視為“彎道超車”的“關鍵時期”。年初有媒體披露,全國中小學輔導機構的市場規模已超過8000億元,而節假日更是成為了教育培訓機構賺錢的“黃金期”。

  補課成“潮流”,教育評價機制單一,幼升小、小升初、中高考競爭激烈 

  “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背上考試的壓力的確早了點,但現在社會上的補課浪潮真的使我們壓力很大,我們也只能被裹挾著往前走。”安女士告訴記者,除了興趣班,她還給孩子報了語文、英語、數學思維3個補習班。

  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李女士,同樣因為週遭的“壓力”而感到焦慮。一年級上學才一個月,兒子就拿回家一張不及格的成績單,“班上50個同學,只有兩個中文拼音不及格的,其中一個就是他。老師跟我説,我孩子的能力在同齡人當中是中上等的,但是周邊的同學先跑了,只能讓他跟大家保持同步,補習班就是老師給的建議之一。”

  沒有補習班,成績就一定跟不上? 

  “就我們學校的情況來説,課堂上講的內容要應對日常的考試,絕對是夠的。”初中老師劉欣(化名)表示,“現在有些家長過分‘焦慮’,一兩次沒考好,或者看到別人報了課,就忙不迭地給孩子報補習班。但現在課外補習班品質良莠不齊,一些家長缺乏對培訓班品質和數量的科學把控,最後弄得孩子家長都疲於奔命,效果也不一定好。”

  但在走訪中也有不少家長表示,“就算學校的老師建議‘以學校為主’‘理智報班’,依然不得不報”。“上學沒有‘回頭路’可走。更何況現在學校裏放學早,孩子回家的作業也經常是做PPT、設計調查問卷這種和考試沒什麼關係的內容,總覺得孩子學得不夠。再看到別的孩子都在上補習班,我們當然不能‘冒險’。”學生家長劉先生表示。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推進教育改革,越來越多的中小學在課程設置、作業安排等方面都進行了壓縮和規範,這其實是個積極的改變,從長遠來看,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會有積極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狀尚未得到切實改變,小升初、中考的選拔依然主要依賴於學生的應試成績。”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正是因為教育改革這個“入口”與升學機制這個“出口”之間的不順暢,導致了學生與家長的日益焦慮。

  “多學一點,我就更加具有競爭優勢。學校裏的內容減少了,不意味著我就不學了。我還要利用假期裏來提高成績,跟其他學生競爭。”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同樣表示,現行的人才評價制度依然單一,核心科目的成績仍是選拔學生的最重要標準。另一方面,幼升小、小升初的擇校熱,也為假期培訓班的“火爆”創造了條件。

  推動教育資源均等化、促進人才選拔機制改革、為學生創造更多元的課餘活動 

  升學壓力大、培訓班火熱、學生家長疲於奔命卻“不能不上”……走訪中不少家長表示,這仿佛是一個“死迴圈”,很多時候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從長遠來看,要從根本上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就必須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均衡化。”相關專家表示,“以北京為例,由於不同區的教育資源均衡程度不一,補習班在不同區的‘火熱’程度也有明顯的區別。像海澱區,不同學校之間的差距較大,所有人都想往好學校裏面‘擠’,壓力自然會更大。”

  “促進人才選拔制度改革也很重要。”儲朝暉補充説,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不同,在成長髮展中所需要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教育不能給這些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優勢潛能就會被慢慢磨滅。

  儲朝暉同時建議,在選拔機制上,以高考為例,如果推進高校自主招生,高校的多樣性就能和學生的多樣性相契合,或許“獨木橋”問題就會有所好轉。

  針對目前日漸“火爆”的培訓班,熊丙奇也提醒,應該對培訓機構和學校“一視同仁”,“我們已經要求幼兒園不能小學化、學校不能‘超前教育’,但培訓機構卻以‘超前班’‘奧數班’‘銜接班’為賣點。孩子再通過超前教育參加課外競賽,獲得加分等升學優勢,這種現象應該被禁止。”

  “除此以外,現在還有一些學生去培訓班,純粹是因為‘假期無處可去’。這也提醒我們,從學校、家長到各個社區,應注意為學生創造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課餘活動。”熊丙奇介紹説,一方面,北京今年開始擬定中小學體育場館包括節假日在內的對外開放辦法,但現在尚沒有具體的落實方案。另一方面,社區裏的資源,比如圖書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也有待健全完善。“比如可以組織志願者,或邀請專業的、兼職的輔導員,為學生組織有意義的、過渡性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活動。”(宋宇 黃玉交)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