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成就綜述

2017-10-03 12:02: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題:來之不易的亮麗成績單——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建設成就綜述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優化、人民生活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國內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交出一份來之不易的亮麗成績單。

  經濟穩中向好

  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4%,達到了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點,製造業擴張步伐有所加快。

  這正是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最新注腳。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上新的起點,不斷實現新的躍升。

  5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我國GDP年均增長7.2%,高於同期世界2.5%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準。

  5年來,我國就業和物價形勢保持穩定。統計顯示,2013年到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與此同時,價格漲勢溫和,2013年到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2%。

  5年來,我國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2016年,我國GDP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比2012年提高超過3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年到2016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

  “黨的十八大召開5年來,面對世情國情深刻變化,我國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開拓創新,砥礪前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輝煌成就,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的重大勝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説。

  結構調整優化

  時值國慶、中秋雙節,旅遊成為不少公眾的假日休閒選擇。國家旅遊局調查顯示,預計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7.1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5900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0%和12.2%。

  以旅遊為代表的社會消費,正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優化,推動經濟邁向更高發展水準。

  從産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持續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産業;2016年這一比重提升至51.6%,比2012年提高6.3個百分點,撐起“半壁江山”。

  從需求結構看,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統計顯示,2013年至2016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55%,高於資本形成總額8.5個百分點。

  從城鄉結構看,新型城鎮化紮實推進。2016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比2012年末提高4.78個百分點,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

  從空間格局看,“三大戰略”深入實施,“四大板塊”統籌推進,新的增長極、增長帶正在逐步形成,區域發展新動能新亮點不斷涌現。

  “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大力優化産業結構,不斷改善需求結構,積極推進城鎮化,著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我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轉型升級勢頭良好,經濟發展向中高端水準邁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説。

  民生持續改善

  民生改善,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年來,我國堅持民生優先,著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過去5年,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實際增長7.4%。

  過去5年,精準扶貧成效顯著。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2012年減少5564萬人。同時,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水準。

  過去5年,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醫保總體實現全覆蓋。

  過去5年,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健康中國建設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服務設施大幅增加。

  “5年來,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眼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推動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迴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