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底線”是對網路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範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的話語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形成了一個異常複雜又精彩紛呈的網路輿論場。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網際網路言論環境?該如何善待高科技時代的資訊紅利?不久前的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上,形成了共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等“七條底線”的共識,為網路發言制定了合理的規則。
近年來,借助“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在網路上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和擁躉,成為中國的“新意見階層”和重要的輿論結構。去年的釣魚島事件,許多網路名人呼籲“理性愛國,從我做起”,成為當時偏激情緒的一劑有效的緩釋良方。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曾經借重陽佳節,聯合@北京發佈、@上海發佈、@成都發佈、@南京發佈等政務微博,組織“我和爸媽合個影”活動,是輿論引導的一次創新。
然而,網路名人的發言並不總是作為正能量出現。比如針對社會轉型期的一些複雜問題,或是針對一時一地的具體事件,網路討論竟然演變成惡語相向和人身攻擊,繼而激化成“微博約架”,甚至到簽售現場“遞刀”。一旦拳頭取代舌頭出場,理性對話便戛然而止。還有一些網路名人,在公共事件的資訊傳播過程中缺乏嚴謹求證,成為謠言的二傳手,進一步增加了網路資訊的辨識難度。
一個成熟的公共空間,需要各方意見在規則框架內理性表達。通過規則,社會得以在複雜多元的話語空間中建立成熟的協商對話和溝通機制,更好地讓民眾表達合法權益,促進社會良性互動,凝聚更多向善的社會力量。網路名人們日益積累的話語權,有可能成為啟動輿論的“核按鈕”,不能不慎之又慎。他們更應當成為規則的身體力行者,傳遞規則意識的重要橋梁。
近些年的諸多公共事件告訴我們:對峙和衝突無助於解決問題,協商對話、建立合理的溝通和監督機制,才能更好地厘清民意脈絡,讓民生民瘼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解決。一味地譴責和質疑,只會加劇社會信任的撕裂,過分渲染不滿情緒也只會進一步放大社會“破窗效應”,給網路空間帶來更多的戾氣和不安全感。網際網路中一些超越底線的情緒宣泄,不僅無助於彌合社會信任,無助於推動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反而會加劇不良情緒蔓延,進一步灼傷和刺痛更多的民眾。
網路發言需要規則和底線,這應當成為意見各方彼此尊重並充分踐行的網路行為準則。“七條底線”是對網路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範。健康、成熟的社會,既需要敢於向社會不公發起挑戰,更需要“新意見階層”以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為己任,積極為公民的合法權益鼓與呼,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凝聚新媒體時代“做法律和道德上正確的事”的社會共識,努力成為網際網路空間資訊的過濾器,不傳謠、不造謠,以自身的努力贏取更多的支援。
對於網際網路意見表達各方,尤其是掌握巨大話語優勢的網路名人們,深刻感知“底線意識”,遵守網路發言的底線,才有助於更好地塑造和凝聚社會共識,建立起更成熟和充分的民意表達和監督機制。
(作者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