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學者:必須在深度老齡化前完善可持續的社保體系

2013年04月14日 16: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制度創新和政策整合是關鍵(觀察者説)

  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再生産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的必然結果。它是社會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一個世界性的發展趨勢,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概莫能外,差別只是出現的早晚和進程的快慢。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生育行為的相對穩定,回歸到傳統社會的高生育率和大家庭模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代醫學及生命科學有望得到新的突破,人類壽命進一步延長的可能性將會不斷增大。因此,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在總體上是不可逆轉的,人口老齡化正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常態。

  儘管人口老齡化首先表現為一個人口結構變化的問題,但其影響卻是如此的廣泛和深遠。人口老齡化對社會保障體制、勞動力市場、儲蓄、稅收、投資、消費和産業結構乃至整個經濟運作和可持續發展形成衝擊,影響社會的階層分佈與代際關係、城鄉與區域結構、家庭模式與文化傳承,並對國家職能、社會穩定、政治發展等産生重要作用。雖然那些更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但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來説,龐大和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規模、“未富先老”的基本國情、迅速的經濟社會轉型以及“敬老尊老”的文化傳統等因素,不同程度地放大了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影響, 使得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任務更加艱巨。

  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挑戰將不亞於工業化、城市化等人類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與社會革命, 但目前我們對這種挑戰還缺乏必要、及時的準備, 還習慣於沿用傳統的觀念和指標來評判老年人口和老年問題,習慣於在傳統的經濟社會發展邏輯下尋求應對之策,將公共政策局限在如何為老年人口提供經濟支援和社會服務等領域。這顯然是不夠的。大量研究已經表明,如果僅僅從年齡考慮,今天的老年人在文化知識、身體狀況、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與傳統意義上的老年人有著巨大的差異,但我們的公共政策體系還沒有反映出這些巨大差異。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更新各種涉及老年人的社會觀念,以此作為整合中國老齡化政策的基本出發點。

  人們對於人口老齡化的最大擔憂在於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和對社會保障體系的壓力。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總量現在已開始下降,並會呈現一個長期下降的趨勢,但收穫人口紅利的機會窗口依然開啟,我們還有機會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整合來應對這一挑戰,不過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為此,應當適時調整生育政策, 及時延緩未來勞動力人口總量和比重下降的勢頭;進一步提高勞動力人口的人力資本,實現以更高的勞動力品質和勞動生産率替代不斷減少的勞動力數量。此外,老年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是解決勞動力人口減少問題極其重要的途徑。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在體力上無疑會處在日趨不利的階段, 但他們的智力、經驗和社會資本等卻並不一定會同步衰減。開發老年人力資源不是簡單的延長退休年齡問題,還需要其他一些制度創新。

  未來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對我國國民醫療保障和養老金支出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充分利用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在深度老齡化到來之前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發達國家曾經推行的“福利國家”制度由於老齡化的進程而陷入困境並不得不進行改革,這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前車之鑒。我國是在經濟未發達、就業不充分和社會保障未完善的情況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這要求我國尋求一種更加多元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

  一個老齡化的社會面臨諸多挑戰和問題,但也蘊藏著不可忽略的機遇與活力。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需要創新的理念和整體的制度設計,整合相關的公共政策,在我國國情與東方智慧的基礎上創造出中國人在老齡化社會的發展模式,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彭希哲)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