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很多體制內的公務人員紛紛辭職“下海”經商。在今日的商界精英中,很多都是當年的下海前官員。
過去
打碎“鐵飯碗” “下海”淘金
上世紀80年代初,市場經濟開始繁榮,一個新的自由空間出現。一些人,主要是政府機關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放棄在傳統體制內的位置,轉而到這一新的空間裏創業經商、謀求發展,這樣的行為被稱作“下海”。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下海”一詞在我國風行一時。特別是在十四大確立了市場經濟以後,更是風起潮涌,在全國形成一個大熱潮。“下海”也成為中國社會當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1992年及以後的下海潮,從人才、資源等方面大大加強了個體、私營企業的實力。
1999年,根據中央全國地方機構改革會議決定,市縣鄉政府部門要精簡的人數不下280萬,這項舉措直接推進公務員“下海”的進程。公務員辭職創業行為從“很難想像”,逐步進入“稀鬆平常”狀態,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風潮。人事部曾做過統計,1992年辭官下海者超過12萬人,不辭官卻投身商海(停薪留職、兼職)的人超過1000萬人。那一波波下海潮中,許多體制內的人都勇敢地下海創業了,許多大學生也把創業作為自己畢業後的夢想。創業成為那個時代的鮮明烙印,由此也推動了民營經濟的蓬勃興起。
90年代的深圳流行一個笑話:小孩不上進,家裏人會威脅説你沒出息,長大了當公務員去。
現在的很多商界名流,其中很多是在那個年代下海的公務員——潘石屹,下海創業前在國家石油部工作;馬雲,創業前是國家外經貿部的;史玉柱,從商前在安徽省統計局工作;俞敏洪,曾是北大英語教師;王石,畢業後在廣州鐵路局工作,創業前在廣東省外經委工作;郭廣昌,復旦大學哲學系講師;張力,曾在廣州市天河區政府工作……
現在
就業困難 眾人爭考公務員
現如今的公務員考試是始於1996年。隨著國家分配體制的發展和調整,特別是人力資源市場供求關係差異化,使“就業難”成了社會關注的新焦點和新問題,加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使就業成了社會問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的風險也大了,市場也更規範了,沒有足夠的資本和經商能力是很難闖蕩商海的,人們對下海經商的狂熱勁頭跟當年當然是不能比了。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公務員熱。
據調查,針對“公務員吸引你的是什麼”這一問題,被調查者選擇“工作穩定”的達53.3%,由此可見,這是吸引眾多大學畢業生和社會在職人員報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所在。相關人士表示,公務員的職業特點決定著它在諸多工種中具有的較高吸引力。它的公共性,使人們對公務員掌控的社會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充滿較高的預期;它的穩定性,使公務員成為風險最小的職業,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它的保障性,讓公務員能夠最充分享受社會保障體系帶來的實惠。(記者 王健澤 石岩松)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