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2年11月14日完成臺本
——“十八大”觀察
主持人 歐陽夏丹:
大家晚上好,這裡是正在為您直播的《新聞1+1》——“十八大”觀察。
今天為期七天的十八大閉幕了,我就在現場。不過今天節目的一開始,首先還是想先聽一聽我的搭檔岩松他今天都在現場有哪些很有意思的發現。岩松,今天要跟我們分享的瞬間是什麼?
白岩松:
夏丹好,觀眾大家好。
其實就是網上的流行語,説“杜甫很忙”。那今天要是在現場的話,可能會有這樣的一種感受,就是照相機非常忙或者説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很忙。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好像是時間過得很快,十八大好像剛剛開幕沒兩天,今天已經到了閉幕的時刻,於是大家紛紛要通過留影這樣的方式,代表們要記錄自己這樣的一個告別的時刻。來,通過一個片子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歐陽夏丹:
岩松,這個陣勢,今天我在現場真是算見識了。我有一個感覺,好像黨代表的照相熱情要遠遠高於“兩會”代表。你有感覺嗎?
白岩松:
是。因為我感覺這背後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要這麼説呢?大家想想看,跟“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相比較起來,黨代會的代表,這五年就開這一次會,我當然説的是80%多的黨代表,因為還有百分之十幾的,像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等等明年還會開會。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黨代表來説,可能這五年假如這樣一次的黨代表任期的話,他就在人民大會堂開這樣一次會,像前兩天我們節目做過的農民工巨曉林,假如將來他要不是人民代表或者怎麼樣的時候,他可能也很少機會在這樣的一個場合開這樣的大會。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今天由於是投票選舉,其中也有很長的時間是要等待這個投票的結果,因此他也有時間來進行照相,來進行留影。
還有一點,在投票這樣一個時刻它比較莊嚴和神聖,很多人包括他的同樣代表團裏的其他成員也會幫忙給他照一張相。所以你注意沒注意,閉幕式最後的時間,真正閉幕的時候已經到了中午12點半,我相信最初設計的會程不會説到12點半才閉幕,但是由於很多人不管你經過什麼樣的綵排,或者説演練,或者説估算時間,但是每個人在投票的時候都會多停留,哪怕是兩三秒加在一起的話這個時間都了不得,所以我覺得特別可以理解,因為他們要記錄下這樣一個難忘的,尤其是雙數,這是一個大的換屆的一次黨代會,所以特別理解他們。
歐陽夏丹:
岩松給我們帶來的瞬間是在大會堂外面的,接下來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瞬間是在大會堂裏頭的。因為我今天去的比較早,在進場之後,在媒體區我搶佔到一個有力的位置,看主席臺的情況是看得非常清楚的。我就發現在主席臺的右側有一個特別不起眼的小角落,裏面坐著一男一女,聲情並茂的在向大家宣讀中央文件,在忘情的時候還會時不時的加上各種手勢來輔助語言的表達。當他們的聲音傳出來之後,我就聽到我身邊的一些同行在議論,説這聲音太悅耳動聽了,他們是誰啊?從哪兒來的?所以會後我就打聽了一下,原來這兩個人是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陸揚(音)和鄭蘭(音),這其中陸揚(音)是從事播音44年的時候了,而且他自己都記不得曾經服務過多少屆的黨代會和“兩會”。那麼為了今天的這份稿件,他昨天看材料一直看到深夜兩點,早晨六點多鐘就起床到大會堂去作準備了,用他的話來説,他就是力爭讓代表們聽這一次要比自己看三次看這個報告感受更深,所以可見這個功夫和語言的魅力平時的積累。當然陸揚(音)今天也問候你了,岩松,因為央廣也是你曾經的老東家。
白岩松:
是的。
歐陽夏丹:
接下來跟大家説説這個關鍵詞,這個關鍵詞也是今年十八大報告當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那就是“改革”。有人做了一份統計,這份報告當中“改革”一共被提到86次,其中有2次提到“全面改革”,有5次提到“深化改革”,究竟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
解説:
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輿論注意到,在十八大報告中“改革”一詞被提到了86次。報告提出: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並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作出了部署。行政體制、戶籍制度、農村土地、民生領域、生態領域以及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這是一家媒體歸納的六大改革新指向。在十八大開幕後的首場中外記者會上,針對記者們關注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説,“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們國家全部改革的組成部分。在政治體制改革這個問題上,我們黨的態度是鮮明的,決心也是堅定的,推動是有力的。”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孫志軍: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我們黨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全局,著眼于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朱之鑫:
當前醫改已經進入了一個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也就是社會上或者記者們經常講的深水區。
解説:
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改革也被看作是揭秘中國奇跡的一把鑰匙。面對舉國關注的2020小康目標,“改變”依然被看作是通向這個目標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代表 金湘軍:
要繼續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使城鄉居民都能共用改革發展成果。
十八大代表 姚玉舟:
我覺得可能破解城鄉一體化的關鍵是在戶籍制度改革。
解説:
在十八大開幕前夕,新聞發言人蔡名照説,“黨的十八大將貫穿改革開放精神。”今天,十八大閉幕,全黨上下如何鼓足勇氣闖過改變的深水區,將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目標變為現實,接下來的路任重而道遠。
歐陽夏丹:
實際上“改革”這個詞在十四大的報告裏頭提到的次數最多,一共是100多次,當然現在提到的含義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現在我們講的是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岩松怎麼來看我們現在所處這樣一個時期?
白岩松:
其實“改革”已經不是黨代會這樣的一個關鍵詞,如果我們要是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起點算起的話,到現在跨度已經有八屆黨代會了,哪一屆的關鍵詞不是改革呢?如果説從86次,在這次報告當中提到“改革”這個詞,還真不是這幾屆最多的,甚至是最少的,在五屆以來是最少的,剛才你説十四大的時候提到了124次,但是請注意,在這次報告當中以及社會的公眾當中對全面改革和深層次的改革寄予希望又是最多的。
我覺得可能是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不排除現在我們在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時候是有些阻力的,可能有想走回頭路、既得利益等等一些因素,但是更多的談改革,尤其是全面改革和深化改革來自一種現實的需求。你想想這次黨的報告當中又強調了好幾個“必須的”,其中有一個“必須的”就是必須堅持和推進改革開放。你看在這次黨的報告的主題,其中有幾個關鍵的詞語,“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請問哪個離得開改革呢?“解放思想”難道不是我們思維方式的一種改革嗎?“改革開放”更不要説了。“凝聚力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凝聚共識,而凝聚共識當中一個重中之重就是凝聚改革的共識。“攻堅克難”,尤其是我們的改革進入深水區,“堅”和“難”,攻堅克難更需要有智慧、有勇氣的改革才能越過這樣的深水區,中國才可以持續更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我覺得雖然“改革”這個關鍵詞已經跨度了30多年,但是在本次黨代會上它具有更深的含義和更大的需求。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