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在月23日首先向社會公開了2012年的部門預算,拉開了今年中央各部委推進預算公開的大幕。截至目前,已有80多個中央部門陸續公開部門預算。今年預算公開速度之快遠超往年,5月份,98個中央部門預算有望悉數公開。
今年是中央各部委推進部門預算公開的第三年。2010年首次推進部門預算公開過程中,報送全國人大審議預算的98個中央部門中,有75個公開了部門預算。2011年,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數量增加到92個,並有90個中央部門公開了部門決算。
專家表示,與過去部門預算公開“推三阻四”等力求遮掩的做法相比,今年各部門推進預算公開的時效性增強了,一些細化公開的舉措也顯示今年部門預算公開的品質有了明顯提升。而且,今年各部門的預算報告發佈得更早,格式更統一,形式也更豐富。今年部門預算公開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部門職能介紹。同時,很多部委都對部門預算收支進行了説明,並增加了名詞解釋。
“各部門及時公開了部門預算,而且大部分還被放置在部門網站的顯著位置,公開的態度值得肯定。”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從統一部門預算格式,到增加各種形象、直觀的圖表,再到細化解釋説明,今年部門預算更加方便公眾對比和了解各部門資金流向。”
長期關注預算公開的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蔣洪注意到了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新變化。他認為,今年部門預算公開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部門職能介紹。“讓公眾了解部門職能,是強化預算審查監督的必備資訊,這是一大進步。”蔣洪説,只有了解這些錢要拿來幹哪些事,才能對錢花得好不好做出合理判斷,如果不知道錢都要投向哪些領域、要幹多少事,預算表中的數字就失去意義。
不過蔣洪認為,現有部門職能介紹仍過於籠統,“各部門只列出下屬單位,沒有公佈每個下屬單位人數、資源佔用、辦公用地等資訊,而這些資訊對監督用錢都很重要。此外,將中央機關和幾十家下屬單位預算放在一起表述,不便於公眾更詳細了解部門花錢情況,公開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此外,蔣洪還表示,目前的部門預算只公開了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教育等屬於政府功能分類的支出安排,而包含工資、獎金、福利以及“三公”經費等在內的經濟分類支出安排並沒有公開。蔣洪説,功能分類支出顯示的是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能時的費用支出,經濟分類支出則可以深入到每一個項目、每一筆錢是怎麼花的。要評價一個單位資金用得好不好,還要看經濟分類支出,尤其是“三公”經費的支出。只公佈功能分類支出,不公佈經濟分類支出,政府部門預算公開的效果就打了折扣。
根據安排,6月底左右,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2011年中央決算後,財政部將公佈2011年“三公”經費決算數和2012年預算數。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對“三公”公開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今年中央部門要細化“三公”經費的解釋説明,公開車輛購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團組數及人數、公務接待有關情況,公開行政經費支出情況。這也意味著今年三公公開力度將會加大,值得期待。
財政資訊公開分為功能性支出和經濟性支出。此前,中央財政資訊公開主要是公開功能性支出,即主要反映政府的錢花到哪去了,如教育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等。而“三公”經費屬於經濟性支出,所謂“經濟性支出”主要反映政府的錢的具體用途,包括人員工資支出、採購支出、基本建設支出等內容。(徐蕊 韓潔 侯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