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發現,在“康潔”公司一個用來裝碗筷的塑膠箱裏,一隻貓正在酣睡;另一個塑膠箱裏可見動物糞便。
“3 15”前夕,羊城晚報記者聯合南方電視臺、新快報記者深入東莞、中山、廣州等多個城市,對廣東省消毒食具行業進行調查時發現,消毒食具“地下黑工廠”大量存在,僅廣州就有五六十家。記者發現,地下工廠食具消毒過程如同“投毒”,池水佈滿垃圾,洗滌機器遍佈食物殘渣,老鼠蟑螂爬進碗筷箱,還有的工廠竟然用洗衣粉洗食具。
現場 消毒食具路邊風乾
近日,記者進入廣州長洲島附近一家生産“康潔”牌消毒食具的小工廠暗訪時看到,九箱已經清洗過的食具隨意放在路邊,進行自然風乾。盛放消毒食具的箱子前是一個垃圾桶,散發出濃烈的臭味。道路上人來車往,不時有灰塵蕩起。記者走近隨手拿起一隻碗,用手指輕輕一抹,一層灰塵便粘在手指頭上。
記者發現,不足200米的廠房裏並未有食具浸泡除污所必需的浸泡池。只有三個戴著橡膠手套的工人正在忙碌地清洗食具,旁邊則是幾筐食物垃圾。記者近距離觀察,看到水盆中的水已十分渾濁,廠房的最裏面,一台清洗機正在作業。在隔壁的廠房裏,幾個工人把已經風乾的食具放上機器,進行包裝。
當記者亮明身份之後,公司裏一中年男子和一婦女立馬上前阻止記者進行拍攝,並口吐髒話。當記者問“把食具放在路邊風乾是否衛生”,中年男子喊道:“我願意放那裏,你管得著嗎?”當記者提出是否可以看一下營業執照和衛生證明時,該男子喊道:“就不給你看,你能怎麼著?”
據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副會長趙海金介紹,消毒食具的“消毒”,關鍵就在烘乾環節。目前,行業內一般是通過高溫消毒或者紅外線消毒進行烘乾。顯然,上述公司的做法與“消毒”背道而馳。
數據 黑工廠食具佔兩成
據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提供的數據,類似上述無證經營的餐飲具企業在廣州市有50到60家,佔廣州市160多家餐飲具消毒企業的三分之一左右。根據廣東省人口和酒店數量,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估算,每天僅廣州市使用的消毒食具數量超過100萬套。其中,“地下黑工廠”所生産的所謂消毒食具佔五分之一左右。
據介紹,消毒食具的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殘渣處理、浸泡去污、清水沖洗、消毒烘乾和分類包裝五個主要環節。但“地下黑工廠”可能在上述各個環節出現紕漏。例如,本來是要用浸泡粉和漂白劑對食具進行浸泡,但一些工廠用的卻是洗衣粉;一些工廠根本沒有對食具進行高溫消毒;一些工廠則沒有烘乾室;在最後的封裝環節,有些工廠讓工人用手直接接觸已消毒的食具,甚至一些企業在烘乾前,還會用不乾淨的抹布直接擦拭食具。這樣生産出來的“消毒食具”只是外表看上去乾淨,但實際上卻無法消除細菌,根本不能達到消毒的效果。
提醒 四招鑒別食具品質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使用套裝消毒食具前,可通過四招來直觀鑒別其品質。首先,可以透過封縮膜,用肉眼觀察組合套裝消毒食具是否合格,如果食具表面有明顯的裂縫與破口,表明其品質不佳。其次,拆包裝前,要仔細觀察食具表面有沒有污跡,有沒有水痕,因為消毒食具都經過高溫消毒烘乾,不會有水。此外,使用組合套裝消毒食具時還要仔細查看封縮膜上面的標識,標識上不僅要標注消毒公司名稱、地址、電話等,還應標注消毒日期、保質期等,一般保質期為7天。最後,打開組合套裝消毒食具,用手摸摸食具壁,看看是否黏手,玻璃杯是否有油垢,如果黏手或有油垢,則是不合格産品。
廣東嶺南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明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如果酒店無法證明食具已經經過消毒,或者無法向消費者證明提供消毒食具的企業具備相關合格資質,消費者有理由拒付食具費。據《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