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回應艾滋病實名檢測
中疾控主任:艾滋病匿名檢測影響防控成效,實名制可儘早啟動治療
廣西擬規定“艾滋病檢測採用實名制”曾引起社會討論,昨日在衛生部例行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對此表示贊同,説:“如果沒有實名制,連結果都很難通知他,通知他以後又沒有辦法採取很好的治療措施,就會影響艾滋病防控成效。”
匿名導致檢測者難尋覓
日前,媒體報道,《廣西壯族自治區艾滋病防治條例(草案審查稿)》(以下簡稱《草案審查稿》)經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春節後將提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其中規定艾滋病檢測需要實名制,要求受檢測者應當向檢測機構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證號、現住址等真實資訊。
對此王宇説,艾滋病的檢測長期以來是遵循著自願進行檢測,但是這種方式尤其是在一些高發地區有局限性。早期我國進行檢測的時候,最初的幾萬人,由於匿名的原因,到現在我們甚至都找不到人。
過去,廣西推行的艾滋病患者匿名就診制度,雖保護了病人隱私,但同時也帶來安全隱患:大多數接受艾滋病檢測的人在檢測時使用假名字,有的患者在被檢測出是感染艾滋病後就找不到人了。
廣西當地媒體報道稱,至2011年12月底,廣西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數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實名能預防傳染他人
王宇説,國際研究顯示,對艾滋病的控制,只要告訴檢測者他是陽性,他的傳播活躍程度都會下降70%,所以單純通過檢測和告知就是很好的控制方式。
但是,“如果沒有實名制,你連結果都很難通知他,通知他以後又沒有辦法採取很好的治療措施,就會影響艾滋病防控成效。”王宇認為,實名制檢測還能儘早的啟動對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工作,降低感染者體內艾滋病病毒濃度,同時,也能預防傳染他人。
對於實名制如何保護患者隱私問題,草案審查稿中也要求,未經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不得公開艾滋病感染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肖像、病史資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斷出其具體身份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