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日常相關企業進行監管都非常地艱難,而且它們可以通過地下溶洞、地下河等方式去污染水源,那麼這個地方是否適合發展這個類型的工業,我持深深的懷疑態度。”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龍江河水污染事件發生以後,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對河池市適合發展有色金屬産業提出懷疑。
白岩松的懷疑,也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據《瞭望》週刊報道,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的河池市,近10年發生過6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作為河池的支柱産業,有色金屬行業是否該存在下去?如果存在下去,又該如何發展治理?2月4日,在河池市官方安排的一次聯合採訪中,河池市發改委主任廖錦成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做了解答。
河池城區周邊冶煉企業5年內不搬遷就關停
“産業的發展由兩個方面決定,一個方面是市場的作用,另一個方面是政府的推動。我們這個資源,按照市場來講,是不得不開發的。”廖錦成介紹説,有色金屬是河池的傳統産業,發展的歷史比較悠久。河池的礦産資源優勢一直以來都支援這個産業的發展,比如銦這種金屬,河池的儲量佔全世界的51%,居世界第一。現代航空業發展急需這種有色金屬新材料,因此這個産業的發展是必然的。
目前,有色金屬是河池六大支柱産業之一,每年佔河池GDP的12%-13%左右。世界上有70多種礦産,河池佔了46種,已經開發的有28種。“實際上,所有的有色金屬你把它利用好,都是非常好的東西,是非常珍貴的,但是你不處理好就是有害的東西,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廖錦成説。
據廖錦成介紹,目前河池市規模以上的有色金屬企業有62家,現在排查發現,涉及有色金屬的大小企業共有145家,説明還有83家是小規模企業。他表示,“十二五”期間,河池的有色金屬産業主要向園區化、規模化發展。對於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必須集中到相關的産業園區生産,不在園區內冶煉的不允許再開,規模太小的必須要停産、轉産。
2001年,河池市南丹“7 17”特大透水事故發生之後,當地關停了200多家小型企業。“這些污染事件對我們來説都是教訓,我們想把這個教訓轉化成今後發展的寶貴經驗,把小的企業全部淘汰掉。”廖錦成説。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河池市有色金屬産業産值要達到350個億,而2011年的産值是168個億。廖錦成表示,産值的擴大並不是要把採、選、冶越做越大,這350個億中,政府規定深加工必須要達到30%以上。有色金屬深加工的産值大概要比現在增加5倍以上。所以到2015年,儘管河池市有色金屬的産值增長了一倍多,但採、選、冶的産能要下降,主要産值的增加是在深加工部分。這樣可以保證當地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為今後的繼續發展提供支援。
“在十二五期間,河池金城江城區周邊這些冶煉企業按照計劃全部要搬遷,不搬遷的要關停。”廖錦成態度堅決地説,為了鼓勵有色金屬企業搬入工業園區,河池市政府制定了包括土地、稅收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目前已有5家規模以上企業搬入五圩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