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07:50:41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台灣網

中國向PM2.5宣戰

時間:2012-01-08 08:46  來源:新華網

  新年第一週,隨著首都北京率先宣佈將在春節前向公眾公佈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中國的大氣環境治理邁進新的歷史階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説,2012年北京市要打一場提升空氣品質的攻堅戰。

  分析人士指出,將這種更加細小且危害健康的顆粒物納入監測和發佈範疇,既是順應民眾期待之舉,也是推進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按照去年底環保部給出的時間表。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率先開展PM2.5監測。

  在6日夜間,北京市環保局發佈了PM2.5的相關科研文獻研究數據:2000年至2010年北京在PM10濃度持續下降的同時,PM2.5的濃度也在逐步降低,但仍超新標準一倍。

  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的于建華告訴記者,公佈PM2.5的研究性數據,只是北京市打響PM2.5攻堅戰的“前奏”。據記者了解,環保部即將頒布的新標準增加了PM2.5和臭氧兩項新的污染監測對象。2012年底前,北京市將完成PM2.5監測網路的建設,預計2013年按新標準評價空氣品質。

  此外,北京市傳統的空氣品質資訊發佈方式也將在新的一年發生改變。北京市環保部門將通過監測中心網站等平臺實時發佈27個監測子站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3項常規污染物每小時的濃度。“方便老百姓清楚了解到自己生活區域的實時空氣品質情況。”于建華説。

  北京市環保部門表示,接下來將從調整經濟結構、調整能源結構、減少工地揚塵、嚴控工業污染、加強生態建設等方面入手,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協同治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長三角地區的上海和南京等城市,有的公佈了以往的監測數據,有的則通報了監測準備情況。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介紹,作為國內率先試點PM2.5監測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積累了5年以上的監測經驗。

  根據2006~2010年試點監測數據,上海PM2.5濃度約佔PM10濃度的50%~60%;PM2.5濃度年均值在0.044至0.053mg/m3之間,年際變化趨勢為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上海環境監測部門表示,下一步上海將加快推進PM2.5監測和數據發佈工作,並採取機動車污染控制、電廠脫硝、清潔能源替代和區域聯防聯控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PM2.5污染治理力度,推進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地處珠三角的廣東是製造業大省,長期以來一直面臨嚴峻的環保形勢。廣東省環保廳區域大氣科學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鐘流舉表示,廣東PM2.5監測將分三步走:2012年製造業較為集中、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將率先實現PM2.5、臭氧在內的6種大氣主要污染物的常規監測能力;2013年,全省的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具備常規監測能力;到2014年,其餘地市全部實現常規監測,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務。

  鐘流舉表示,根據國家的要求,要在全省按時做好監測PM2.5的準備,估計需要增加投入1億元人民幣。

  然而,和監測相比,更嚴峻的挑戰來自於PM2.5的治理。鐘流舉説,要降低PM2.5濃度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加快産業轉型淘汰污染嚴重企業,加強機動車污染控制,並同步提升機動車排放控制標準和車用燃油品質等。

  “以目前的情況估計,實行新標準後,廣東的空氣優良率將較為顯著下降。空氣污染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恒。”他説。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現階段集中顯現。資源相對短缺、環境容量有限已經成為中國國情新的基本特徵。

  以北京為例,機動車數量雖然比東京、紐約等國際大城市要少,但擁堵程度更嚴重,使用頻率也高得多。而且,北京70%以上的小汽車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小汽車在城市核心區出行比例超過30%,是紐約、東京核心區的兩倍多。龐大的機動車保有量、低速行駛,這一切都造成汽車燃油燃燒不充分,從而導致細粒子排放數量倍增。

  此外,作為一種綜合性污染物,PM2.5是個難纏的對手。研究顯示,除了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PM2.5有50%以上來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氣體被氧化後形成的顆粒物,這使得對其污染源的監測和控制殊為不易。

  “而且空氣污染做不到獨善其身,必須聯防聯控。”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説,PM2.5可以在空氣中漂浮數天,區域傳播非常嚴重。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去年底召開的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進一步加強空氣污染防治,修訂併發布空氣品質標準,抓緊做好增加PM2.5監測指標的準備,鼓勵各地根據污染特徵、經濟發展水準等分期實施,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

  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吳兌説,借鑒發達國家治理經驗,儘管中國還沒有達到當年一些國家和地區同類污染的嚴重程度,但治理仍是一個長期的艱苦歷程。

  毋庸置疑,中國這場已經拉開序幕、聲勢浩大的“PM2.5攻堅戰”註定是場艱難、漫長,充滿博弈的“持久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