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古韻今風鬧元宵 各地這些特色民俗千萬別錯過↓↓

2025-02-11 14:5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這幾天,在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一場傳承了五百多年的民俗活動——“追龍”在元宵節前盛大舉行。數萬名村民遊客手持火把跟隨舞動的百米金龍在鄉間穿梭遊走。一起去現場看看。

  夜幕降臨,上萬名村民和遊客點燃火炬高舉“巨龍”,在鑼鼓聲中沿著鄉間小路巡遊。遠遠望去,宛如千米火龍在蜿蜒遊走。除了“火炬龍”外,還有村民們手工編織的“香火龍”。“香火龍”由稻草、竹子等材料製成,製作工藝精湛,神態靈動。活動現場還安排了煙花表演、民俗展演等內容,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氛圍。

  浙江杭州:遊板龍鬧元宵 傳統民俗年味濃

  節到元宵格外濃,不出十五不出年。在元宵節即將來臨之際,浙江、江西、河北等地舉行民俗活動,為市民、遊客送上祝福。

  在浙江杭州富陽區湖源鄉石龍村,隨著一陣陣鑼鼓聲響起,百餘名以女子為主力的板龍隊員扛起板龍,開始巡遊送福。據悉,湖源鄉女子板龍有200多年的歷史,寄託了百姓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當天,在湖源廊橋還有蛇燈、元書紙宮燈製作等系列手工活動,讓遊客和村民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江西萍鄉市蘆溪縣,當地的農民畫傳承人和孩子們在50米長的畫卷上繪製騰蛇百福圖。在大家的勾勒下,蛇的形態、神韻躍然紙上。

  夜幕降臨,在宜春市宜豐縣找橋村,當地舞龍者舞起了“火龍”。“火龍”時而翻騰前行、時而遇柱盤旋,二十多套動作將威猛與靈動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河北邯鄲峰峰礦區,20支以成語命名的表演隊伍帶來了宿鳳舞龍、背閣等地方特色民俗表演。同時,結合磁州窯文化等多種元素,進行多種藝術形式錶演,讓廣大市民和遊客真切感受到元宵佳節的喜慶氛圍。

  雲南大理:彌渡密祉元宵燈會 古韻今風鬧元宵

  元宵節前夕,湖北、雲南等地舉行多種民俗活動,市民遊客歡聚一堂,猜燈謎、跳花燈,共同感受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雲南大理的彌渡密祉元宵燈會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燈會期間,每個村都會自發組成燈班,老幼齊上陣,參與演出的人員達數千人,年齡最小的3歲,最大的有80多歲。

  花燈表演形式豐富多樣,包括耍龍舞獅、傳統花燈、美女划船、彌渡山歌等,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觀看。

  在湖北應城孔廟,一盞盞紅彤彤的燈籠格外亮眼,這座有著9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地標搖身一變成為了市民們歡度佳節的好去處。現場各種內容豐富的燈謎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思考,沉浸在猜謎的樂趣中。

  四川自貢:逛特色燈會 品文化傳承

  在四川自貢,眼下正在舉辦第3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傳承千年的自貢綵燈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栩栩如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

  眼前這個高達8米的熊貓綵燈,是製作匠人用了3000萬刀剪出的,熊貓的細緻毛髮栩栩如生,既可愛呆萌;而一旁“孔雀合屏”燈則憑藉雍容華麗、炫目多彩的造型設計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拍照留念。

  自貢綵燈傳承已久,自唐宋年間當地就有新年燃燈的習俗。流傳至今,綵燈的製作工藝已經聲名遠揚,燈會上就展出了大量自貢獨有的剪紙燈、瓷器燈、藥瓶燈。而這些傳統綵燈在光電技術、3D投影、虛擬現實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

  截至2月9日,第31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遊客量已突破10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30%,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消費超過6億元。

  江西信豐:千人共用客家菜 喜慶賀元宵

  元宵節前夕,江西贛州通過形式各樣的民俗活動熱熱鬧鬧慶祝節日。舞客家龍、品客家菜,處處是一派龍騰虎躍、歡聚一堂的喜慶景象。

  在贛州市信豐縣塘背村,隨著鑼鼓聲響起,一條金紅相間的長龍翻騰入場。舞龍表演結束後,來自本土的舞蹈隊輪番登場。表演落幕,百張圓桌蜿蜒鋪展。一道道客家菜擺上圓桌。

  江西寧都:千人舞動橋梆燈 民俗盛宴賀元宵

  在贛州寧都縣,一年一度的“橋梆燈”民俗活動也熱鬧開場。夜幕降臨,數百名青壯年肩扛橋梆燈在鑼鼓聲和鞭炮聲中緩緩前行,長長的燈隊宛如一條巨龍在鄉村道路上,整個鄉村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

  江西南昌:“陳蔡燈”表演熱鬧非凡

  我們再到江西南昌安義縣,欣賞一下當地歡度元宵佳節“陳蔡燈”的表演。

  “陳蔡燈”會共有四條龍燈,每家每戶都會置辦一條板燈。隨著夜幕降臨,村民端著各家的板燈,一板連著一板排起長長的龍陣,等龍頭出來後,每家每戶的龍身連成一體。遠處望去,1200多米長的“陳蔡燈”宛如一條火龍,穿梭于古老石巷與鄉村田野之中,場面蔚為壯觀。

  據了解,“陳蔡燈”于明朝景泰年間始創,距今已有近600年曆史,是當地一項極具特色的燈俗活動,表達村民對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美好願望。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