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植根基層實踐,讓“兩會熱點”變“幸福起點”
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時代,每一個春天總是值得期待。
從人民網2023年全國兩會調查,581萬人次參與投票選出的“教育人才”“社會保障”“正風反腐”“鄉村振興”“就業優先”等十大熱詞,到部分崗位向35歲以上群體傾斜,保障勞動者休息權,完善遊戲分級制度,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出臺反網路暴力法,把抑鬱症治療納入醫保等熱點話題頻上熱搜,再到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等再次讓“兩會熱點”持續升溫,既可以看出今年全國兩會新看點、新變化,也飽含人民群眾滿滿的信心和期待。
全國兩會是來自千家萬戶的殷切期盼,也是源自廣大群眾的民生重托,處處透露著“民生”,更是一份充滿希冀新的“民生清單”,是惠及民生的“晴雨錶”,更是需要黨員幹部紮實基層實踐,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實事,把“民生清單”變“幸福帳單”的“幸福起點”,穩穩托舉起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惠及5700多萬人次、設置13個國家醫學中心、佈局建設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民眾更有“醫靠”;中國糧食産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十九連豐,飯碗端得更穩更牢;政府工作報告特意點名“新市民、青年人”、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點出的是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中國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從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1萬公里、小螢幕大世界、在家買賣天下萬物,讓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堅持民生導向,社會政策要著眼于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無疑,邁步“幸福起點”,就需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落實在人民群眾醫食住行裏,人民才能更好感知到中國施政的民生溫度,也映照出緊跟民意大步向前的向上中國。
實踐出真知,為民造福是黨和政府踐行初心使命的最大體現,才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唯有緊盯人民群眾“吃飽穿暖”“吃好穿好”這更深層的需求,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讓“兩會熱點”變成“幸福起點”,讓人民群眾觸摸到美好的生活和未來,才能讓高水準全面小康社會成色更足、品質更高,才更符合時代要求,更符合廣大人民利益,從而描畫出溫暖動人的民生畫卷,寫好順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幸福答卷。
民生小事裏藏著大文章,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知道,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國家謀求發展的最終目的,政府執政理念及工作宗旨,都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是一份重任。立足新的“幸福起點”,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暢通外貿産業鏈、供應鏈等,將責任具體到每一項民生工程,做實、做深、做細、做透,推動黨員幹部在實際問題上下功夫、花氣力,實幹中走好惠民的“先手棋”,打響為民辦實事“當頭炮”,履職盡責不負人民,找準“為民”定位,把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這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起點。譜寫2023年,我們更要努力,把人民群眾的期待變為履職盡責的責任,萬眾一心讓更“幸福”再次從這個“春天之約”裏啟航。我們堅信,闊步走在春天裏的中國人民,一定會堅定信心、滿懷豪情、奮躍而上,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作者:唐代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