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天文館首批數字文創上線 用數字技術“復活”古代科技成果

2022-06-24 14:35: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即將迎來開館一週年之際,天文館正式上線了首批數字文創藏品——“璀璨橄欖隕鐵伊米拉克隕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的縮比模型水運儀象臺”。用數字技術“復活”古代科技,讓觀眾把熱門藏品“帶回家”。

  傳統文化正在借數字技術“破圈”

  數字藏品是當下元宇宙的熱點,指應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確權和交易的虛擬物品。此類藏品擁有唯一所有權,交易透明度高,同時可通過AI技術、線上拍賣、虛擬展廳、虛擬世界等形式擴展數字藏品的生産、展示和應用場景,這些特點都使數字藏品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價值和優勢。數字藏品涌現的背後,是傳統文化正在借助數字技術“破圈”。

  上海天文館“家園”展區的伊米拉克隕石切片,重174克,屬石鐵隕石,1822年在沙漠中被發現。

  如何把整塊隕石切片“變身”為數字藏品?上海天文館展教團隊反覆比對實物,聯合上海自貿文投旗下文創開發與運營中心針對展品數字化難點進行專題攻關,通過概念再造、二次設計和3D數字建模等方式,依靠逼真的色彩還原技術和專業的視覺設計語言,最終用數字技術再現出了實物的璀璨和神秘。

  另一件數字藏品取材于上海天文館“中華問天”展區的水運儀象臺縮比模型。該模型高約12米、寬約7米,是上狹下廣、呈正方檯形的木結構建築。其原型由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以水力驅動,集天文觀測、天象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體現了中國古代高超的機械製造技藝。

  若想將水運儀象臺這一精密儀器數字化,就必須把握好科技與創作之間的平衡。據悉,為了盡可能完美地將天文展品製作成數字藏品,工作人員在充分理解藏品原型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反覆打磨,一方面要注意整體模型大小符合平臺的參數要求;另一方面盡可能地還原並呈現了水運儀象臺的外觀、功能及其深厚歷史底蘊和意義。

  數字化將為博物館帶來新的機遇

  “數字文創能夠很好地實現科技館、博物館文創産品價格的普惠性,讓收藏品的稀缺性不再成為藝術傳播的‘門檻’。”業內專家表示,數字藏品與實物藏品分屬虛擬和現實兩個世界,實物本體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數字藏品則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觀眾可以“走近”它,欣賞它,隨時隨地去發掘藏品背後的故事,身臨其境地體會藏品承載著的文化精神內涵,讓觀眾與博物館之間建立起更緊密的連接。

  數字化將為博物館帶來新的機遇。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強調博物館擁有影響人類世界的巨大潛力和強大能力,呼籲各界共同建設更美好的未來。在闡述這一主題時,國際博物館協會同時提出了“數字化與可及性創新”,旨在通過數字技術讓博物館成為創新的樂園並應用於日常生活。5月2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更是對像博物館這樣的國家文化數字化發展戰略提出了指導意見。

  在數字經濟時代和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大背景下,上海科技館積極主動擁抱網際網路,全力打造“管理平臺化、服務網路化、決策數據化”的“三館合一”智慧場館,並積極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場景、新業態及新模式。

  科技館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4K/8K+5G高清技術、物聯感知、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VR)、全息投影等數字化技術,持續提升展覽吸引力、科學傳播力、創新驅動力以及技術滲透力,致力於為觀眾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數字化體驗場景。AR/VR展覽、線上3D數字展、4D科普電影、科普紀錄片、5G雲直播、沉浸式實景互動科普遊戲……眾多數字化的呈現方式,讓觀眾隨時隨地享受科普盛宴。

  前不久的國際博物館日,上海科技館首次嘗試在元宇宙虛擬空間中舉辦活動,觀眾以專屬的數字身份沉浸式觀展、聽講座,與嘉賓互動,徜徉在“鯨奇世界”的展覽中。

  據悉,上海科技館將繼續用數字技術賦能場館,激活文化資源,打造“無界”“可達”的科普教育大平臺。(記者 王春)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