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善用社會大課堂 講好“大思政課”

2022-06-13 23:18: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召開會議、考察學校、致信勉勵,就辦好思政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為此,我們要深入理解“大思政課”的本質內涵,站在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戰略高度,紮實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用好用活歷史、現實、國際與實踐各方面的寶貴素材,切實提升“大思政課”培根鑄魂實效,更好擔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聖使命。

  深挖歷史寶藏,樹立大歷史觀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透過大歷史觀視角,講明、講透五千多年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一百多年中國共産黨勇往直前奮鬥史、七十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懈探索輝煌史、四十多年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史……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的愛國誓言,到“半條被子”“草地夜行”“紅軍鞋”“豐碑”的長征故事,從“上甘嶺”“長津湖”“冰雕連”的抗美援朝事跡,到“小崗村”“經濟特區”“楓橋經驗”的改革創新故事……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是蘊含著鮮活感人力量的思政教材,跨越時空、歷久彌新。講好大思政課,更要善於從歷史長河中挖掘寶貴資源和深厚滋養,運用好歷史智慧、規律和經驗。

  聚焦現實生活,錘鍊大格局。社會生活是“大思政課”最豐富、最鮮活的資源,億萬中國人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是思政課最靈動、最恰當的素材。00後學生群體普遍對社會“熱點”和道德價值問題極為敏感,對各類現象背後隱含的深層次的原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思政課”就要用好社會現實素材,以大格局視角回應學生關注。從抗震救災到抗洪搶險、抗擊疫情,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天、“嫦娥”探月,從脫貧攻堅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黃文秀、張桂梅、鐘南山、袁隆平這些熟悉的名字……這些鮮活的事跡都是思政課教學生動豐富的現實素材。講好大思政課,就要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及時把國家政治盛事、經濟社會大事、民生幸福要事等熱點話題轉化為鮮活的教學素材,講好與青年人生活緊密相連的中國故事,讓青年感知身邊變化,感受時代脈動,真正讓思政課與時代同行、與現實同頻、與學生思想共振。

  縱覽世界風雲,開拓大視野當今最為鮮明的時代特色,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性交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肆虐,加劇了這“兩個大局”的影響。“大思政課”要善用國際比較,站在全球視角,講好“中國之治”的獨特製度優勢。在“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指引下,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實現經濟正增長,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矚目、讓人民滿意的優秀答卷。在堅持“綠色、共用、開放、廉潔”理念指導下,我國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這次盛會向世界遞交了一張展現中國文化特色的閃亮名片,“一起向未來”點亮人類共創美好未來的進步之光。講好大思政課,就要引導青年學生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準確把握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從而堅定“四個自信”。

  投身社會實踐,涵養大情懷奮鬥創造歷史,實幹成就未來。美好的人生目標要靠社會實踐才能轉化為現實。“大思政課”要善用社會實踐,涵養學生奉獻祖國、服務人民、勇擔使命的大情懷。把思政課堂搬到社區街道、田間地頭,引導青年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西部,深入城鄉、深入生産,調研廠礦、參觀紀念場館、參加支教服務等,用知識和愛心熱情服務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鼓勵青年學生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把基層實踐作為最好的課堂,大膽去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做貢獻,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講好思政課,就要引導青年學生堅持實踐第一,知行合一,求真務實,有為善為,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以新的實踐創造更大成就,自覺與國家和民族共奮進、同發展。(作者:李田偉 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