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方鼎力相助馳援,上海感謝你們!
上海正在打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硬仗,但並不孤單。連日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物資、一位位志願者和建築工人陸續抵達上海,與2500萬上海市民共同守“滬”。
3月中旬以來,全國各兄弟省區市包括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目前上海對口的雲南省、遼寧省大連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重慶市萬州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和與上海有援建情誼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貴州省遵義市,以及長三角地區和全國其他兄弟城市,均向上海支援抗疫民生物資。援助物資除主要分發社區居民外,還考慮老弱等困難對象和外來群體,以及一線抗疫人員。
同時,來自全國社會各界包括企業和個人在內,都向上海捐款捐物。自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已收到或承諾捐贈款物累計達26142.04萬元,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實施200多個各類抗疫援助專項項目,愛心款物支出總計24648.26萬元,所接收的愛心應急物資已悉數發放到全市各區相關機構和相關群體。
朋友圈裏的感謝
上海人的朋友圈裏,經常能看到“感謝”。
“心情低落的一天被遼寧來的蔬菜包拯救了。滿滿噹噹一大堆,新鮮實在不花哨,晚飯可以來道地三鮮了,感謝東北老鐵。”4月14日,家住普陀區中遠兩灣城的陳小姐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當天,小區的住戶都收到了遼寧援助的蔬菜大禮包,跟隨黃瓜、西葫蘆、豆角、青椒、馬鈴薯等蔬菜一道來的還有一張紅色紙條:遼滬同心、攜手抗疫;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物資雖輕、真心一片;偶有破損、敬請諒解。
把時間往回撥。4月12、13日兩天,滿載著遼寧人民深情厚誼的近300輛冷藏集裝箱車輛,駛進遼漁集團客滾碼頭,分批通過渤海輪渡大型客滾船由大連運抵煙臺,然後走陸路去往上海。這些冷藏車裝載著2300余噸生活物資,首次通過海陸聯運的方式直抵滬上。陳小姐和她的鄰居收到的正是這批蔬菜。
當晚,因為這批遼寧蔬菜到來,整個小區都顯得喜氣洋洋。“好傢夥,我們這批馬鈴薯實在太多,整個中遠兩灣城都在炸薯條。”有住戶在小區業主群裏發出消息,感嘆蔬菜包分量足。另一邊來自東北的住戶也驕傲地“輸出”自己的菜譜:“強烈給大家推薦,俺們東北名菜馬鈴薯燉豆角。”一時間,大家分享各自的東北菜譜、直播自己試做的菜,不亦樂乎。“謝謝遼寧人民。”在業主群,小區居民排隊表示感謝。
感激之情也涌動在“上海發佈”微信的讀者留言區裏:“感謝黑龍江家鄉的大米牛奶。”“感謝貴州援滬大禮包!”“感謝湖北人民送的救援物資!”“感謝江蘇揚州市對我們的物資支援”“感謝山東省的菜菜”“感謝遼寧省物資支援”“感謝貴州省的物資支援”“感謝雲南省的食物援助”“感謝四川和江西援助的物資!”
4月4日中午12點,從福州出發的援滬防疫物資車輛,滿載著福建馳援上海的10萬份,總價值1000萬元的生活物資運抵上海。之後,大批上海市民在福建發佈官方微博留言區留言表達感謝。4月8日,福建發佈官方微博回應:不用謝,我們是一家人……
特産背後的關愛
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資,主要為新鮮蔬果、凍鮮肉禽、蛋奶製品、方便食品和飲料等生活物資及醫療物資。其中不少有特色的農副産品,給上海居民留下深刻印象。各色各樣的大禮包裏,經常會有看到全國各地的特産,貴州的豆干酸菜,廣西的螺螄粉、海鴨蛋、玉林牛巴,西藏的礦泉水、牦牛肉,新疆的馕和乾果,內蒙古的牛羊肉、雜糧、酸奶,雲南昭通的天麻,黑龍江和吉林的大米……它們通過公路、鐵路、水路,陸續運抵上海,背後都是溫情和關愛。
黃山市送來一批特色蔬菜,田園徽州精緻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朋介紹,他們結合黃山本地農特産品配了一批霉幹菜、筍幹、幹豆角等徽州好物,便於保存食用、長途運輸。“我們的山珍幹貨一斤可以泡發成十來斤,就和壓縮餅乾一樣耐吃,且耐儲存。同時也想借著這次機會,把黃山的特色産品推廣出去。”王朋説。
在一些地方特色大禮包裏,常常附有慰問信,若碰巧發到了在上海的老鄉的手裏,睹物思鄉,更要兩眼淚汪汪。在廣西的大禮包裏,還藏了一份美食地圖,邀請上海人民待疫情散去後,到廣西遊壯鄉山水,品八桂美食。援助物資裏還有一部分特色中藥。安徽亳州市捐贈了4萬盒抗疫良藥——疏風解毒膠囊;甘肅扶正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甘肅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85萬元貞芪扶正顆粒;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區政府捐贈了3.5萬包中藥方劑顆粒。
在援滬物資中,有一些特別的物資,數量雖不算多,卻情深義重。4月17日夜晚,一批由寧波市慈善總會捐贈的2946份蔬菜包陸續分發到上海閔行區新虹街道的居民手上。在這批蔬菜中,有140瓶自製的油燜筍,製作油燜筍的老人是寧波奉化的退休教師毛佰鈞。毛佰鈞從小在上海讀書生活,1962年跟隨父親從上海到寧波奉化的溪口界嶺村,此後60年間,他只回過一次母校閘北中學。“今年是我離開上海的第60個年頭,我對上海有著深刻的感情。疫情發生以後,我很想為上海人民出一份力,回報曾經養育我的地方。”
4月初,安徽宣城市旌德縣廟首鎮新水村農民王春民捐贈了2噸大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王春民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反覆用旌德話念叨著這一句話。他告訴記者,這兩噸大米都是自家種的,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為上海的抗疫工作出點力,也讓上海市民和防疫工作人員品嘗一下旌德大米的味道。最近,村裏傳來消息,王春民樸實的舉動,影響了周圍很多人,大家都希望能夠通過匯聚點滴愛心,為上海的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不斷抵達的志願者
運送這些民生物資到上海的貨車司機們,有不少都是志願者,聽説要支援上海,主動幫忙免費運貨。不斷抵達上海的,還有大批來自全國的各行各業的志願者。
據上海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督察部負責人高峰介紹,上海藍天已成立了疫情防控聯合指揮部,協調調度相關隊伍進入申城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自4月11日安徽藍天救援隊抵達上海以來,目前已有江西、福建、湖北、遼寧、湖南等地的120多名藍天救援隊志願者陸續抵滬開展消殺工作。
還有原本在滬進修的醫生,“火線”投入上海抗疫。3月7日,湖北十堰市國藥東風總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毛艷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腎內科進修學習,為期半年。幾天后嘉定便出現疫情,毛艷無法正常學習,於是她主動報名當志願者,參加居民核酸採樣工作。後來,她看到相關機構在招募援滬血透工作志願者,曾親歷湖北2020年疫情救治工作的她立即報了名,隨後她被分配到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為患者做透析。
上海快速建成的方艙醫院背後,是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施工人員。先後有來自北京、天津、重慶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山西、陜西、四川、遼寧、吉林、甘肅、貴州、雲南等22個省市,中建二局、三局、八局及中鐵建工、南通四建等單位約16780名施工人員支援臨港保稅區、崇明花博會復興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臨港産業園等方艙項目建設。
上海正在打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疫硬仗,但並不孤單。連日來,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物資、一位位志願者和建築工人陸續抵達上海,與2500萬上海市民共同守“滬”。
3月中旬以來,全國各兄弟省區市包括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目前上海對口的雲南省、遼寧省大連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重慶市萬州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和與上海有援建情誼的四川省都江堰市、貴州省遵義市,以及長三角地區和全國其他兄弟城市,均向上海支援抗疫民生物資。援助物資除主要分發社區居民外,還考慮老弱等困難對象和外來群體,以及一線抗疫人員。
同時,來自全國社會各界包括企業和個人在內,都向上海捐款捐物。自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已收到或承諾捐贈款物累計達26142.04萬元,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實施200多個各類抗疫援助專項項目,愛心款物支出總計24648.26萬元,所接收的愛心應急物資已悉數發放到全市各區相關機構和相關群體。
朋友圈裏的感謝
上海人的朋友圈裏,經常能看到“感謝”。
“心情低落的一天被遼寧來的蔬菜包拯救了。滿滿噹噹一大堆,新鮮實在不花哨,晚飯可以來道地三鮮了,感謝東北老鐵。”4月14日,家住普陀區中遠兩灣城的陳小姐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當天,小區的住戶都收到了遼寧援助的蔬菜大禮包,跟隨黃瓜、西葫蘆、豆角、青椒、馬鈴薯等蔬菜一道來的還有一張紅色紙條:遼滬同心、攜手抗疫;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物資雖輕、真心一片;偶有破損、敬請諒解。
把時間往回撥。4月12、13日兩天,滿載著遼寧人民深情厚誼的近300輛冷藏集裝箱車輛,駛進遼漁集團客滾碼頭,分批通過渤海輪渡大型客滾船由大連運抵煙臺,然後走陸路去往上海。這些冷藏車裝載著2300余噸生活物資,首次通過海陸聯運的方式直抵滬上。陳小姐和她的鄰居收到的正是這批蔬菜。
當晚,因為這批遼寧蔬菜到來,整個小區都顯得喜氣洋洋。“好傢夥,我們這批馬鈴薯實在太多,整個中遠兩灣城都在炸薯條。”有住戶在小區業主群裏發出消息,感嘆蔬菜包分量足。另一邊來自東北的住戶也驕傲地“輸出”自己的菜譜:“強烈給大家推薦,俺們東北名菜馬鈴薯燉豆角。”一時間,大家分享各自的東北菜譜、直播自己試做的菜,不亦樂乎。“謝謝遼寧人民。”在業主群,小區居民排隊表示感謝。
感激之情也涌動在“上海發佈”微信的讀者留言區裏:“感謝黑龍江家鄉的大米牛奶。”“感謝貴州援滬大禮包!”“感謝湖北人民送的救援物資!”“感謝江蘇揚州市對我們的物資支援”“感謝山東省的菜菜”“感謝遼寧省物資支援”“感謝貴州省的物資支援”“感謝雲南省的食物援助”“感謝四川和江西援助的物資!”
4月4日中午12點,從福州出發的援滬防疫物資車輛,滿載著福建馳援上海的10萬份,總價值1000萬元的生活物資運抵上海。之後,大批上海市民在福建發佈官方微博留言區留言表達感謝。4月8日,福建發佈官方微博回應:不用謝,我們是一家人……
特産背後的關愛
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資,主要為新鮮蔬果、凍鮮肉禽、蛋奶製品、方便食品和飲料等生活物資及醫療物資。其中不少有特色的農副産品,給上海居民留下深刻印象。各色各樣的大禮包裏,經常會有看到全國各地的特産,貴州的豆干酸菜,廣西的螺螄粉、海鴨蛋、玉林牛巴,西藏的礦泉水、牦牛肉,新疆的馕和乾果,內蒙古的牛羊肉、雜糧、酸奶,雲南昭通的天麻,黑龍江和吉林的大米……它們通過公路、鐵路、水路,陸續運抵上海,背後都是溫情和關愛。
黃山市送來一批特色蔬菜,田園徽州精緻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朋介紹,他們結合黃山本地農特産品配了一批霉幹菜、筍幹、幹豆角等徽州好物,便於保存食用、長途運輸。“我們的山珍幹貨一斤可以泡發成十來斤,就和壓縮餅乾一樣耐吃,且耐儲存。同時也想借著這次機會,把黃山的特色産品推廣出去。”王朋説。
在一些地方特色大禮包裏,常常附有慰問信,若碰巧發到了在上海的老鄉的手裏,睹物思鄉,更要兩眼淚汪汪。在廣西的大禮包裏,還藏了一份美食地圖,邀請上海人民待疫情散去後,到廣西遊壯鄉山水,品八桂美食。援助物資裏還有一部分特色中藥。安徽亳州市捐贈了4萬盒抗疫良藥——疏風解毒膠囊;甘肅扶正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甘肅省紅十字會捐贈價值85萬元貞芪扶正顆粒;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委、區政府捐贈了3.5萬包中藥方劑顆粒。
在援滬物資中,有一些特別的物資,數量雖不算多,卻情深義重。4月17日夜晚,一批由寧波市慈善總會捐贈的2946份蔬菜包陸續分發到上海閔行區新虹街道的居民手上。在這批蔬菜中,有140瓶自製的油燜筍,製作油燜筍的老人是寧波奉化的退休教師毛佰鈞。毛佰鈞從小在上海讀書生活,1962年跟隨父親從上海到寧波奉化的溪口界嶺村,此後60年間,他只回過一次母校閘北中學。“今年是我離開上海的第60個年頭,我對上海有著深刻的感情。疫情發生以後,我很想為上海人民出一份力,回報曾經養育我的地方。”
4月初,安徽宣城市旌德縣廟首鎮新水村農民王春民捐贈了2噸大米。“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王春民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反覆用旌德話念叨著這一句話。他告訴記者,這兩噸大米都是自家種的,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為上海的抗疫工作出點力,也讓上海市民和防疫工作人員品嘗一下旌德大米的味道。最近,村裏傳來消息,王春民樸實的舉動,影響了周圍很多人,大家都希望能夠通過匯聚點滴愛心,為上海的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不斷抵達的志願者
運送這些民生物資到上海的貨車司機們,有不少都是志願者,聽説要支援上海,主動幫忙免費運貨。不斷抵達上海的,還有大批來自全國的各行各業的志願者。
據上海藍天應急救援服務中心督察部負責人高峰介紹,上海藍天已成立了疫情防控聯合指揮部,協調調度相關隊伍進入申城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自4月11日安徽藍天救援隊抵達上海以來,目前已有江西、福建、湖北、遼寧、湖南等地的120多名藍天救援隊志願者陸續抵滬開展消殺工作。
還有原本在滬進修的醫生,“火線”投入上海抗疫。3月7日,湖北十堰市國藥東風總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毛艷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腎內科進修學習,為期半年。幾天后嘉定便出現疫情,毛艷無法正常學習,於是她主動報名當志願者,參加居民核酸採樣工作。後來,她看到相關機構在招募援滬血透工作志願者,曾親歷湖北2020年疫情救治工作的她立即報了名,隨後她被分配到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利醫院,為患者做透析。
上海快速建成的方艙醫院背後,是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施工人員。先後有來自北京、天津、重慶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山西、陜西、四川、遼寧、吉林、甘肅、貴州、雲南等22個省市,中建二局、三局、八局及中鐵建工、南通四建等單位約16780名施工人員支援臨港保稅區、崇明花博會復興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臨港産業園等方艙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