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年均節省居民殯葬費400萬元
大興區榆垡鎮公益性公墓安裝無障礙活動坡道,方便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祭掃
率先啟動殯葬改革、率先制定殯葬設施規劃、率先開展散墳遷移、率先成立殯葬行業協會、率先取消醫療機構太平間……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興區了解到,大興以滿足群眾殯葬需求作為出發點,持續深化殯葬改革,積極落實各項殯葬惠民政策,在全市做到“五個率先”,年均節省群眾殯葬費用400萬元。
率先取消太平間
連續出臺政策
提供多項免費服務
“只要是大興區戶籍居民,在北京市內全部免費接運,我們會在電話裏問清楚家屬是否需要壽衣、壽棺、壽盒,根據不同價位,優先推薦成本價的銷售品供家屬自行選擇。”大興區殯儀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2021年1月1日起,大興區取消區內醫療機構太平間,醫療機構不再存放患者遺體,改為由區殯儀館統一存放。大興區殯儀館直接對接各醫療機構殯儀服務業務,打通殯葬惠民政策綠色通道,斬斷殯儀服務牟利“源頭”。
目前,大興區設有太平間的3家醫院已按照要求執行,運作正常平穩有序。為減少逝者家屬等待時間,經協商,大興區殯儀館將在區人民醫院設立遺體接運轉机站,並派駐工作人員和靈車,確保第一時間接運遺體。每例喪事花銷由過去3萬元左右降低到數千元,直接或間接為群眾節省三分之二的費用。
在政策支援方面,從2018年到2021年,大興區先後印發《北京市大興區殯葬改革工作方案》《關於深化殯葬改革工作的補充意見》《北京市大興區節地生態安葬補貼辦法》等文件,針對戶籍逝者,出臺了免費遺體接運、遺體冷藏、遺體整容、遺體告別、遺體火化、免費三年骨灰寄存、告別廳降價10%、成本價銷售壽衣壽棺壽盒、免費進行節地生態安葬等政策,實現了惠民政策從“殯”到“葬”的全過程覆蓋,每年直接減少群眾殯葬支出大約400萬元,帶動全區殯葬市場價格整體下調,為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大興區殯葬改革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以惠民為核心,針對大興區戶籍居民,出臺遺體免費接運、冷藏(3日內)的優惠政策;生前為低保、優撫、見義勇為、區級以上勞模的居民,享受遺體接運、遺體冷藏(3日內)、遺體整容、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骨灰寄存六項費用全部免除;對於選擇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的居民,由大興區殯儀館提供免費遺體接運等六項服務。
率先實現“三沿五區”無散墳
制定殯葬設施規劃
節約用地360余公頃
隨著大興區公益性公墓建設、散墳治理等殯葬改革工作的深入,2020年8月,大興出臺了《大興區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方案》,明確了公益性公墓建設、散墳治理、紅白理事會建設等任務和完成時限,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提供政策指引。
為科學謀劃大興區殯葬設施佈局,補齊殯葬設施短板,2019年5月,大興區民政局啟動了殯葬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工作,2020年底,《大興區殯葬設施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按照《大興區殯葬設施專項規劃》要求,明確了到2021年底,各鎮至少建成1處公益性公墓,率先在全市實現農村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形成“一館(大興殯儀館)、兩墓(天堂公墓、天慈公墓)、多園(各鎮公益性公墓)”的殯葬設施格局。規劃至2035年,全區殯葬設施用地將從587.1公頃減少至225.6公頃,促進土地集約化利用和減量發展。
為推進《大興區殯葬設施專項規劃》落地,大興區相繼啟動了“三沿五區”散墳治理、公益性公墓建設和紅白理事會成立工作。截止到2021年底,已完成“三沿五區”15000個散墳治理任務,率先在全市實現“三沿五區”無散墳。
率先成立殯葬協會
公益性公墓全覆蓋
可滿足50年以上需求
2019年,北臧村鎮作為大興區紅白理事會工作試點,通過成立鎮級紅白理事會,積極做好農村紅白事免費服務、政策宣講等工作,17個村同步成立由村黨組織書記任會長,老黨員、老幹部和群眾代表5人任成員的紅白理事會分會,對本村群眾舉辦的婚喪事宜規模等作出具體規定,破除了婚喪嫁娶鋪張浪費、大操大辦、互相攀比之風。
目前,大興全區已成立殯葬行業協會,20個鎮街全部完成鎮街級紅白理事會登記註冊,村(社區)紅白理事會備案639家,形成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殯葬社會組織體系,實現了紅白理事會全覆蓋。同時,為突出黨建引領作用,2021年基層換屆選舉後,基層紅白理事會負責每人平均由新任黨支部書記擔任。
此外,全區14個鎮已有12個鎮完全建成公益性公墓,預計2022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基本實現了公益性公墓全覆蓋。全區公益性公墓規劃總墓穴數177753座,已建成墓穴數125903座,已安葬墓穴數38187座,可滿足農村地區50年以上安葬需求。(記者 蒲長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