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於我國載人空間站 你不知道的還有這些→

2022-02-10 09:3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昨天發佈《中國航太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藍皮書》顯示,今年,我國航太發射次數將再次突破50次。

  今年對於載人航太工程來説是任務最為繁重的一年,我國將通過6次發射任務全面完成空間站建造。

  我國載人空間站今年將完成建造

  目前,我國處於空間站任務的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在神舟十三號乘組平安返回後,我國將正式進入空間站建造階段。計劃用不到1年時間,先後發射2艘天舟貨運飛船、2艘神舟載人飛船以及2個實驗艙,我國空間站的構型也將基本形成。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 柏林厚:在神十三航太員乘組返回以後,我們對驗證的情況進行一個系統的評估,評估正常以後,我們就會轉入建造階段,這也是我們國家一年發射載人航太器最多的一次。

  我國的空間站主要由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組成。今年2個實驗艙將先後完成發射,開展多項有人及無人參與的空間實驗任務。其中問天實驗艙,也就是實驗艙Ⅰ還將承擔備份核心艙的功能。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 柏林厚:這也是為了提高我們整個空間站的可靠性,就相當於把核心艙的控制權交接給實驗艙Ⅰ來進行控制。同時實驗艙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配置了一個航太員出艙的氣閘艙,後續組裝建造完成以後,航太員主要是通過實驗艙Ⅰ的氣閘艙來進行出艙,而我們目前核心艙的節點艙就可以作為氣閘艙的一個備份。

  同樣的,在夢天實驗艙,也就是實驗艙Ⅱ上也配備了一個氣閘艙,用於運輸貨物出艙,之後再通過機械臂的配合,完成一系列艙外任務。而隨著2個實驗艙的發射完成,我國的空間站也將形成T字形組合體。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 柏林厚:我們形成T字形的組合體構型以後,我們會對整個空間站的功能、性能進行一個充分的測試,我們預計是在今年年底,轉入整個空間站的運營階段。今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應該會有航太員,我們叫輪換,在輪換期間將會最多有6名航太員同時在軌。

  今年發射四艘飛船 多項改進使飛船更便捷

  據了解,今年空間站任務將發射兩艘神舟載人飛船,兩艘天舟貨運飛船,為了能夠持續提高飛船的舒適性,科研人員根據航太員乘組反饋的意見,進行了多項優化和改進,這也為後續航太員執行任務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和舒適性。

  天舟貨運飛船主要承擔貨物的運輸任務,航太員進入空間站後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都放在這裡。而為了讓航太員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找到它們,今年即將發射的天舟四號和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內,進行了多項改進。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貨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助理 方方:我們對貨包進行了色彩標識,航太員根據色彩基本上就能知道這是航太員的食品,還是其他貨物,還是空間站的貨物等等能區分出來。然後第二個改進對於裝貨適配板增設了尼龍搭扣,不像以前是要擰螺釘的。

  去年,神舟十三號發射完成後驗證了快速交會對接技術,大幅度壓縮了航太員進入空間站的時間。今年,在完成了6個月的在軌駐留之後,神舟十三號在返回的時候,將驗證快速返回技術,讓航太員乘組更快返回地面。

  航太科技集團五院 載人飛船系統項目技術副經理 邵立民:我們這次神舟十三號要實行一次快速返回,以前需要一天的時間,這次我們只需要幾圈的時間就可以返回,這樣的話實際上也是提高航太員的舒適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