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教培“余震”後:退場與換道

2021-09-24 09:52: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教培“余震”後:退場與換道

  “雙減”政策實施將近兩個月,行業內的“余震”卻依然在繼續:機構積極探索著轉型,而超過百萬的教培機構從業者則在重新經歷求職過程,在脈脈APP上,有一個名為“教育培訓行業圈”的職場圈,如今這裡已經聚集了88萬的教培從業者,討論的話題逐漸從最初的“雙減”政策變成如今的轉型求職。

  教培從業人員將何去何從?機構轉型之路又是否明朗?近日,記者採訪了幾位具有代表性、正在轉型中的教培從業人員,他們中有新入行的頭部教培機構教師,有深耕行業十年的“情懷老將”,也有一開始就把握好政策脈搏的教培機構創業者。他們的經歷或許可以告訴更多從業者:違背教育本質發展的産業必然不能持久。而那些經歷過教育行業“紅利期”的從業人員,如今則更需積極調整心態,迎接變化。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人員轉型:順應潮水的方向

  “告別這個行業”

  “前幾天是我們去公司的最後一天。在大家拿完最後的賠償,吃完散夥飯之後,我算是徹底告別了這個行業。”在教培行業裏摸爬滾打了五年的小雅説道。

  小雅出生於1993年,從2016年起便進入教培行業了。相比其他年輕人,作為學區“校長”的小雅更有感觸,因為這是她第二次從教培行業退場。2016年,她進入韋博英語,從最底層的銷售開始,一步步做到了管理層,收入也從最初的幾千元到之後高達月薪5萬元;2019年,韋博英語爆雷,一地雞毛下,小雅沒能拿回欠薪。

  在經歷了第一次“被清退”後,依然抱有教育情懷的小雅轉而去了童程童美擔任儲備校長;半年後,她又被高薪聘請前往作業幫,從零出發帶出40人團隊。僅一年的時間,隨著“雙減”政策進入實操階段,小雅和她的團隊又成為了“被砍掉的業務板塊”。

  “老實説,除了對教育行業不捨之外,對於機構沒有太多的不捨。教培機構之所以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主要還是因為資本注入太瘋狂。”小雅坦言,培訓機構掙錢不是靠學費,而是靠轉換率,先用低價拉來用戶,再通過“畫大餅”的形式開新校區,緊接著通過製造教育焦慮來吸引家長……對於有教育情懷的老師們來説,這是與他們的教育初衷相違背的。

  積極換道“上岸”

  儘管對於未來的工作方向還沒有計劃,但是身邊不少同行的求職經歷卻給了小雅啟發:有人考公務員、有人進入體制內學校任教,有人選擇企業,“潮水的方向已經確定,跟著潮水走準沒錯”。

  小雅的同行林方畢業于華南師範大學,自2015年本科畢業以來她便一直在新東方從事運營管理工作,而如今她不得不轉型,計劃轉向素質教育領域。“投了15家公司,目前收到了2家回應,其中一家薪酬待遇也不錯。現在我也想考研,讓自己多點競爭力,也算是換道的一個方式。”

  數據顯示,我國教培從業人員近1000萬,超過七成是30歲以下群體。而據此前智聯招聘發佈的教培行業人才供需變化趨勢報告,2021年7月求職的教培背景人士中,51.4%已為離職狀態。

  記者也留意到,目前教培從業者們正在開啟“抱團取暖”模式:除互相內推工作崗位外,還會互相支招“出路”。一位在脈脈APP深耕多年的人力資源市場總監表示,目前針對從K12離職的普通職員,可以選擇的出路不少。“比如針對一些個人魅力突出的教師,可以選擇去學校任教,或者打造個人IP,做教育類短視頻自媒體或者教育諮詢;對於普通教師,大多選擇會向學科周邊發展,比如語文教師發展書法、口才等課程;英語教師發展英語繪本、口語等興趣課等;對於有創新意識的從業者,則可以往行政銷售等其他行業轉型。”

  除此之外,有關政府部門也正在為這批優質的人力資源紓解求職壓力。此前,北京人社局通過摸底發現,教培機構員工中,90%以上是“35歲及以下”人員,80%以上為“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對於這些人力資源財富,北京人社局高度重視,從8月18日起,北京市人社局便開始了為期3~6個月的“教培行業人才專項服務季”線上招聘會,有針對性地儲備了9萬多個涵蓋管理、銷售、技術、運營等工作崗位。

  “留下來的人”

  “很多同行,尤其是年輕老師對於薪資預期高,突然換道容易接受不了收入落差。”李橋説,“因此,依然有一些人選擇繼續留在教培行業中。”

  李橋是暨南大學畢業生,去年當其他同學還在求職的時候,他早早確定了工作:學而思英語老師。“現在雖然週末的課程受到了衝擊,但是目前老師們還是有週一到週五的課程安排,加上目前也找不到收入更高的工作,因此多待一天是一天吧。”

  像李橋這樣抱著“等等看”心態的不佔少數,根據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7月教培行業求職者中, 61.6%的求職者依然期望能繼續從事教培行業。

  小雅認為,選擇留下來的人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真正喜歡教育行業的;另一種則是“沒辦法離開”的,一方面可能是能力上存在局限,另一方面則是思維上的局限;第三種則是放不下之前“風光”的心態而不肯離開。“但是我想我們已經算是吃過教育行業紅利的了,接下來的年輕人需要去面對現實。”小雅表示,“這個行業一直以來都被詬病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政策來讓行業重塑面貌。”(應受訪者要求,小雅、林方、李橋均為化名)

  機構轉型:把握教育的本質

  相比個人轉型,機構轉型則是更為“船大難掉頭”。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政策落地後,校外培訓機構當前的經營策略有以下幾種:逐步退出義務教育階段、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做大面向普通高中的學科類培訓;轉型投身非學科類培訓,包括體育、藝術、科技培訓等;為學校提供託管服務,包括課後服務和假期託管服務;向0~3歲托育發展;向成人和職教領域發展。

  “其中向成人和職教領域轉型的政策風險小,但也很難,因為這一塊業務的社會需求相對較小,且市場已經飽和;另一塊就是向非學科培訓轉型,這個也是目前機構轉型的主流,但也需謹慎,因為一方面這一市場本來就已基本飽和,另一方面,如果非學科類培訓市場擴大,尤其是體育、藝術培訓已經納入高考,有可能再次刺激家長的焦慮,從而引發對非學科類培訓的監管。”熊丙奇説。

  校內外合作或可嘗試

  而“雙減”之後,還有一些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校內服務,希望通過為學校提供素質教育內容供應來進行資源擴充。比如某教育品牌此前就曾對外表示,他們的企業轉型方向將是為校內提供課後延時服務,如推齣戲劇賞析、美術作品賞析等課程。

  “這有一定的可取之處,隨著校內託管時間延長,加上部分學校師資有限,校方為了提高課後服務的品質,會每年通過招標的形式購買第三方服務。”一位公辦學校教師告訴記者。

  廣東省此前也有不少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的案例。但與此同時需要留意的是,在7月26日廣東省教育廳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中就對課後服務教師參與率提出要求,提出拓寬課後服務渠道,“以內部供給為主,購買服務為補充”;對於校外第三方教育機構等教育資源,實行白名單管理制度;同時政策也強調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資源,並明確“嚴禁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有償課程輔導”。

  “校內教師本就對於校外培訓機構有思維上的壁壘。如果企業給學校僅僅提供課程內容服務,必須要求機構在內容上要有教材或者軟體,校方通過招投標才能實現政策對機構的‘公益性’要求,使得此類業務的盈利模式有待商榷。因此,最近我們也在尋找一些新的路徑,比如民辦學校的機制更加靈活,未來可能會加強和民辦學校的合作;比如公辦學校強調校園文化建設,我們會做一些校園教師培訓的項目等。而這種用項目化的方式賦能課堂,也更符合我們的教育初衷。”領心教育創始人郭鑫悅説。

  “機構轉型要抓住教育本質”

  相比線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教育目前則相對容易,“畢竟它有網際網路公司的特性,人員及産品的隨機應變很強;同時,線上教育的辦學成本相對較低,不需要大量的線下辦公地點、辦公桌等,因此少了一筆支出。”小雅説。

  記者留意到,9月18日,教育部已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通知,就做好現有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由備案改為審批工作進行部署。通知指出,線上培訓機構需在註冊地設置固定的線下實體培訓場所,並應符合當地線下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

  “所以,校外培訓機構在轉型時,一定要搞清楚一個基本事實,做大教育生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想通過搞教育培訓做大機構、上市,大概率怎麼轉型都會碰壁。繼續做教育培訓,必須抓住教育本質,站在做教育、為受教育者提供差異化教育選擇的角度,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熊丙奇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