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積極的情感,示範給你的孩子
為什麼在生活條件日益優越、物質豐富的今天,一些青少年卻缺乏意義感和幸福感?家庭和學校又應該如何發力,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意義感和幸福感
創造積極的情感,示範給你的孩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佈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中,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困擾。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的數據,我國青少年抑鬱檢出率為24.6%。今年7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加強專業支撐和科學管理,著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
什麼因素影響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為什麼在生活條件日益優越、物質豐富的今天,青少年卻缺乏意義感和幸福感?家庭和學校又應該如何發力,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意義感和幸福感?在近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青少年心理健康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進行了探討。
家庭要為青少年提供心理營養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梅玲認為,應該用成長型思維模式看待青少年心理髮展。她指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也在發生變化,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提供物質營養,也要給孩子提供心理營養,讓孩子變得自信、積極、堅毅。
張梅玲介紹,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經對00後群體作過一個調查,發現相較于80後和90後群體,00後這一代知識面更廣,但學習基礎不紮實,部分孩子學習動力不足。此外,00後群體人際交往能力和情緒管理能力普遍比較薄弱。
張梅玲指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家庭,因此,提升孩子心理素質,為孩子提供心理營養的主體首先應該是家庭。張梅玲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跟家庭的關係非常大,培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首先應重視家庭教育。”現在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但問題是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向不正確,最常見的一個誤區是,很多家長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更不能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他們對孩子期望過高,希望子女是人中龍鳳。
張梅玲認為,在這樣的家庭裏成長,孩子很容易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儘管家長認為把愛都給了孩子,但孩子感到的卻只是壓力。因此,要保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長首先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讓他做最好的自己。
張梅玲特別強調,在孩子的心理營養中,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自信心方面沒有做好。張梅玲指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需要注意三點:一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對孩子的幫助一定要具體,不要説空話。“比如説當孩子背不出課文急哭了,家長需要做的是教給孩子背誦的方法,幫助孩子快速記憶等,而不是空洞地為孩子‘加油’。”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讓孩子知道雖然有困難,但是也有辦法克服,這實際上是在培養孩子心理免疫功能,將對孩子終身有益。
第二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能脫離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準: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準,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準;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準,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維果斯基認為,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讓其超越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張梅玲表示,家長如果對孩子要求太低或太高,脫離了孩子的最近發展區,都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影響孩子的自信。
第三是家長總會下意識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張梅玲説,家長自認為這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比較的過程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影響孩子自信心。“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需要互相比較,就好像不需要拿咖啡去比較清茶,也不需要拿小草去比較大樹。”
“空心病”是因為缺乏積極的情感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徐凱文曾撰文指出,當代學生中很多人患有“空心病”,他們從小都是最好的學生,最乖的學生,但是他們卻有著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不知道活著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督導、博士劉朝瑩表示,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經歷困難、痛苦和壓力,但大多數人的內心都有一些積極的情感讓自己能跟這些困難、痛苦和壓力抗衡,有力量堅持下去。她説:“積極的情感恰恰是現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而家庭可以賦予孩子這種情感。”
劉朝瑩認為,家庭的重要作用在於當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想到自己的父母,就會覺得“有他們在,我就不怕了。”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港灣,支撐孩子去面對困難。家庭對於孩子積極的情感的培養非常重要。
劉朝瑩建議家長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一些愉悅的時光,創造一些開懷大笑的時刻,讓孩子能夠終生難忘。
在多年從事家庭治療的過程中,劉朝瑩發現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在一個家庭中,家長非常愛孩子,但愛的方式卻非常“怪異”,可以説是“愛不到點兒上”。她説,“就像小白兔去釣魚,卻拿胡蘿蔔當魚餌。家長經常傾其所有,然而給孩子的東西卻不是孩子想要的。家長覺得自己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好,孩子卻覺得家長不關心自己,因為孩子想要的可能是另外的東西。”
因此,劉朝瑩認為家長需要學習如何去跟孩子溝通,找到孩子真正喜愛的東西,以及學習表達自己的憤怒。
“家長需要考慮清楚,什麼事情值得憤怒,什麼事情其實沒有必要發火,當家長意識到可以選擇的時候,他們跟孩子的關係就開始變得更好了。”劉朝瑩説。在表達憤怒的情緒時家長也需要學習一些方法,“比如可以使用比喻的方法,將自己的情緒描述出來。”劉朝瑩舉例説,“有一個家長讓女兒吃完飯去寫作業,但女兒沒去,於是家長説,我的耐心就像我碗裏的飯,很快就要沒有了。女兒聽了後,過來看了看家長的飯碗,然後就轉身回房間寫作業去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僅創造了積極的情感,也給孩子起到了示範作用,讓孩子學習到如何應對負面的情緒,如何用幽默的方式處理衝突和矛盾。這些方法都會成為孩子人生中的財富。
採用“朋輩教育”和“有趣的課程”
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積極天性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卓育英才聯合創始人曹暢發現,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卻很在乎同齡人的看法,希望得到同齡人的肯定,也會想要模倣高年級同學的行為。因此,在學校開展團體療愈的教育方式,對促進青少年心理髮展很有裨益。他介紹説,團體可以是一個學習團隊,或者叫學習共同體。團體療愈的教育方式是讓一個學習團隊裏的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彼此分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實現共同成長,這種方式也叫作朋輩教育。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説,朋輩教育常常比家庭教育更行之有效。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