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費難、找人難 教培機構悄然閉店卻留下“爛攤子”
“雙減”政策下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記者調查發現——
教培機構悄然閉店留下“爛攤子”
上個週末,對國內教育培訓行業來説不同尋常。據新華社7月24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雙減”意見的正式落地,嚴肅整頓教培行業已成定局。
重拳之下,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教培機構已經關停或提前退場,培訓的熱度已現降溫苗頭。但是,一些野蠻生長多年的教培機構不願善後,留下的退費難、找人難的“爛攤子”,讓家長和學員們倍感無奈。連日來,多位市民向本報及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他們遭遇了退費難的困擾。
數據
27天12345熱線接訴超4000件
在預付式消費退費難的問題中,關於培訓機構退費的問題尤為突出。記者梳理12345熱線統計發現,從7月1日至7月27日,市民反映培訓機構退費問題的訴求超過4000件。其中,“雙減”措施出臺後,僅7月25日至27日中午,涉及培訓機構退費的相關訴求就達到1084件。
其中不少市民反映,原本正常的培訓機構突然關閉停業,有的多次變更註冊地址,有的聲稱遇到了經營困難,後來甚至聯繫不到相關負責人,退費就更難上加難。
市民申請退費的原因多是與預期不符。多位市民反映,培訓機構有虛假宣傳的嫌疑。有的學科類培訓機構表示可以大幅提高學習成績,有的培訓機構課堂品質及師資情況與之前所宣傳的有很大差別,還有的成人證書類培訓機構宣稱“免考必過”“考不過就退款”……
然而,即使還能找到培訓機構,消費者想要申請退款仍然面臨一系列麻煩:有的培訓機構提出需要賠償違約金;有的則要扣除手續費;有的培訓機構原本説好幾個工作日內錢就可以到賬,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是過了幾個月也沒退還。
記者了解到,此類訴求大都派單至屬地市場監管局、教委等職能部門,由他們進行協調處置。還有的協調不成,相關部門建議市民走司法程式進行維權。
遭遇1
培訓機構頻繁變更地址“躲貓貓”
張先生的孩子正在上小學,他在東城區一個英語培訓機構已經連續三年為孩子報名學習了,去年12月,他又預交了一年的學費。今年6月底,培訓機構的老師告訴他,因為有事暫停培訓,兩周後再開課。然而,兩周過後,張先生遲遲沒收到復課的通知,等他趕到培訓機構所在地的時候,發現培訓機構已經搬離了。
機構負責人曾回復稱,當前階段無法在原址線下授課,他們正在聯繫新的地址,請大家繼續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陸續有其他家長開始接受線上課程,張先生想要協調退費,卻發現事情遠比他想像的複雜多了。
通過撥打12345,張先生才知道該公司已經遷址到豐台區了,東城區工作人員建議轉派屬地教育行政部門進行處理。然而,等收到豐台區相關工作人員的回復,張先生才得知該公司又遷址到密雲區了,目前他正等待密雲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回復。“因為涉及屬地管理的原則,協調退費事宜也就不得不放緩了。我真是沒想到,培訓班竟然通過頻繁變更地址,跨區玩起了‘躲貓貓’!”
無獨有偶,市民張女士也有同樣的遭遇。她去年報名的一家位於朝陽區的成人教育機構,由於遲遲沒有安排考試,自己又聯繫不上相關負責人,就撥打12345請求協調退款。然而,朝陽區職能部門告知該機構註冊地轉到大興區了,大興區核實後告訴她該機構又遷址到了朝陽區,兜兜轉轉一大圈之後,如今該機構又遷到了海澱區。“這兩天,終於有機構負責人聯繫我了,説只能退回一半的費用。雖然不甘心,但我只能接受,因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不願意在退費上再耗費自己的精力了。”
遭遇2
一節課沒上“轉會”還要另交費
談及當時選擇北京利優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的初衷,市民郭女士説,該機構成立的時間不短了,也有一定的口碑。而且,授課老師基本都是全科老師,這也是很多家長對此認可的一個重要原因。今年1月,郭女士一次性續交了100課時的費用,總共花費了兩萬多元。前幾天,該機構突然閉店,課時費還剩了1萬多元,郭女士一下就急了。
聽説這個消息後,與郭女士有著同樣經歷的家長共同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其中一位家長反映,他是在7月13日剛剛報名交費的,一節課都還沒來得及上,就收到了7月17日閉店的消息,“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在閉店前依然賣課促銷?”郭女士説,據她所知,還有的家長甚至一次性交了10多萬元的費用。
另一位家長陳女士説,培訓機構閉店後,曾有一名工作人員建了家長微信群,聲稱善後處理方法是把家長介紹到其他培訓機構,不過,因為新機構不認可原來的交費,家長需要向新機構另外支付課時費,孩子才能繼續學習。
顯然,這一提議無法得到家長們的認可,微信群也隨之解散。如今,家長們已經無法聯繫到相關負責人。“之前一下子交了那麼多錢,現在卻沒人和我們討論退費問題。我們希望相關負責人能夠出面解釋,並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記者根據家長提供的聯繫方式,也無法聯繫上該機構相關人員。
遭遇3
學費沒退成卻等來閉店通知
無論是學科類的教育培訓,還是五花八門的各種早培班,教育培訓行業大都是預付式消費的模式。一旦家長們提出退費,能妥善解決的並不多。
位於藍色港灣商圈的“海谷龍”,是一家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早教培訓機構,李女士2018年9月為孩子報名並且買了一年的課時包。由於覺得課程還不錯,當年12月,李女士再次購買了一年的課時包,兩次加起來,總共花費3萬多元。2019年9月,在第一年的課時包即將到期之際,由於門店裝修味道比較大,導致培訓機構停了三個月的課。後來,又趕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門店遲遲沒能復課。
“這期間,我向他們申請退費,但是被他們以疫情為由拒絕了。”李女士一直等到2020年10月,門店才正式恢復授課。雖然再次提出退費的申請,但是門店工作人員同樣拒絕了,並且還告訴李女士,第一年的課時包只剩下10余節課了,退不了多少錢,建議李女士將課程上完。
李女士只能同意讓孩子繼續上完剩下的課程,並向門店多次申請了第二年課時包的退費。直到今年3月,一位負責人才答應退費,不過説走相應的手續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當6月上旬李女士再次和門店工作人員溝通時,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7月底才能開始退款。沒辦法,李女士只好繼續等待。直到7月初聽別的家長説起,李女士才得知門店已經徹底關閉了。
7月24日,記者來到“海谷龍”藍色港灣店,只見大門緊閉,上了兩把鎖,店內漆黑一片空無一人。門口的消毒記錄顯示,最後一次消毒是在6月30日。大門上還張貼著藍色港灣發佈的通知,上面寫道,“海谷龍”拖欠其租金等合同款項,直到7月1日閉店也未就合同履約事項及重新經營進行有效溝通,“針對該商戶的經營問題,我司希望‘海谷龍’負責人儘快出面與我們溝通,協商處理後續事項的處理方式,給予廣大顧客的權益一個合理的交代。”
有家長向記者提供了一位門店工作人員發在微信群裏的截圖,其坦承公司遇到嚴重的資金週轉問題。另一位相關負責人也在群裏聲稱,目前公司的收支無法維持經營。“對各位家長造成的損失,公司和股東希望今後用各種方法給予補償。”不過,目前為止,退費並沒有任何實質進展,“我們現在根本聯繫不上相關負責人,家長們的微信也都被拉黑刪除了。”李女士無奈地説。
原因分析
三大因素導致退費難
通過深入調查分析,記者了解到,造成預付式消費退費難的原因主要有簽訂合同不規範、部分培訓機構將預付費用於金融運作、商家違規成本低等三大原因。
目前,有些商家合同相對規範,明確規定了退費方式,比如在扣除一定手續費之後按照課程消費情況進行退費;但可能與消費者的預期不一致,也會産生爭議。而有的商家沒有合同或者合同中沒有退費條款,包括商家的宣傳標語、線上的頁面廣告,雖然類似于合同的效力,但是缺乏直接的證據,更容易産生糾紛。
有市民反映,有些培訓機構會用預付費進行金融資本運作,導致賬面上資金不足,消費者想要退費就沒那麼容易了。有些破産倒閉的機構,就很可能是資金運作上出了問題。此外,還有的培訓機構在交費的時候,會誘導消費者去平臺辦理貸款,由於關聯到多個平臺,一旦想要退費,就會特別難。
退費難的另一個突出原因是,有些商家不打招呼,直接關門停業,導致消費者退費無門。有市民反映,有的培訓機構這邊關門,到外地就可以繼續經營。
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預付式消費開展過專項研究,政府治理事業部總經理付艷華表示,商家關門停業導致的退費問題,司法程式是最終的救濟手段,但消費者往往因為不熟悉司法程式、沒有精力訴訟或者不值得請律師等原因而放棄,導致有些退費問題不了了之。怎樣通過有效執法和司法救濟切實約束相關機構,也是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針對目前教育培訓機構善後退費難問題,記者了解到,部分地區試點運作了預付式消費服務平臺,以加強對商戶資金的監管,這種模式已逐步開始推廣。目前學科類的培訓機構已經逐步得到規範,非學科類的培訓機構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尤其是對其廣告和合同的審查。
“雙減”意見出臺,敲響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鐘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付艷華提示,相關政策的出臺,可以加大對教輔培訓機構的監管力度,但應該有進一步的細化政策,通過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解決可能引發的退費問題,以保證順利過渡。
相關試點
完善監管閉環
多地上線資金監管平臺
據媒體報道,朝陽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農業銀行推出了“朝陽預存寶”資金監管平臺,在這一監管模式下,商家通過平臺收取預付資金,並依託銀行進行資金監管。無論消費者預存多少費用,商家只能自由支配消費者已實際消費的額度。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惡意卷錢跑路風險,消費者也不必擔心商家挪用預付金作為其他用途。
石景山區相關部門共同開發了“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消費者可登錄微信“預付寶”小程式,在搜索框內輸入商家名稱,或者到店掃描商戶二維碼,即可查詢商戶資訊、進行預付式消費、退費或維權投訴。該平臺推行準入核驗備案和失信禁入制度,商戶信用在平臺上一覽無遺,可實現“預付消費”事前查詢、事中留痕、事後維權的監管閉環。
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朱濤也認為,預付式消費服務平臺可以通過第三方託管或者繳納儲備金等方式,來加大對培訓機構可能産生的預付費退費的風險管控,這種模式是值得推廣的。朱濤表示,這就相當於一個公共的監管平臺,能把錢真正管理起來,防止出現退費難的問題。
朱濤認為,這次出臺的“雙減”意見內容和目標都很明確,關鍵在於政策如何落地。為解決培訓機構退費難題,有關執法機構應該加強監管力度,並且確保能夠執法到位。
朱濤還表示,對培訓機構的監管是整個教育改革的一個方面,未來應有更多政策出臺,來完善市場引導機制。實習記者 孫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