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錢其琛副總理談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實現祖國和平統一 |
|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深,最近在中組部《黨建研究》雜誌第6期發表了題為《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收回香港,是中國人民100多年來的共同心願。隨著1997年7月1日的臨近,這個願望就要實現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歡欣鼓舞。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國兩制”構想的偉大實踐,使祖國和平統一邁出了重要一步。
文章論述了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在解決香港問題中的成功實踐。指出:70年代末,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面臨的兩大主題,各國把注意力逐步轉向以經濟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方面的競爭。在國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面糾正“文化大革命”左傾錯誤,作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各項工作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興旺發達的局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同志集中全黨的智慧,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解決國家統一問題。“一國兩制”是一個偉大的創造,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它們將作為特別行政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一國兩制”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文章説,80年代初,隨著“新界”1997年租約期滿臨近,英國據以統治“新界”的所謂法律依據將不復存在。香港的中外投資者們對香港的前途甚為關切,我國政府提出以和平方式解決香港問題的主張后,英方多方權衡,也表示願意和平解決香港問題。形勢的發展表明,解決香港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中英兩國通過和平談判,于1984年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使香港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一國兩制”成為中國、英國和香港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既實現了香港同胞擺脫殖民統治、回到祖國懷抱的願望,又與香港的特殊歷史環境和地位相適應,並保留香港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充分照顧到英國和其他國家、地區在香港的經濟利益。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就香港問題而育,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國兩制’。”在長達13年的過渡期裏,我國政府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解決了香港回歸過程中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制定,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方針政策具體化、法律化,使香港的穩定和繁榮有了法律保障,國際社會和廣大香港同胞從中看到我國政府實行“一國兩制”的誠意和決心。在籌備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工作中,我們確定了“面向港人,依靠港人”的工作方針,廣泛發動港人以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參與到香港的過渡期事務中來,鍛鍊了一大批治港人才,使“一國兩制”在港人中深入人心。
文章強調:“一國兩制”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已為我國憲法所確認。通過在香港問題上的實踐,為我們積累了“一國兩制”的寶貴實踐經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同樣適用於臺灣。國家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要求,是振興中華的必由之路。我們相信,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一定能夠實現國家的全面統一,再譜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新篇章。
文章最後指出:當前,我國正在沿著鄧小平同志開創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一國兩制”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添了嶄新的內容,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制度之中,現今仍處在初級階段。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産力的過程中,我們不但需要一切力量努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科學文化同時,還必須以戰略的眼光,利用資本主義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以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一國兩制”的方針,使我們在一個國家主體內實現了兩種制度的互補,這是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創舉。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