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胡錦濤就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看法(2005.05.12)

  時間:2005-05-01 16:20    來源:     
 
 

 

  2005年5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北京舉行正式會談。胡錦濤就當前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再提出四點看法。

  第一,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確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政治基礎。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必須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要建立最基本的政治互信。這個政治基礎,就是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中國絕不能分裂,中華民族絕不能分裂。只要建立了這個政治基礎,兩岸中國人的事都好商量,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誰要搞“臺獨”,那就沒法商量。由於臺灣當局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對話和談判迄今無法恢復。如果臺灣當局領導人能朝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方向努力,我們是歡迎的。只要他們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和談判即可恢復,而且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第二,推進兩岸“三通”,開創兩岸經濟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兩岸“三通”,符合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推動兩岸“三通”朝著直接、雙向、全面的方向發展,是擴大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的客觀需要,是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繁榮的需要。在兩岸海協會和海基會無法恢復商談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兩岸民間行業組織磋商“三通”問題。磋商客運包機節日化、常態化問題,以及推動貨運包機問題,都可以採用這種辦法。在促進兩岸貿易、農業、金融、教育、科技、衛生、文化、體育、旅遊等的交流和合作方面,我們也願意提供更多方便。我們希望臺灣當局儘早取消針對大陸的各種歧視性限制,真正拿出誠意,採取實際措施,以利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早日實現。

  第三,早日恢復兩岸平等對話和談判,求同存異、擴大共識。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需要兩岸進行對話和談判。實現兩岸平等對話和談判,雙方都應該拿出誠意、講求誠信。一是要秉持民族大義,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認同“九二共識”,否則就沒有談的基礎,談也不可能取得實質性成效。二是要順應人民意願,堅持以兩岸同胞的福祉為重,想兩岸同胞之所想,急兩岸同胞之所急,真正為兩岸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三是要堅持與時俱進,勇於放棄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陳舊觀念,摒棄不符合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一己私見,真正從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的現實和未來發展出發想問題、看問題、談問題。我們將繼續與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代表性人士開展對話和交流,就發展兩岸關係中共同關心和各自關心的問題廣泛交換意見,以達到加深了解、增進互信、擴大共識、解決問題的目的。

  第四,增進相互理解,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2300萬台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的重要力量。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他們、信賴他們、依靠他們,並且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千方百計照顧和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就像大陸各地民眾熱愛自己的故鄉故土一樣,臺灣同胞愛臺灣,這種心情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我們同情臺灣同胞在歷史上經歷的不幸,理解臺灣同胞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心態,我們會細心體察臺灣同胞的意願,深入了解臺灣同胞的訴求。我們也反對各種肆意詆毀大陸人民、挑動和加劇兩岸對抗的言行。我們將採取實實在在的措施,促進兩岸同胞交往,消除隔閡、培養互信,相互關愛、相互扶持,累積共識、擴大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和衷共濟,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