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各民主黨派中央 全國工商聯在中國致公黨成立80週年紀念大會上的賀詞(2005.10.02)

  時間:2005-12-20 17:24    來源:     
 
 


韓啟德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紀念中國致公黨成立80週年。值此之際,我謹代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向大會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致公黨的各位領導和全體黨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親切的問候!

  中國致公黨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成員之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著愛國、革命的光榮歷史。80年前,中國致公黨由華僑社團美洲致公總堂發起,在美國舊金山成立。長期以來,致公黨為爭取民族解放、祖國獨立富強和維護華僑的正當權益奔走呼號,不遺餘力。在民族危亡時刻,致公黨號召全體黨員投身抗日,並動員和團結世界各地的廣大華僑支援祖國的抗日戰爭。抗戰勝利後,中國面臨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在這個關鍵時刻,致公黨在中國共産黨的影響和幫助下,作出了重要的抉擇。中國致公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後,致公黨逐步走上了與中國共産黨真誠合作、共同奮鬥的道路。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形勢的變化,致公黨的組織和活動,從海外回到國內。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為自己的政治綱領,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協助和配合僑務部門做好促進華僑團結愛國的工作,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以來,致公黨認真貫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遵循同中國共産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在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建設事業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來,致公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建言獻策,取得了多方面成績。特別是你們就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農”問題、做好歸國留學人員工作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形成了一批有價值的調研成果,受到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你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注重反映歸僑、僑眷的意見和合理要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積極開展對海外華人華僑的聯誼活動,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你們大力開展支邊扶貧、技術諮詢等活動,為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積極獻計出力。你們以自身的工作成績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新的貢獻,並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我們兄弟黨派和全國工商聯為你們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和欽佩。

  我們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都是我國統一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與中國共産黨肝膽相照、親密合作的諍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自覺性與堅定性。前不久,中共中央頒布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意見》科學總結了15年來我國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反映了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共同意願,是指導新世紀新階段多黨合作的綱領性文件。《意見》的頒布實施,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加強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當前和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意見》精神,始終不渝地堅持、發展和完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自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努力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用,為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出新的光輝篇章!

  謝謝大家!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

  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

  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會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來源:中國致公黨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