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名門公子之陳信宏:從音樂人到藝術創作者

時間:2012-02-17 08:59   來源:台灣網

資料圖:阿信

  陳信宏,昵稱阿信,1975年12月6日生於臺北北投,畢業于臺北實踐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為臺灣知名樂團五月天主唱,亦是知名詞曲創作人。同時也是知名詞曲創作者滾石唱片三大難搞之一(阿信、光良、奶茶),潮流服裝品牌stay real的創始人/設計者之一,相信音樂股東之一。

   2010年的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純真年代”展覽,阿信首次以“音樂、視覺跨界創作者”身份,正式發表個人的多媒體創作。他在Dear Ball與Dear Box兩件作品中,延伸五月天演唱會中的視頻精華,融入于幾何雕塑,以結合光學精密投影與大型空間雕塑來作互動呈現。其實最初策展人陸蓉之找到阿信時,他有點不相信這件事真能達成。他覺得 MoCA上海當代藝術館的標準很嚴格,而他又還不曾把自己看作職業的藝術創作者。展覽最終辦成了,他挺意外。

    在那次展覽的演講交流環節,阿信談起過自己創意的達成方式。那就像往湖泊中丟石頭:你經年累月地投石湖中,每次都只聽到“撲通”一聲,好像什麼都不曾獲得。但有一天,某顆石頭扔下卻不再下沉水底,因為你過往丟下的石頭終於填滿了那個湖。這些石頭是否有它們具體的名字?阿信花了點時間去回憶。“我自己比較少從單一的作品裏面得到靈感, 大家可能會以為看到一部電影或者一本書就突然産生想法,其實需要蠻長時間的沉澱和消化,那個時刻才會突然蹦出來。”

    從音樂人到藝術創作者,阿信覺得這個轉換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從臺北師大附中美術班,到實踐大學室內設計係,他回憶説:“有關創作的事情我覺得都會有一些呼應和相關的地方。當初其實沒有想到會把領域拓寬成這麼多不同的項目,不過因為我們在大學裏面主要一堂課就是創作概論,有一整年都在討論有關基本創作這樣一個大的題目,所以當時受到的訓練算蠻紮實。”他還不經意地提到,上海的“純真年代”和臺北的“一克拉的夢想”突破了某些藝術展的紀錄。將過去未必有到藝術場館看展的人吸引過來,這可以被看作是阿信藝術嘗試的收穫之一。 他把小時候的書法課、大學時代的基本創作練習看作必須的功課,投入之後獲得的東西遠遠超過預期,因為“當時覺得有些乏味,但是後來的際遇讓我覺得幸好當時有熬過那些枯燥的階段”。

    “夢想是顆鑽石,但是是一顆血鑽石”,在臺北與不二良等朋友共同經歷過“一克拉的夢想”展後,阿信把夢想具化為這麼一個句子。“很多人有夢想,但又都會覺得夢想是很難達成的。然而我覺得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的磨練和苦難,就讓我想到《血鑽石》那部電影。大家為了開採鑽石犧牲很多汗水、生命和努力。其實每一顆鑽石的成形就要犧牲那麼多的青春和歲月,我覺得這樣形容夢想是蠻貼切的。”

    他覺得自己的經歷很幸運,因為追求永恒的夢想“其實是很不人性跟人道的”,而在追尋過程中,能夠跟朋友一起合作,産生可以令人享受工作的樂趣,阿信覺得這個是自己能堅持一路走下來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世界末日在當下發生,他寧願先把夢想丟開,好好享受當下,和朋友去吃一頓麻辣鍋。

    “一克拉的夢想”就像阿信回歸藝術專業交出的答卷,而威尼斯雙年展上的“地球”延續著同樣的概念。他的作品之一,是重達200公斤的“地球扭蛋”。機器裏其他的扭蛋都是白色,代表地球的那顆卻是純凈獨特的藍色。“人類最後的純真年代”是阿信那個系列的靈感來源。 這種純真在他看來就如同童年在手裏握著僅有的幾個硬幣,跑去雜貨舖轉扭蛋機。因為常常不能轉到想要的那個玩具,於是他説“我要造一個扭蛋機”。如果説“地球”系列作品在詮釋的概念很多人一看就能明白,那也並不意外。

    “我覺得我的工作是一個跳板的角色,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作品大家能夠有更簡單的角度去欣賞藝術品,所以我的作品都不太艱深,但又有一定特別的含義。借這個跳板,能夠讓大家認識他們之前沒有了解的東西。”阿信帶著自己在藝術相關領域頗有成就的夥伴加入,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更多關注,讓夥伴們的夢想也能變得更大。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