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以姓氏命名以歷史人物命名

時間:2006-01-13 10:03   來源:


  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風俗習慣、語言、宗教信仰都相似,兩岸地名更有極為密切的歷史淵源關係。根據研考,臺灣地名大體上可以分成4種類型:一是以姓氏為地方命名;二是以居住者在祖國大陸的祖籍地名命名;三是以紀念開發建設臺灣有功的歷史人物而命名;四是以當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等特徵來進行命名。

  一、以姓氏命名

  臺灣有從祖國大陸閩南、廣東為主移居的百餘個姓氏,其中就有40多個姓氏用來給地方命名。打開臺灣地圖,隨處可以看到陳厝、林厝、張厝、吳厝、孫厝、何厝、許家村、吳厝寮、陳厝坑、江厝店、許厝港等等。當年祖國大陸移居的鄉親都是成群結隊來到臺灣。人地生疏,他們自覺組織起來,同心協力,艱苦創業,戰勝各種困難。他們認為在異地他鄉,同宗同族的人能夠互相幫助,真誠相待,比別的姓氏親近幾分,這樣就形成一個宗族群體,形成一種“同字姓”的宗族,並把新開墾的地名以自己共同的姓氏命名。另一種是以同籍同鄉關係為基礎,也是地緣的結合,他們這樣做便於生活上互相關懷幫助,生産上互相支援,共同對付自然災害,避免外族欺侮。

  二、以祖國大陸祖籍地命名

  移居臺灣的鄉親最多是福建泉州府屬,其次是漳州府屬,再次是廣東的惠州、潮州府屬。據統計,福建佔81%、廣東佔15%,其中泉州府屬佔44.8%,漳州府屬佔35.1%,廣東潮州、惠州府屬及梅州佔15.6%,廣東其他地區佔4.5%。移居的人越多,用故土的地名稱呼臺灣的地名就越多。據臺灣報載:臺灣用福建原籍家鄉稱呼的地名有51個、廣東地名30個、其他省有5個。這些家鄉地名分佈在臺北、桃園、苗栗、臺中、臺南、高雄、宜蘭等10多個市、縣。如臺灣雲林縣的刺桐鄉就是以泉州古稱刺桐城而命名的。

  三、以紀念開發建設臺灣的歷史人物命名

  許多臺灣地名和祖國大陸到臺灣開發建設的有功歷史人物有極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及他的主要部將們。如臺南成功大學,就是為紀念鄭成功而命名的。臺南客運站稱為“王府站”。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時,王府就設在“安平古堡”裏,稱為“王城”,原為荷蘭侵略者建設,稱為“熱蘭遮城”。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因他懷念祖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安平鎮(現改為安海鎮),就把這座城改名為安平,表明光復回原來故土的意思。臺南也有一座開元寺,寺左有口“國姓井”,國姓便是臺灣及閩南人民對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尊稱。臺中縣大甲鎮與外埔鄉交界處有一鐵砧山,山的南坡有一口大井,直徑約3尺、深1尺,井後壁上嵌著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立的方碑,上書“國姓劍井記”5個大字及長文,又有一石碑“劍井”。此井傳説是當年鄭成功率軍至此,被土番包圍,戰至次日,戰士無水飲用,渴極,鄭拔劍插入土中,竟涌甘泉為井,寶劍也沉入井中。鄭因失劍而患重疾,3日後(五月初八)與世長辭,後人為紀念他而命名“劍井”。

  臺南的林鳳營(六甲鄉)、雲林的林圯埔、高雄的參軍莊(內湖鄉地區)是人們為紀念當年鄭成功部將林鳳(福建東山縣康美村人)、林圯、參軍陳永華而命名的。臺灣鄉親把祖國大陸故土地名沿用到臺灣,就像中華民族的根深深埋在祖國大陸,而枝卻伸展到臺灣這塊土地上,開花結果,枝葉繁茂。

(來源:中華姓氏譜牒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