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兩岸姓氏源流

時間:2005-12-08 10:38   來源:

  三明客家人與諸多姓氏族人,曾是早期臺灣的開發者。今日臺灣不少姓氏與世居三明區域的各姓人民保有密切的宗親、血緣關係,查閱族譜則源流自明。
  
  臺灣客家族群人數多的八大姓族譜記載如下:

  劉氏:臺灣劉氏諸譜均載:黃巢亂起,劉翔攜子天賜,避居寧化石壁葛藤凹,號為東派,子孫于明、清二代分別從廣東和閩南東渡入臺。翔兄翱,官建州,因居家,譜稱西派,進臺灣後裔劉開七派下居多。

  陳氏:臺灣《崇正同人策譜》陳氏條載:陳氏郡望穎川,宋末中原土族紛紛南遷,陳魁率其族眾九十三人,入寧化石壁,妣劉氏生子五,曰昆、侖、嵩、岳、峰。昆、侖之裔遷閩南;嵩之裔遷永定、大埔;岳之裔遷樵嶺、梅縣、成為南朝派。今日臺灣陳氏族人即由開漳聖王、太博、南朝三大支脈形成。

  張氏:閩臺《張氏族譜》均以入居石壁的張端為始祖,端四世孫揚德自石壁遷上杭,為上杭張姓開基祖,寧化中琴堡張騰瑛子八人入遷廣東。入臺以張氏孫十八房居多。

  林氏:祖林文德,宋霜寧化知縣,宋七隱居石壁,裔孫學優、先圖等渡臺,開基於臺灣嘉義縣、白札寨等地。

  徐氏:臺灣《藍田徐氏族譜》載:先祖諸先子宋時自建成昌開基寧化石壁澳內村。明洪武后,遷廣東揭陽藍田郡。裔入臺。

  邱氏:臺灣《丘邱氏會刊》、北埔《丘氏家譜》載:三郎公丘法言于宋太宗、真宗年間從河南固始到石壁丘家坊開基。子三五郎為始祖,裔遷上杭、龍岩、詔安、元到正年間入廣東。裔遷臺。

  李氏:臺灣《崇正策譜》載:唐之霜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黃巢之亂,由長安遷梁,繼入福建寧化石壁鄉。《李氏族譜》載:始祖火德翁,其先汀之化寧人。

三 明 部 分 姓 氏 源 流 一 覽 表

姓氏

郡望

堂號

開基祖

遷入時間

第一居址

分 衍 流 向

資料來源

平陽郡

平陽堂

德益

羅俊

南齊永明元年

寧化濟村巫家湖

大浦、蕉嶺、梅縣、潮洲、臺灣,後裔巫乃需于乾隆十二年入臺,為臺灣始祖

寧化濟村巫高《巫氏族譜》

豫章郡

豫章堂

萬 發

隋大業十四年

沙縣

南昌、永、長樂、廣東、廣西、湖南、後裔清代入及南洋

寧化《羅氏聯修族譜》

南陽郡

南陽郡

鄧攸

晉惠帝元年

寧化石壁

潮州、紫金、大埔、揭陽、江西、廣西、臺灣、香港

梅縣《鄧氏族譜》

渤海郡

延陵堂至德堂

伯璉

後唐同光元年

寧化吳陂官坑石壁

大埔、梅縣、漳州、龍岩、深圳、浙江、香港、臺灣

淮土吳陂《渤海吳氏族譜》

巨鹿郡

巨鹿堂

兆卿

北宋

寧化石壁

石城、延平、廣東平陽、海豐、潮州、順德、東莞、臺灣、美國、加拿大

五華《魏氏族譜》

松陽

穎川堂

賴桂

唐武德五年

寧化石牛嶺

長沙、虔州、漳州、臺灣

下曹《賴氏族譜》

穎川郡

穎川堂

鐘賢鐘朝

晉代

寧化石壁

江西、蕉嶺、潮州、漳州、泉州、梅縣、臺灣

武平蕉嶺《鍾氏族譜》《崇正同人係譜》

高平郡

高平堂

范坤

唐幹符元年

沙縣

浙江、沙縣、寧化、清流、大埔、英德、瑞金、興國、潮州

寧化曹坊、廣東大埔《范氏族譜》

河南郡

河南堂師儉堂

梅軒

北宋幹德年間

寧化石壁葛藤凹

梅縣、肇慶、陽春、饒平、平遠、深圳、臺灣

《崇正同人係譜》

 

陳留堂寶樹堂

文樂

五代

寧化黃連鎮

金陵、邵武、江西、浙江、大埔、梅縣、潮州、臺灣

《陳留謝氏族譜》

廬江郡

廬江堂東海堂

大郎

後梁開平年間

寧化石壁

廣東、河田、河源、會昌、瑞金、揭陽、蕉嶺、廣西、香港、深圳、臺灣、龍岩

梅縣、寧化《何氏族譜》


  三明諸多姓氏,譜諜浩繁,其中與海外有直接血統、血緣關係的數量甚多,如將樂的楊姓、泰寧的鄒姓、大田的連姓、永安的陳姓等等,都與臺灣、香港、澳門有關姓區族群有著宗親關係,無法詳述,海內外宗親、裏人若查詢或回歸故土所需,可先翻閱覽室1997年6月由三明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編的專著《尋根攬勝三明情》第七章“姓氏源流”,可見一斑。

(來源:明臺交流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