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戲曲的回顧與省思

時間:2006-05-15 17:34   來源:

 

  臺灣傳統戲曲大多源自大陸閩粵地區,自明代末年隨漳、泉、客籍移民之播遷,閩粵一帶民間戲曲亦流傳至臺灣,因此臺灣早期民間戲曲乃建立於閩粵曲藝的基礎之上。

  于一九四五年國民黨統治臺灣之前,臺灣民間戲曲已非常蓬勃,其中較重要之劇種有南管戲、九甲戲、亂彈戲、四平戲、本地歌仔、歌仔戲、車鼓系統、客家三腳採茶戲、法事戲、皮影戲、掌中戲及傀儡戲等。

  民間戲曲于流傳過程中,經常會融合當地音樂,形成新的藝術特色,因此在形式上往往與原來的戲曲風格有所差異。當大陸戲曲藝術傳入臺灣之後,于特殊時空背景下,亦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之表演藝術。例如大陸梨園戲在臺灣稱為南管戲,且主要以小梨園七子班為主;九甲戲傳入臺灣之後,與北管戲曲結合,風格又不同於大陸的九甲戲;而臺灣的亂彈戲又包括雅部崑曲、各地方小調與京戲音樂,定義上又與花部亂彈不同;偶戲傳入臺灣之後,也與北管、南管、潮調音樂結合,形成不同風格的表演型態。因此臺灣的傳統戲曲,與原來的閩粵戲曲已有差異,而當時的創新現在也都成為傳統,所謂的傳統戲曲僅為概念性之界定。

  自漢族移民遷居臺灣,臺灣的戲曲活動即非常興盛,而傳統戲曲表演亦是早期臺灣民間最普遍之娛樂。臺灣的演藝團體除職業劇團外,尚有許多業餘性質之演藝社團,此類業餘社團之成員,俗稱“子弟”,有別於一般職業演員,在傳統社會中,“做戲仔”屬於“下九流”行業,但參加子弟軒社則係社會地位表徵之一。子弟社團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兼具休閒娛樂、社交聯誼及凝聚族群意識等多種社會功能。

  臺灣傳統戲曲其實並非純粹屬於表演藝術,其宗教儀式性往往重於藝術性,民間之戲曲通常附屬在宗教活動中,傳統戲曲與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尤其落地掃及野臺表演型態,幾乎均與酬神廟會活動有關,而法事戲與傀儡戲,本身即為一種宗教儀式。

  傳統戲曲起源於民間,也流傳於民間,亦為民眾生活之一,而歷來不受官方統治階級與士大夫的肯定,因此向來俗民文化與貴族文化,便形成甚大差距。傳統戲曲中的崑曲、南管即是因過於典雅、精緻,雖受文人雅士喜愛,卻無法獲致廣大基層民眾之認同,而未能在臺灣民間普遍流行。

  從明代漢族的移民臺灣,至日據時期末年,傳統戲曲在臺灣均係自然醞釀形成,直至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在臺灣厲行“皇民化運動”,禁止傳統戲曲,鼓勵民間劇團演出“皇民化劇”,臺灣的傳統戲曲開始在政治勢力陰影之下遭受壓抑。而當時臺灣知識分子對傳統戲曲的排斥與鄙視,當然也對傳統戲曲造成莫大打擊。此種上下箝制與內外交攻,使原本蓬勃發展的傳統戲曲嚴重受挫,許多劇種僅能暫時銷聲匿跡,直至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才又重整旗鼓,恢復生機。

  光復初期傳統戲曲再度興起,于日據末年被禁錮之戲曲亦紛紛重現,一時之間戲曲藝術百花齊放。但好景不常,在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後,隨即展開干預措施,一九四七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限定準演舊劇一○四齣;一九五四年省政府頒布核準演齣劇目縮減為二十九種,且幾乎均為忠貞愛國類戲碼;至一九五八年省教育廳再增加二十二種,準演劇本僅五十一齣。

  此外,政府為“改良”地方戲曲,自一九五一年起,由教育廳配合歌仔戲、布袋戲劇團演出“反共抗俄劇”,傳統戲曲表演《大義滅親》、《女匪幹》、《投奔光明》及《望中央》之類的劇目,以示反共抗俄劇團總動員。至一九五八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調查數據顯示,當時臺灣的傳統劇團約有四百八十團,其中歌仔戲二百三十五團居冠,其次為布袋戲,有一百八十八團之多。

  對臺灣傳統戲曲造成最大傷害的其實並非政治因素,而是臺灣社會型態的轉變。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轉型,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向工商業社會,由於經濟之成長,民眾生活日漸富裕,各種視聽娛樂媒體日益增多,一九六二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一九六九年中國電視公司成立,聲光俱佳無遠弗屆之視聽設備,迅速取代傳統戲曲的地位,傳統戲曲既非唯一選擇,亦不能滿足民眾之需求,於是傳統戲曲不敵現代科技文明的挑戰而急遽沒落。雖歌仔戲與布袋戲亦曾于電視螢幕上風靡一時,但在一九七一年,臺灣省政府制定“加強推行國語實施計劃”,限制臺語節目播出之時間與時段,使傳統戲曲加速沒落。

  在漫長的白色恐怖陰影下,臺灣文化成為禁忌,而藝術文化也被視為政戰工具,用以加強思想教育與政令宣傳。基於“改善社會風俗”、“節約拜拜”,政府又限制傳統戲曲表演名目與場次,而民間劇團只得以“慶祝軍人節”、“紀念‘國父’誕辰”等名目申請演出。

  八○年代初期,傳統戲曲曾經一度有復蘇趨勢,因當時臺灣民間盛行“大家樂”賭博,求神扶乩“逼神明”者眾。按臺灣民間宗教習俗,祈福許願多采演戲酬神方式叩答神明,因此這段期間臺灣出現許多陰廟翻新重建,脫衣舞秀蓬勃發展等怪異現象;傳統戲曲蒙受其利,劇團演出場次激增,演戲活動熱絡空前,傳統戲曲似有“復興”之象;直至愛國獎券停止發行,大家樂賭風冷卻,傳統戲曲才再度沒落。

  八○年代末期,隨著政治的民主化與本土意識之提升,臺灣傳統戲曲似乎逐漸又受到關注,但至今傳統戲曲仍然無法解決後繼無人之困境,民俗曲藝依然嚴重面臨失傳危機。

  長期以來,傳統戲曲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下茍延殘喘,政府的文化資源分配一向是重大陸輕臺灣、重現代輕傳統、重外國輕本土、重都市輕鄉鎮;在西化教育政策下,臺灣傳統文化完全被犧牲,導致此代青年對本土傳統藝術一無所知,甚至鄙視自己的文化傳統。

  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文化政策下,傳統戲曲之中僅大陸劇種最受照顧,于技藝傳承方面,光復至今京戲傳承計有:國光藝校、華岡藝校、復興劇校、臺灣藝術學院(前“國立”藝專)、中國文化大學,以及陸光、海光、大鵬劇校設有京戲科系,公立劇隊有“復興”、“陸光”、“海光”、“大鵬”、“明駝京戲團隊”及“飛馬豫劇隊”,至今臺灣本土傳統戲曲科系,僅有一九九四年成立的復興劇校歌仔戲科(該校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改制),公立劇團則僅有宜蘭縣的“蘭陽戲劇團”。

  其實,近年來在本土化訴求,以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小區總體營造政策主導下,臺灣的傳統戲曲的確漸受重視,但文化資源分配仍有“既患寡又患不均”的問題。

  目前臺灣傳統戲曲已奄奄一息,其中南管戲已無職業劇團,業餘劇團僅存“清雅樂府”和“合和藝苑”,且演出機會甚少;九甲戲僅存員林“生新樂歌劇團”,但大多演出歌仔戲而甚少表演九甲戲;曾經在臺灣風行一時的亂彈戲僅存臺中“新美園”,演員平均年齡達八十余歲,後繼無人,該團負責人王金鳳先生已于二○○二年五月逝世,目前其演出也幾乎呈現停頓狀態;四平戲則在宜蘭吳貴英女士辭世後失傳,目前僅宜蘭與桃、竹、苗地區尚有少數四平戲藝人,但已無四平戲劇團。

  唯一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劇種——歌仔戲,目前登記立案的劇團約有一百七十團,但如扣除空頭劇團與“康樂隊”,實際上有固定演出的劇團不超過七十團,且表演素質愈來愈低落,穿插現代歌曲、熱情艷舞與色情對話之劇團比比皆是。

  歌舞小戲中的車鼓系列目前多為業餘陣頭,且以錄音帶取代唱腔;客家三腳採茶戲已瀕臨失傳,而由三腳採茶戲所發展成的客家採茶戲更是嚴重變質,成為結合歌仔戲、北管戲及現代流行歌曲為一體的新型劇種,但鮮少有客家歌謠。本地歌仔現存于宜蘭地區,藝人平均年齡七十余歲,亦面臨即將消失狀態;在喪葬場合中演出的法事戲亦難得一見。

  偶戲方面,原本為數最多的布袋戲團,目前約有三百多團,但亦充斥空頭劇團,且多數劇團兼營電影播放,或改為康樂隊,原有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以及潮調布袋戲已銷聲匿跡,有專屬後場之布袋戲團僅存數團;皮影戲僅存高雄五團,近年來林振森先生於臺北三重成立的“華洲園皮影戲團”,則為一現代皮影劇團。傀儡戲為臺灣最神秘之劇種,由於禁忌繁多,難以普及,加上傳子不傳女之觀念,傳承問題更是嚴重。

  綜觀臺灣傳統戲曲滄桑,五十多年來傳統戲曲幾乎均處於被壓抑、利用及鄙視之情況,近年來本土傳統戲曲雖逐漸受到關注,卻又無法解決後繼無人之危機。傳統戲曲于當今社會,不僅缺乏觀眾,亦欠缺優秀演員,且更未培養編導、舞臺技術及後場音樂人才,對傳統戲曲的傳承工作,幾乎一無所成。

  一九九九年七月,國光藝校、復興劇校合併改制為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期待該校能夠成為一所培育臺灣傳統戲曲人才的一流學府。此外,促使現有戲曲學校與民間劇團積極交流、合作,落實臺灣傳統戲曲精緻化,培養傳統戲曲欣賞人口,將是挽救臺灣傳統戲曲的當務之急,否則,此等珍貴之傳統藝術即將於當代迅速消失!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