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大戲:京劇

時間:2006-05-12 14:33   來源:


一、京戲的起源與發展

  清代宮廷戲曲,承明代教坊司余緒,仍以崑曲為主。昆山腔由盛而衰,則在清代中葉以後,江南地方官員為乾隆接駕,以“亂彈諸腔”呈獻演出;繼之,乾隆七十及八十大壽,四大徽班相繼進京祝壽,於是昆腔式微,皮黃興起。

  平劇昔稱“京劇”,其前身為徽劇。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黃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黃班陸續到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黃與同出一源、來自安徽的皮黃腔不同,而且更為動聽,遂稱之為“京調”,以示區別。後來,京班掌握上海梨園,京皮黃改稱“京戲”;皮黃戲正式形成新劇種後,稱“京劇”,亦即以皮黃為主,並輔之以吹腔、昆腔、撥子及南鑼等多聲腔的完整體系;一九二八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後,京劇改稱“平劇”,一九四九年,又恢復京劇之稱。

  近百年來,京劇逐漸流傳中國各地,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曾有“皮黃戲”、“二黃”、“京調”、“京戲”、“平劇”、“國劇”(抗戰前)、“樣版戲”(大陸戲曲改革時期)等稱謂;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部分京劇演員便在臺灣形成另一種發展,將京劇稱為“正音”、“外江戲”、“京戲”、“平劇”或“國劇”。

二、京戲的音樂

  京戲的後場分文、武場。文場為管弦樂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嗩吶、海笛子(小喇叭)及雲鑼等;武場是打擊樂器,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及鐃鈸等,而鼓板為京戲樂器中的靈魂,具有指揮作用。

  至於京戲的曲調,主要是西皮和二黃,另外尚有崑曲、吹腔、高撥子及地方小調雜入其中。西皮唱腔多激揚,二黃唱腔則多沉鬱。西皮與二黃,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崑曲和吹腔,以笛子為重要伴奏樂器;地方小調,如【小放牛】、【打花鼓】及【探家親】等,則用笛子或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

  京戲的曲牌,即曲調名稱,俗稱“牌子”,如【點絳唇】、【風入松】及【將軍令】等。曲牌各有固定之名稱、句數、句格(包括長短不等的句數,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調方面的板式、板數、調高等,格律相當嚴謹。然而,部分曲牌無唱詞,或是不用原來之唱詞,如【水龍吟】及【柳搖金】等,僅以其曲調作為樂器演奏的吹打曲牌,可自由反覆,亦可中途停止。此外,另有只念不唱的幹牌子。

三、京戲的表演藝術

  京戲表演的程式規範簡稱“四功”,亦即“唱、念、做、打”。唱功於京戲表演中居於首位,如四聲(陰陽上去)及五音(喉牙舌齒唇)、分尖團(舌尖舌面)及上口(某些詞用湖廣、中州字聲)等的講究,要求演員通過規範化的行腔、用氣、吐字、共鳴及潤腔等技巧,表達劇中人物豐富而複雜之感情。念功指演員對白、獨白及旁白等方面的功夫。而念又分韻白、京白及方言白等,韻白近似吟誦,注重聲調高低起伏與抑揚頓挫;京白採北京字音,清晰流利;方言白則模倣山西、山東及江蘇等地方語音,以表現劇中人物所屬地區特徵。

做功為演員之身段與表情。在京戲中,如“水袖藝術”、“髯口功夫”、“耍翎子功夫”及“手眼身步法功夫”等,均為做功重要基本要求。水袖藝術如擺袖表瀟灑自如,揮袖表示讓人離開;髯口功夫為擺弄長鬚之技巧,通常用於老生,有表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性格之功能;翎子指冠上所插的兩根雉尾,可用以顯示身分,如繞翎表示憤怒或決斷;手眼身步法功夫,如擺手錶阻止他人行為。打功指京戲藝術中的武打功夫。京戲中有大量武打劇目,如《四傑村》、《花蝴蝶》及《趴臘廟》等劇,均有上欄杆的表演。京戲的武打具有戲曲化及舞臺化之特點,不同於民間武術或雜技;常用的武打兵器有刀、槍、劍、戟、斧、鉞及鉤等,而演員精湛的武打技藝,常為獲得觀眾滿堂喝采的重要因素。

四、京戲的戲曲結構

  從腳色行當言,所謂“行當”,亦即腳色之分類,主要是根據劇中人物之性別、年齡、身分、地位、性格與氣質來劃分。通過舞臺人物所屬行當化粧、表演、服飾及聲音等特點,表現此一人物的一般共性,有助於觀眾對劇情之掌握。

  京戲之腳色,粗分生、旦、凈及醜四種。生行又分老生、小生及武生,如細分,老生有文老生、武老生或唱功老生及做功老生之分;旦行可分為青衣、花旦、武旦、刀馬旦、彩旦及老旦等;凈行,按唱、念、做及打之側重,分銅錘(黑頭、正凈或重唱)、架子花臉(副凈或重做)及武凈等,如依腳色于劇中的重要性分,有大花臉及二花臉等;醜行分文醜與武醜,文醜又分方巾醜(大醜)及茶衣醜(小丑)等。武醜又稱“開口跳”,此外尚有醜婆及醜旦。

  傳統京戲服裝,戲衣類主要有蟒、帔、開氅、官衣、摺子、宮衣、八挂衣、鶴氅、法衣、靠、箭衣、馬挂、豹衣褲、戰衣裙、龍套衣、茶衣、裙襖褲及彩褲等;盔頭類主要有冠、盔、帽、巾、箍及面牌等其他盔飾;髯口即鬍鬚,依顏色、形狀之不同,用於不同腳色,如陰陽髯為一邊黑一邊白的滿須,用於判官腳色;靴鞋類有厚底靴和薄底靴兩種,在舞臺上鞋底加厚,目的是增加演員身高,便於搭配寬大、誇張化的戲服;而薄底靴子,適用於行動輕快者。

  京戲道具,刀槍把子類有戟、劍、錘、象鼻刀、開門刀、雙手刀、單刀、腰刀、戒刀、單槍、雙槍、大槍、小樣槍、白樣槍、荷苞槍、寶劍、雙股劍等。砌末指舞臺機關布景與各種道具之總稱。如車旗、馬鞭、大帳子、小帳子、令旗、月華旗、門槍旗、素傘、紅羅傘、黃羅傘、方纛、聖旨、燭臺、酒壺、文房四寶等,種類繁多。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用各種顏色在演員面部所勾畫成的特殊譜式圖案,用以表明人物身分、背景與性格特徵,以求豐富舞臺美術色彩,強化演出效果。京戲面部化粧包括描眉、繪眼等,藝術特點是運用極端誇張化、程式化的表現手法,線條與色彩勾勒得非常清晰、濃重;不論生行或旦行,均以紅、白及黑三種顏色為基本色彩。

  京戲臉譜之來源,除生活本身外,大部分是從評書和小説演義而來。臉譜通常根據某種性格、性情或某種特殊類型人物,以決定其色彩。紅色臉譜表忠烈義勇;黑色臉譜表剛烈、正直、勇猛或魯莽;黃色臉譜表兇狠殘暴;至於藍色或綠色則表剛烈、勇猛、粗暴或暴躁之人物;水粉大白臉表陰險、奸詐;油白色代表剛愎自用亦表荒淫驕縱、陰險毒辣。

五、京戲在臺灣的發展

  臺灣光復以前,京戲之民間演出以來自上海的劇團為多,通常僅作短期演出;最早來臺演出的是京都“鴻福班”(一九一五年)。辜顯榮成立新舞臺後,又從京都及上海重金禮聘許多京戲戲班來臺演出;而戲班中以“鳳儀京班”及“天蟾大京班”最為著名。

  一九二四年,臺北大稻埕設立永樂座(永樂戲院),與新舞臺分庭抗禮;大陸“樂勝京班”及廣東“宜人園”與臺灣第一個京戲班——臺南科班正音“金寶興”,均在永樂戲院演出。一九二五年,中日關係惡化,上海京班無法來臺,部分滯留臺灣之京戲藝人轉為歌仔戲團指導老師,旋因日人禁演歌仔戲與開始抗戰,京班便在臺灣銷聲匿跡。

  三軍劇團之成立,使京戲在臺灣的發展形成特殊景象。一九四九年之前,許多名角隨國民黨軍隊赴臺,後來成為軍中師團級劇團主幹,如傘兵“飛虎劇團”、“百韜劇團”及“勞山劇團”等。而“大宛劇隊”、“干城劇隊”(中部)及“龍吟劇隊”(南部)則非常活耀,著名的“大宛劇隊”是由名武生李桐春合併“百韜劇團”與“虎嘯劇團”而成。一九五○年成立空軍“大鵬國劇隊”,由於其規模健全,對日後臺灣京戲之發展産生深遠影響;海軍的“海光國劇隊”于一九五四年成立;一九五八年又成立陸軍“陸光國劇隊”;而聯勤總部的“明駝國劇隊”則于一九六一年成立。此等軍中劇團為培養傳承之新人,均先後成立劇團附設戲劇實驗學校,在勞軍政策的名義下,京戲在臺灣的發展與演出,與臺灣其他傳統劇種的情況,完全不同。

  一九五七年,王振祖以私人名義,于北投設立復興戲劇學校,一九五九年,“國防部“將所屬國光戲院租與該校,作為固定演出場所。一九五五年,“國立”藝專創設國劇科,京戲教育首次納入正規體系,但至一九五九年便因故停辦,迄一九八○年代,才辦理夜間部國劇科。至於中國文化大學,則自其前身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化學院時代,已設有戲劇學系(現改制為中國戲劇學系、戲劇學系)。

  一九六九年,臺北市峨嵋街有一模倣昔日上海遊樂場的今日世界,由周麟領導的“麒麟劇團”於今日世界麒麟廳演出京戲,每天日夜兩場,日演老戲,夜演連臺本戲;但該團于維持一段時間後,便因故輟演解散,從此,臺灣已無一專門演出京戲的民間劇團與演出場地。

  七○年代以來,由於臺灣的“國際關係”改變,“國人”深切反思之後,重新尋找傳統文化的精髓,各種傳統文化與戲曲音樂再度受到重視,京戲因而成為許多人汲取傳統養分的源頭之一。俞大綱不但呼籲大家重視京戲,對本地其他傳統劇種與音樂,亦相當重視,此一期間,由於俞先生之影響,“雅音小集”于焉誕生。

  八○年代以來,隨著臺灣政治解嚴,兩岸文化開始初步交流,有臺灣票友至大陸演出,也有軍中劇團演出大陸劇本,還有演員經香港至大陸拜師學藝。

  九○年代,由於政治、社會環境遞變,因受演員凋零、演出形式與內容遭受質疑,以及兩岸開放文化交流等等的衝擊,京戲在臺灣的發展,正面臨一個快速的變化期,如軍中劇團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演出減少,于“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戲劇廳之檔期也越來越短,唯有制度的改變與演員的自求精進,才能突破京戲所面臨的困難。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