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戲或作“四評戲”、“四坪戲”、“四棚戲”或“四蓬戲”。其起源可能為弋陽腔系統的地方戲,後來陸續吸收海豐和陸豐正字戲、亂彈等劇種之身段與唱腔,以及皮黃曲調,逐漸發展而成,流行于閩南、閩西及潮州一帶,而臺灣的四平戲,可能由潮州或漳州西部的詔安及平和一帶傳入。
根據福建四平戲老藝人曾憲乙生前表示,四平戲是從江西傳入福建,早期行當為三生、三旦及三花等九腳,後場樂器有鑼、鼓與吹;近代改良四平戲以皮黃為主要曲調,樂器則有四平鑼、小鑼、大鼓、鈔及鈸等,演唱戲曲時以嗩吶及鑼鼓等樂器伴奏,演出內容緊湊,場面熱鬧非凡。
四平戲傳統劇目有《呂蒙正衣錦還鄉》、《蘇秦六國封相》、《蔡伯喈不認前妻》及《劉文龍菱花鏡》等四大棚頭。
臺灣的四平戲流行于桃園、新竹及苗栗一帶的客家山區,日據以前並曾盛行于臺北地區,中南部地區亦有分佈。四平戲又可分“四平”與“老四平”兩種,一般都將四平戲歸納為“客家北管亂彈戲”之一種,“老四平”又稱為“大鑼鼓點”、“四平本戲”。臺灣最遲在三○年代以前,“老四平”已完全為“改良四平”所取代,目前桃、竹、苗地區的“老四平戲”已絕跡。
目前桃、竹、苗客家地區流行的“改良四平”,其實是指北管亂彈戲中的“西皮腔”;而當地所謂的北管亂彈戲則指“福路腔”的北管戲而言,此種觀念與“福佬人”對北管亂彈戲的看法完全不同;亦即“福佬人”所謂之“西皮派”北管亂彈戲,是桃、竹、苗客家地區所謂的“四平戲曲”,而“福佬人”卻認為客家“四平戲”為“西皮”之變調。
宜蘭地區之“宜蘭英歌劇團”,吳貴英藝師于一九八六年榮獲四平戲個人獎,但自吳貴英藝師辭世(一九九○年)後,臺灣純粹的四平戲班已成絕響。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