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大戲:亂彈戲

時間:2005-12-29 16:58   來源:


一、亂彈戲的淵源與流傳

  臺灣俗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表示肉類以五花肉最為美味,而戲曲則以亂彈戲最好看。清代中葉以來,至臺灣光復之前,亂彈戲曲曾是臺灣民間最為盛行之傳統戲曲,二百多年來喧囂熱鬧的北管戲曲響徹臺灣時空,無論節令廟會或婚喪喜慶,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成為臺灣歷史舞臺重要的背景音樂。

  臺灣最早流行的戲曲音樂為南管曲藝,雖南管曲藝精緻典雅,曲文優美,深獲文人雅士所喜愛;但因曲高和寡,一般基層民眾難以吟咏,且南管優雅、舒緩的音樂節奏,不符廟會熱鬧需求,因此,清幹、嘉年間,花部亂彈傳入臺灣之後,“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為臺灣最流行的戲曲藝術。

  亂彈原本為尊崇雅部崑曲,貶抑其他聲腔之稱謂,按清朝李鬥《揚州畫舫錄》記載:“兩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昆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雅部專指崑曲,原有尊崇崑曲之意,其他各種聲腔均歸納為花部,統稱為亂彈,乾隆以降,通俗質樸的花部亂彈便盛行於民間。質言之,清中葉所謂“亂彈”是指非崑曲之各種聲腔。焦循《花部農譚》則言:“梨園尚吳音(即崑曲)”,然而“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于律,而聽者使未看其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花部亂彈以其俚質通俗,廣受一般民眾之喜愛。

  大陸並無“北管”之劇種,臺灣早期文獻亦無此名稱,“北管”原本僅為“南管”之對稱,而所謂“管”可能為“曲館”之意。民間稱呼演唱南音、南樂的曲館為“南館”,後來以訛傳訛,遂變成“南管”或“北管”之稱。臺中“新美園劇團”之眉幕即書“北館”字樣。
以“北管”與“亂彈”二詞之關係言,“北管”泛指早期傳入臺灣,所有以官話(正音)演唱之各種聲腔與非閩南、非客家語系的各種音樂,均統稱為“北管”;因此北管戲曲的內容非常龐雜,凡是福佬、客家以外的所有樂曲,均被歸為“北管”之範疇,而其中最主要者,即為“亂彈”戲曲。故臺灣民間所稱的“北管”多專指“亂彈”。換言之,臺灣的北管,其實是包括花部亂彈與雅部崑曲,狹義的北管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尚包括崑曲、四平腔和其他非福佬、非客家系統的各種聲腔。

  北管戲曲所使用之語言,一般稱為“官話”或“戲語”,為介於“國”、臺語之間的特殊語言,對一般觀眾而言,相當難以理解。例如戲語“魁星走動”,念為“ㄎㄨㄟˊ ㄒㄧㄥ ㄗㄠ ㄉㄨㄥˋ”,“何不獻上”念成“ㄏㄜˊ ㄅㄨˋ ㄏㄧㄢˋ ㄕㄤ”;既非“國語”又非臺語,一般認為是“變質京音”或湖廣地方話。北管戲曲的腳色,有上六大柱與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是指老生、小生、正旦、小旦、大花(凈)與三花(醜);下六大柱則有老旦、花旦、二花、公末、付生與付醜。而北管的發聲方法,分為粗口與細口兩類,小生與旦腳使用細口(假嗓),其餘腳色則使用粗口(本嗓)演唱。

  臺灣戲曲諺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亦為閩西和閩南流行之戲諺,或可作為探討臺灣亂彈流變的線索及其與廣東漢劇、海豐和陸豐之西秦戲及閩西漢劇間的淵源。連橫《臺灣通史.風俗志》:“臺灣之劇,一曰亂彈;傳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間有昆腔。今則日少,非獨演者無人,知音亦不易也。二曰四平,……。”連氏所稱“臺灣之劇”演唱二簧西皮,間有昆腔的亂彈應是日據前傳入臺灣,成為亂彈“新路”的皮黃戲,有別於一九一○年代以後由上海京班、福州京班傳入的大陸京戲。一九二○、三○年代大陸京戲于臺灣流行一時,亦被稱為“正音”或“北管”,民間則稱為“外江戲”,但與臺灣之亂彈為不同劇種。

二、北管扮仙戲

  北管戲曲之所以被認為神聖而隆重,與其“扮仙戲”有必然之關係,因為扮仙酬神祈福是民間演戲最重要之目的。俗諺謂:“誤戲誤三牲”,意謂耽誤演戲即是耽誤祭典儀式,可見廟會活動中演戲酬神之重要性。

  臺灣演戲習俗,于正戲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慶戲”,民間俗稱“扮仙”,所謂扮仙即是演員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祈求賜福之情節。此外,“扮仙”與否亦成為請主是否給付戲金之標準,假如演過扮仙戲,即使突然狂風暴雨而無法繼續演出正戲,請主仍須支付所有戲金。

  臺灣常見的扮仙戲有《三仙白》、《三仙會》;其次是《醉八仙》、《天官賜福》;再其次為《蟠桃會》、《富貴長春》;而《大拜壽》、《太極圖》、《五福天官》及《金牌仙》則較少演出。北管扮仙戲分成神仙戲與人間戲兩部分,神仙戲內容大都描述某神明壽誕,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前往祝賀並賜福信徒的情節。人間戲則是演出人世間的吉祥故事,情節都是敘述歷史人物金榜題名、闔家團圓或功成名就、封官晉爵的內容。人間戲常演劇碼為《金榜》、《卸甲》、《封王》及《封相》等出,其中又以《金榜》最為普遍。

  北管扮仙戲之唱詞與臺詞,均為吉祥語,扮仙戲之劇情均為描述神仙賜福與加冠晉祿,而扮仙戲腳色反映人民對未來的期望,因此,北管扮仙內容呈現臺灣人的價值觀與人生的希望。例如在《三仙會》、《三仙白》中主要腳色有福、祿、壽三仙、魁星、麻姑及白猿。福、祿、壽三仙代表福氣、財富和長壽,福、祿、壽三仙所獻之寶也有其象徵意義,福仙獻魁星,魁星代表功名,象徵人民期望狀元及第;祿仙獻麻姑,麻姑獻壽代表民眾希望長命百歲;壽仙獻白猿,白猿獻蟠桃代表希望長生不老。在《醉仙》劇中靈芝、瑞草象徵的是祥瑞,白鶴意謂長壽。在《天官賜福》中,包括了福壽、祿壽、富貴及五子登科等意義。在《金牌仙》劇中玉帝命注生娘娘送文曲星投胎至人間積善之家,代表民眾能夠達到祈求麟子的願望。此外,《封王》、《封相》及《卸甲》都是歷史人物功成名就的故事,民眾藉此希望傚法古人精神。《加官》代表官位的高升。《金榜》中的鐘景期穿著狀元服代表金榜題名,葛明霞穿鳳冠霞帔,意謂洞房花燭,二人同進同出表示闔家團圓。

  在扮仙戲中,反映了福氣、祿位、長壽、功名、富貴、陞官、喜氣、祥瑞、財富、生貴子及闔家團圓等希望;這些願望都是民眾所祈求的,象徵了臺灣人民的價值觀及其人生目標,在扮仙戲里民眾向神仙表達他們的期望,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在扮仙過程中得到融合交會。

三、北管音樂和樂器

  北管音樂分為西皮與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子系統,民間稱為“舊路”。北管曲牌數量眾多,且各有不同用途。曲牌吹奏以嗩吶為主,俗稱“牌子”。北管樂器通常因地區、派系、規模之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常用之文場樂器有:吊規仔(西皮派)、殼仔弦(福路派)、三弦、揚琴、嗩吶、噯仔、笛子等;武場常用樂器則有:單皮鼓(北鼓)、梆子、搖板、木魚、堂鼓、通鼓、大鑼、小鑼、響盞、鐃鈸(分大鈔、小鈔)等。除北管戲曲使用北管音樂之外,早期臺灣之布袋戲與北部之傀儡戲,亦援用北管樂曲,因此,北管是臺灣民間最為普遍的傳統音樂。

  詳細而論,“嗩吶”為吹奏樂器,俗稱“鼓吹”,小嗩吶又稱“海笛”,其形制為相形木管上開八個音孔,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端套以葦制哨子,下端則承接一銅質喇叭口。嗩吶音色高亢嘹亮,除用於獨奏或合奏外,亦使用於戲曲伴奏場合,為喜慶節日吹打鑼鼓樂隊中之要腳,是民間使用最為廣泛的樂器之一。“海笛”俗稱“達仔”或“噯仔”,常用於戲曲及民間音樂。其桿子的長度通常為六寸以內,其他各部件也較小,流行于江蘇、浙江、安徽及閩臺一帶,發音尖銳響亮,音色高亢。

  “笛”為竹制橫吹之吹奏樂器,俗稱“笛子”或“品仔”,上開膜孔及吹孔各一,有六個按音孔,較常見者為梆笛與曲笛,梆笛音色較高亢、清脆,用來扮奏北方梆子戲曲,曲笛的音色則較圓潤,用於崑曲的伴奏,笛可獨奏,亦可伴奏及合奏,於民間樂隊中,常處領奏之地位。
“大鑼”為打擊樂器,體圓且平,銅制,中心部分較低,外緣部分發音較高,音色粗獷宏亮,多用於戲曲伴奏和民間樂曲合奏。“小鑼”亦為打擊樂器,于京戲中稱為“京小鑼”,其鑼面較大鑼為小,中心部分稍為突起,音色突出,能豐富節奏。“響盞”亦為打擊樂器,又稱“碗鑼”或“湯鑼”,為小鑼之一種,圓形而中間微凸,演奏時左手指支定響盞內緣,右手持薄木片敲擊之,音色突出。

  “鐃鈸”為打擊樂器,鐃鈸皆為銅制,中間隆起如水泡,每副兩片,相擊發聲。鐃的隆起部分較小,音色較嘹亮,鈸的隆起部分較大,音色較渾厚,在戲曲、秧歌及民間樂隊,使用極為普遍。

  “拍板”為打擊樂器,簡稱“板”,由兩塊長約二十公分,寬約六、七公分的瓦形竹片組成,上端鑽孔用繩子穿連,下端開闔自如。演奏時手握一塊竹片,甩動另一竹片相擊發聲,用於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並常與板鼓合用,具有調節音樂之功能。“南梆子”為打擊樂器,又稱“梆子”,由硬木製成,演奏時以竹籤或葦簽敲擊,音色渾厚,為一種節奏樂器。

  “板鼓”為打擊樂器,又稱“單皮鼓”,鼓框使用堅實的木料製成,鼓面圓形且微微凸起,鼓腔內呈喇叭形,演奏時,大都將其空懸在係有繩子的竹制或木製鼓架上,用兩根鼓簽敲擊,聲音短促強烈,音色剛烈,於民間樂隊和戲曲伴奏中居指導地位。

  “木魚”亦為打擊樂器,又稱“卜魚”,原用於佛教“梵唄”之伴奏,多以桑木或椿木製作,雕成魚形,中間挖空,用小木槌敲擊發聲。“堂鼓”又稱“通鼓”,形狀為長筒形,上下筒口各蒙牛皮,所發出的聲音近似“通通”的音響,帶有幾分嚴肅氣勢,常在較為莊重的場合使用,並常和嗩吶搭配演奏。

  “三弦”為彈撥樂器,又名“弦子”,直柄,木質音箱扁平近橢圓形,音箱上兩面蒙皮,稱為“鼓頭”,以琴桿為拍板,無品,有三條根弦。三弦又分大小兩種,大者又叫“書弦”,用於北方大鼓書、單弦伴奏樂隊中;小者因盛行江南,又稱“南弦”,用於彈詞、崑曲伴奏,北管所用者皆為小三弦。“殼仔弦”為拉弦樂器,是北管福路派的主奏樂器,音箱為椰子殼製成,再蒙上銅木板,琴桿為堅木所制,弦有兩根,分銅制及鐵制兩種,使用馬尾弓拉奏,是旋律樂器中的頭手弦。民間樂隊中有音箱大小不同殼仔弦,音箱大者為低音和弦,小者為高音和弦。
“京胡”為拉弦樂器,約于清乾隆末年,隨皮黃腔發展而成,是京戲及漢劇中的主奏樂器,它由竹制琴桿及琴筒所組成,琴桿制有千金鉤,筒口蒙有蛇皮,使用馬尾弓拉奏,音色宏亮,北管樂西皮派稱京胡為“吊規仔”,乃是以其音色取名。“揚琴”為打弦樂器,又稱“洋琴”、“打琴”,原為阿拉伯及古波斯一帶流行的擊弦樂器,于明、清之際傳入中國。琴身呈梯形蝶狀,琴箱兩側裝有弦軸及弦釘,箱面上有對等的琴橋來張架鋼絲弦,演奏時雙手持琴竹(琴筧)敲擊琴弦發音。揚琴之音色優美柔和,聲音悠揚而宏亮,廣泛使用於民歌、戲曲伴奏及器樂合奏與獨奏。

四、北管戲劇目
 
  北管戲劇目,根據文獻資料,將其表列如下:
表2-1 北管戲西皮派與福路派劇目 (1997年10月製表)

西 皮 派           


               福 路 派                         

 回窯

 回朝 

 別窯

仙姬 

求乞 

放雁

 問卜

 祭劍

 掃墳

 牧羊

 和番

長春

 探營

 渡妻

  戲妻

 放關 

 卸甲

 架座

 點龍

 二進宮

 三進士

 拜師

 拜塔

 得子

 三進宮

 大保國

 大香山

 臥冰

  訓子

  送書

 大拜壽 

 小登基 

 下中原

 討貢

 探妹

 偷桃

 文昭關

 五台山

 反西涼

 斬貂

 斬影

 遊街

 天水關

 未央宮 

 打金枝 

 搖船

 會妻

 癡夢

 打桃園

 白虎堂

 白帝城 

 醉仙

 擊山

 覆水

 甘露寺

 回龍閣

 百壽圖

 織絹 

  蘆花

 三仙會

走三關    

 困南唐 

 沙陀國

 小送子

 大河東

 大補缸

 空城計 

 金水橋 

 金銀山 

 九江口 

 九曲堂 

 太平橋

 法門寺

 迫徐母

 南天門

 太行山

 太極圖

 天界山

 長生祿

  長板坡

 桃花山

 天蕩山 

 五龍會

 打春桃

 魚腸刺

  取木棍

 取長沙

 打登州

 玉門關

 玉麒麟

取都城    

 延陵關

 破洪州

 全家祿

 困土山
(繡紅袍)

 困河東

 看春秋  

 巡北河

晉接隋 

  困南唐 

  別徐庶

 牧羊圖

晉陽宮     

 借東風

 黃金臺

 金桃記

 金牌仙

 金龜記

黃鶴樓

 綵樓配

 飛虎山

  忠義節

 南柯山

 鬥鳶鶞

斬黃袍    

 斬蛟龍 

 斬華雲

 烏盆計

 送京娘

 送麟兒

 清官冊   

 挂壽圖

 華容道 

 桃花山

 倒銅旗 

 破慶陽

 黑風帕  

 買胭脂

 渭水河

 探五陽

    紫花宮

 紫臺山

新下山     

 新封王

 新金榜

 挂金牌 

 黃金塔

 接詔書

  雷神洞

 葫蘆谷 

 過金江

  斬經堂

 黑四門

(雌雄鞭) 過五關

 蝴蝶杯  

 樊江關

 鳳華山

  過昭關

  遊江南

 鬧西河

 錦榮記   

 雙卜卦

 雙玉環 

  敲金鐘

 奪五魁

 碧峰嶺

臨潼關     

 麒麟山

 獻西城

 蟠桃會

 雙花樹

 雙救駕

蘆花河

 鐵弓弦

 鐵板記

 藍田帶

 麒麟閣

 蘆花蕩

櫻桃會 

靈臺圖

 和先教讀

 糴茶計

 寶珠記

 寶蓮燈

林沖夜奔

秋香打洞 

郭巨埋兒

上京考教 

 水淹七軍 

 天官賜福

華容擊掌

機房訓子

南屏山求壽

王英下山 

打洞哭山

五福天官

 

 

 

金蓮觀星

哪吒下山

羅成寫書

 

 

 

羅通掃北

趙匡胤出京 

 


   
       
  資料來源:《鑼鼓喧天.話北管.亂彈傳奇》,頁二八、三○。
由上表可知,以劇目之數量言,據目前所見之資料顯示,西皮派有九十三齣劇目,而福路派則有九十八齣,二者劇目數量相去不遠;不過,西皮派與福路派之劇目甚少相同。至於兩派劇目之名稱,以三字為多,並常見“山”、“關”、“會”等為名稱。

五、臺灣亂彈戲曲之發展

  臺灣亂彈戲曲之發展,最初可能是在彰化平原地區。其中彰化“梨春園”北管子弟社團歷史相當悠久,該社團為南瑤宮大媽會之輿前子弟團,雖歷經時空之遞進與人事變遷,不少文物均已散失,但目前仍保留部分古老牌匾與泛黃的戲曲抄本。彰化俗諺:“有理沒理,相邀到‘大媽館’評理。”足證“大媽館”已成為當地民眾從事社會活動的重要會館。而彰化市近幾十年來有所謂四大劇團,即“梨春園”、“集樂軒”、“繹如齋”與“月華閣”,分別擔任南瑤宮老大媽、老二媽、聖三媽及老四媽的輿前子弟,每逢廟會慶典,均競相較勁,其中尤以“梨春園”與“集樂軒”最為激烈。

  北管劇團可分為職業戲班和業餘社團兩種,職業劇團一般稱為“內行班”,演員多由童伶組成,以演戲為職業。民間稱北管戲為“大戲”或“正音”,在一般民眾觀念中,北管戲被視為最正式、隆重的戲曲;因此舉凡建醮、入廟等較莊重的廟會活動,通常均會演出北管戲以示隆重。日治之前,業餘及職業亂彈戲班林立,布袋戲、傀儡戲常以亂彈為後場音樂,其樂師與演員不乏亂彈子弟;臺灣中北部之天師正乙派道士,不僅熟諳亂彈,于科儀中亦使用不少亂彈戲之關目排場。

  業餘的北管社團一般稱為子弟團,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稱為“子弟”,有別於職業劇團演員。至今北管子弟軒社仍是臺灣最普遍的民俗社團,北管曲藝盛行時期,臺灣東北部、北部及中部都曾經發生派系對立事件,如宜蘭、基隆、花蓮、臺北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以及臺中、彰化地區的軒、園對抗等事件。王詩瑯曾提及:“一九二三年四月,昭和太子訪台,臺北大稻埕、艋舺兩地二十六個子弟團出動藝閣與陣頭,其中二十二團北管子弟,其餘南管二團、什音一團,可見當時亂彈在民間的盛況。”由此可知大稻埕與艋舺兩地社團,具有一較長短之意味。

  西皮、福路之爭較軒、園對抗嚴重。當時西皮派以軒、堂為名(如得意堂、敬樂軒),主要樂器為吊規仔,供奉田都元帥;福路派則以社為名(如福蘭社、總蘭社),主要樂器是殼仔弦(椰胡),以西秦王爺為戲神。兩派子弟經常發生糾眾械鬥事件,雖清廷派兵鎮壓,雙方仍爭鬥不已,成為臺灣戲曲史上最嚴重的對立事件。

  由於西皮、福路之爭導源於蘭陽平原,因此宜蘭地區有許多諺語,例如:“西皮濟不如福路齊”、“豆腐刀削蕃薯皮”、“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及“海浪拗腳變豆乳,金蠅捻翅變蔭鼓。”等俗語,都是源自西皮、福路之爭。“西皮濟不如福路齊”,為福路派之言,表示雖西皮派人多勢眾,但福路派較團結;“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表示西皮派依靠官方之勢力,而福路派領袖陳輝煌只好率領眾人,跟隨羅大春前往蘇花公路進行開發;“海浪拗腳變豆乳,金蠅捻翅變蔭鼓。”為福路派謾罵西皮派之言,西皮派之標誌為沙蟹,若將沙蟹的腳拗下來就像豆乳;而西皮派則嘲諷福路派猶如金蠅一般,將翅膀捻下就如同蔭豉,彼此互相詆毀。

六、臺灣亂彈戲曲現況

  北管子弟社團較盛行之地區有宜蘭、基隆、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及彰化縣市。就現況言,宜蘭地區活動力較強的社團有羅東“福蘭社”及宜蘭“敬樂軒”,但一般而言,性質多屬北管樂,活動力均較昔日薄弱,活動時各團常需互相支援。基隆地區現存之子弟社團,較著名者有“靈義郡”、“聚樂社”、“得意堂”及“慈雲社”等團體。臺北縣林口“樂林園”,板橋“潮和社”活動力較強;新竹“振樂軒”(曾改組為“振樂軒北管促進會”,二○○○年旋改組成“新竹市北管戲曲促進會”)則仍有演出子弟戲;臺中縣雖有數十個北管團體,通常以北管樂為主,北管戲則瀕臨失傳。彰化縣市的北管團體雖曾盛極一時,目前僅“梨春園”、“榮樂軒”等少數團體仍有活動。

  以亂彈藝人言,曾經榮獲“教育部”傳統音樂類薪傳獎者計有:曾捷盛、鄭生其(一九九二年逝世)、王宋來、林水金、江金樹(一九九八年逝世)、莊進才及邱火榮等人;北管(亂彈)戲劇類獲獎者有:王金鳳(二○○二年逝世)、葉美景(二○○二年逝世)、呂仁愛(一九九四年逝世)及潘玉嬌等人。

  百餘年前,嘉義新港地區藝師于雲、嘉、南各地傳藝,使得新港贏得“北管巢”之美譽,當時新港北管盛極一時聞名全臺。“民初”北部子弟戲經常至奉天宮廟前登臺演戲,激起軒員登臺興趣,不少軒員粉墨登場,後來新班退出另組“舞鳳軒”,另一新團取名“新義軒”,於是形成“同樂軒”、“舞鳳軒”及“新義軒”鼎足三分之局面。近年來各社團老成凋謝,後繼無人,迄一九九四年,新港文教基金會為“舞鳳軒”發起傳藝工作,正式展開北管曲藝傳習。

  此外,彰化縣文化局(前身為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鋻於南北管戲曲為該縣重要傳統劇種,除設立“彰化縣特色館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暨文藝之家”外,亦積極從事田野調查及文獻資料之整理,並在二○○○年十二月成立北管實驗樂團,進行傳藝工作。然而,時至今日,現存的專業亂彈劇團,僅有臺中市“新美園”,演員平均年齡八十余歲,負責人王金鳳已于二○○二年五月逝世;宜蘭地區有“漢陽”及“建龍”兩劇團,日演北管,夜演歌仔戲;桃、竹、苗地區則尚有一些北管藝人散佈于客家或歌仔戲劇團。

  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北管戲曲由盛而衰,原本盛極一時分佈各地的子弟軒社,目前不超過百團,而真正尚能粉墨登場表演子弟戲的軒社,不超過五團。由此可見,臺灣北管戲曲呈現嚴重凋零現象,西皮、福路之爭早已煙消雲散,往昔北管子弟社團派系的對峙,已不可復見。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