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國語”,是指戰後在臺灣由政府所推行、而逐漸在民間普遍使用的北京話。由於北京話已經在臺灣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已經與我們在大陸所使用的普通話有些不同,所以有些語言學家因此將其稱之為“臺灣國語”或“臺灣華語”,而在英文文獻中則比較常用“Taiwan Mandarin”這個詞彙來描述這個語言。
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結束日本殖民統治,國民政府接收臺灣。1945年,國民政府派陳儀為“臺灣行政長官”綜理治臺事務。由於當時在臺灣盛行的是日語和臺灣話,很多國民政府官員幾乎都無法與一般百姓進行溝通。1946年,陳儀成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隸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由魏建功任主任委員、何容任副主任委員,綜理全臺灣的“國語”(北京語)推行業務。同年10月,陳儀下令廢除報紙、雜誌的日文版,並禁止臺灣作家用日文寫作,使得當時的臺灣人頓時成為文盲或半文盲。在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後,政府下令全面禁用日語,禁用日本唱片。整體而言,雖然主管機關的層級以及主管人員迭有更替,但國民政府推行“國語”的政策始終如一。並以學校教育為主軸兼及其他社教的管道。
事實上,戰後國民政府剛來臺灣的時候,只有少數大陸人員隨著陳儀過來,他們多半會使用“國語”而不會河洛語、客家語或臺灣原住民語等本土語言。政府機關、學校與軍隊都使用“國語”,而一般老百姓居家做生意則使用不同的臺灣本土語言以及日語。總而言之,當時的臺灣,是個以“國語”和本地語言為主要用於的“雙語”社會,但同時會使用這兩種語言的雙語人又非常的少,因此當時的臺灣社會可以説是“雙言但非雙語”的社會。
然而隨“國語”的推行開來,雙語人口日漸增加,臺灣逐漸進入“雙言又雙語(diglossia with bilingualism)的社會”。也就是説,在這樣一個社會裏,有不少人除了本土語言之外,還能透過學校教育學會了的第二語言 ——“國語 ”—— 來進行溝通交際。這種情形是引發一種語言新變體的最佳環境。因此,在這幾十年間,臺灣於是産生了一種“國語”的全新變體,這就是一般人所説的“臺灣國語”
一種語言新變體有很多不同的面向。以下僅就臺灣“國語”的語音特徵、詞彙、做簡單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