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客家人探源

時間:2008-02-27 15:06   來源:客緣網

 

  臺灣到底有多少客家人?分佈在哪些地方,他們的地位怎樣?祖籍地在哪?其祖先是何時遷臺的?現在臺灣的客家人與原鄉大陸的客家人有哪些異同點?

  臺灣客家 遍佈全省

  這次訪台,林瑤棋理事長為我考察活動作了細心安排,重點考察了臺灣客家人居住比較集中的臺中、高屏地區棗“六堆客家”、新竹、嘉義、臺南、南投、苗栗、臺北等縣、市,對臺灣的客家人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從考察和所掌握的資料看,臺灣的客家人遍佈各地,總人數達400多萬人,能講客話者有2OO余萬。他們當中有不少是臺灣政要、商賈和文化名流,如李登輝、吳伯雄、簡漢生、許信良等。

  在臺灣的客家人中,許多人以為廣東籍客家人最多,如我們以其原籍的府州縣分,的確如此。如陳運棟先生所著《臺灣的客家人》一書就有記載:古嘉應州屬(包括鎮平、平遠、興寧、長樂、梅縣等縣)的客家人佔最多數,約佔(全部臺灣客家人口的)二分之一弱;其次為惠府屬(包括海豐、膝豐、歸善、博羅、長寧、永安、龍川、河源、和平等縣)的客家人,約佔四分之一;再次為潮州府屬(包括大埔、豐順、饒平、惠來、潮陽、揭陽、海陽、普寧等縣)的客家人,約佔五分之一強;而以福建汀州府屬(包括永定、上杭、長汀、武平、寧化等縣)的客家人最少,僅佔十五分之一。這種説法是不準確的,因為有這樣一個明擺著的事實,福建汀州府是客家人的祖籍地,根據客家人的遷徙歷史及客家姓氏族譜記載,不論何姓的客家人(當然包括廣東省嘉應州府、惠州府和潮州府的客家人),其祖先都曾徙居過閩西--福建汀州府,基本上都把最早遷抵閩西的那代祖先奉為始祖或一世祖。海內外各地區客家人絕大部分是從閩西遷播繁衍的,當然包括臺灣的客家人。

  客家遷臺 始於清朝

  客家人何時遷臺,也就是説,臺灣客家人的祖先是何時渡海;墾辟臺灣的?據史料記載和考察研究,一般認為,或者説大多數學者認為:早期客家人去臺,大約在清朝平定臺灣之後二三年間,即康熙二十五、二十六年(西元1686-1687年)間。那時海禁初開,閩粵人民因受生活環境所迫,大量東移赴臺謀生。閩南人因佔地利(近臺渡海容易)、人和(臺在明鄭成功時代原為閩南人的天下)關係,自然較居優勢;而汀州、粵東客家人赴臺較遲,受各種政令限制(當時施瑯奏請清朝禁止汀、潮、惠人自由赴臺),故佔下風。其時,客家人度海赴臺,想在府治(現臺南市)附近拓墾;而府治附近已被閩南人佔有,無余上可墾,便在東門外拓墾菜園,以維生計。以後大約在1688年,清政府續遣部隊中有一隊是閩粵客家兵,人數約100多人。他們在安平.臺南等區服役四年後退伍,被安置在屏東縣萬丹鄉附近從事屯田。到1691年左右,客家人逐漸往屏東下談水東岸一帶開墾荒域。至1696年施瑯死後。海禁漸馳,閩、粵客家人才聞風而至,於是人口激增,墾區日廣。北迄羅流門南界,南至林仔邊溪口,沿下淡水、東港兩區流域,大小村莊,星羅棋佈。由此可知,客家人入墾臺灣,在康熙年間,是以屏東的下談水溪東岸近山平原為中心;供他高雄、臺南、嘉義等地區,雖也有若干點狀的拓殖,但是人數不多,墾面也不大。至雍正年間,他們入墾地的中心,漸次移到彰化、臺中一帶地區,到乾隆年代,則北移至臺北、桃園、新竹、苗栗一帶。新竹的東南山區,則退至道光年間,才由客家人所開墾。這是由於客家人赴臺較遲于閩南人之故,只能選擇一般人不願居住的偏僻瘴疣地區,以及靠山麓或貧脊的丘陵地開闢。

  六堆客家 忠勇代表

  提起客家,人們都認為客家人很優秀,是中華漢民族中一支重要民係,具有四海為家、吃苦耐勞、團結協作、愛國愛鄉、崇文尚武、英勇獻身的客家精神。因而在當今人類學中成為一個舉世矚目的熱鬧話題。在臺灣也不例外。

  但是,在臺灣,較能代表客家人忠勇碩勁精神的,恐怕要數六堆客家人。 所謂“六堆”,即清朝康熙六十年(西元1712年),朱一貴起義,引發亂事,暴民趁勢欺淩其他族群。高雄屏東地區來自廣東梅縣、蕉嶺、汀州等地,語言、風俗習慣相同之十三大莊、六十四小莊(即佳冬、枋寮、杉林、高樹、長治、監埔、麟洛、竹田、潮州、內埔、美濃、六龜、萬巒、新埤、及裏港之武洛等十余鄉鎮之廣大地區)的客家人,為了保衛家鄉、維護身家性命,相約于內埔天后宮,分先鋒、中心、前、後、左、右六個地區,組成“六隊”兵馬協助弭平戰亂。亂事平定之後,清廷感於“六隊”後稱“六堆”客家人士之忠義勇敢,特敕建“忠義亭”于竹田鄉西勢村,以奉祀先烈英靈。從此,“忠義祠”成為“六堆”客家人士之精神堡壘,“六堆”也因此成了臺灣規模最為龐大之民間自發性自治、自衛組織,“六堆”人士皆能協力合作,奮勇抗暴,故在“六堆”部落所興建之隘門(客家人稱作柵門,為一防禦性建築)上,清廷都曾封賜“褒忠”、“懷忠”以為表彰。清光緒二十一年,日本侵臺,“六堆”人士亦奮起反抗,死傷無數,尤其在長治火燒莊一役,“六堆”精英犧牲殆盡,其英風偉烈,悲壯之史實,實為客家人硬頸精神之典型。 如今,“六堆”已不是一個行政區域,而是同族在精神上的認同感;只因其語言、風俗習慣相同,二百多年來,敦親睦族,禍福與共,團結協作,始終不變。 臺灣客家族群意識強烈

  臺灣的客家人,是大陸閩粵客家遷插過去的,因而在血脈、語言、風俗習慣等方面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因為兩岸客家人長期生活在不同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中,而且臺灣的客家人與閩南人相比,仍屬少數。因此,他們的“客家族群自我認同意識“顯得特別強烈,大大超過大陸客家人。在交談中,臺灣客家人認為,他們的地位不如其他族群,尤其是語言方面,閩南話成為臺灣通用的語言,叫“臺語”,許多客家人都講“臺語”,尤其是年青一代。所以,客家人作為弱勢族群的危機意識顯得相當強烈,擔心客家話、客家文化、客家人被同化,而逐漸消失。因此,有一批“客家運動”的倡導者,以搶救客家文化為己任,運用各種手段和方式宣揚客家文化,如興辦客家電臺、電視臺、客家文化雜誌、報紙,介紹客家文化;舉辦各種講座、演唱會、文體活動,學術研討會,宣導客家精神;興建客家文化中心、民族館,展示客家文化;成立客家文化教育基金會,組織學者輸寫、收集、出版有關客家鄉土文化的書籍、歌謠、畫冊,等等。這些都能夠傳播客家文化,使之能在臺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