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界定
臺灣原住民,在學術分類上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是指漢民族移居臺灣以前,最早抵達臺灣定居的族群。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及文化人類學的推斷,臺灣原住民在臺灣的活動已有數百至數千年之久。以往臺灣的漢人,將屬於臺灣南島民族的人稱之為“番”。近年來,由於民主化後的臺灣各個族群的族群意識高漲,基於相互尊重的原則,1994年起都將他們稱之為“原住民”。
臺灣原住民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都是屬於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在人類學上被歸屬於南島民族。從人類學和古文化的角度看來,臺灣原住民族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佔、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都是屬於該文化的特質。南島民族是現今世界上分佈地域最廣的民族,由東非洲外海的馬達加斯加島,直到南美洲西方的復活節島,其間所有的大小島嶼,除了澳洲與少數説巴布亞語民族的區域之外,都是南島民族的領域,東西的延伸距離,超過地球圓周的一半,總人口大約2億5000萬之多。
目前臺灣原住民有452,579人,佔臺灣總人口的2%左右。
依照一般常見的分類方式,臺灣的原住民可以再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兩大類。基本上,這個稱呼的由來也和比較晚近才移居臺灣的漢人有關。在清朝時期,漢民族曾依原住民漢化程度的深淺將其分為“土番”和“野番”,其後又依原住民歸化與否將其分為“熟番”和“生番”。其中,已歸附的原住民大部分居住在西海岸的平原上,而未歸附的原住民則多居住在中央山脈一帶,於是自閩粵二省移民到臺灣的漢民族,即稱居住在平地之原住民為“平埔番”,而稱居住在山地的原住民為“高山番”。日本侵臺以後,日本殖民政府仍然沿用“平埔番”和“高山番”作為政治上的分類,只是將“番”字改為“族”字。
抗戰勝利後,一些學者仍然依循過去的這種二分法來對臺灣原住民進行分類。舉例來講,日本的學者土田滋就以語言作為主要的判準,將臺灣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前者包括現今住在臺灣高山地區和東部的9個族群: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雅美族(達悟族)。後者則包括原居於臺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族群: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如果根據臺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所認定的標準來看,該委員會認定的臺灣原住民族總共有12個,除了傳統“高山族”的9個族群以外,尚有邵族、噶瑪蘭族以及原來被認為是泰雅族之亞族的太魯閣族。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分類,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有問題的。這種劃分更多地是一種歷史的延續。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高山族都是住在高山上,比如説住在臺灣東部花東縱谷的阿美族、居住在蘭嶼島的達悟族(舊稱雅美族),就不是居住在高山上。
原住民族文化特色
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文面、皮衣製作、輪舞等習俗,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遊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産方式,近年來靠近平地的(高山)原住民則與漢民族生活方式接近,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布農族具有父系氏族制度;阿美族則屬於母系制度,部落的頭目擁有重要的權威與責任;魯凱族與排灣族則有貴族制度、雙係制度等。
原住民常用的衣料是自織的“番布”,是由苧麻製成。成年男子穿鮮艷的腰裙,女子穿長裙,喜歡用雞尾、鳥羽做頭飾。原住民有文身的習俗,至今仍然保存,但文身的圖案越來越隱蔽。
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幾乎各個原住民族都有豐年祭,各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典,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獲豐收)與小米祭; 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 達悟族的飛魚祭, 排灣族人的五年祭。此外, 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 因而有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布農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則是其音樂特色。
原住民族知名人士
(按照中文拼音順序排列)
陳建年(歌手):歌手
陳建年(政治人物):“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
陳義信:運動家
動力火車:歌手
高金素梅:“立法委員”
古金水:運動家
郭英男:民間歌手
紀政:運動家
楊傳廣:運動家
張惠妹(阿妹):歌手,卑南族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