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基隆港于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建港,為臺灣第二大港口,世界第39大貨櫃港﹝2004年止﹞。是臺灣北部重要的天然良港,也是海運轉運中心輔助港--高價值貨物進出口港,環島航運的主要樞紐港。貨運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數艘國際性大型郵輪固定彎靠。近年已開始轉型為結合觀光,親水性的港口。近年來為了促進基隆市港兩方的發展,正進行港市合一。2001年6月28日,專責機構“基隆港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基隆市長﹝當時市長為李進勇﹞兼任主任委員。
地理交通
基隆港位於北緯25 09’26.5”,東經121 44’22.5”,港區範圍總面積5721657.57平方公尺(572.17公頃)。
陸上交通有中山高速公路、北部第二高速路、北基公路及鐵路通往臺北,並有濱海公路通往東部蘭陽平原到蘇澳港,由於臺灣地區位處泛太平洋海運必經航路,復加上該港臨近政經中心的臺灣都會區,因此吸引許多國際定期商輪彎靠該港,成為亞太地區重要之貨櫃港埠 。
港區各出入口
一、離開東岸港區路線:中正路→忠一路→孝二路→中山高。
二、進入東岸港區路線:中山高29號橋→仁五路→愛三路→仁二路→中正路。
三、進入西岸港區路線:麥金路→基金一路→5B匝道(大竿林隧道)→西岸聯外道路→西岸港區。
四、離開西岸港區路線:
1. 前往七堵以南及瑞芳地區20噸以上大貨車及聯結車一律行駛西岸聯外道路→北二高。
2. 前往七堵以北地區20噸以上大貨車及聯結車由西岸港區→光華隧道→復旦路→中山二、一路→安樂路。
港區設施
目前共有57座碼頭,一組浮筒泊位,設有:
貨櫃碼頭:15座
東岸、西岸貨櫃儲運場,配置有35至40噸可裝卸13至16排貨櫃之高性能式貨櫃起重機,每年可裝卸200萬至300萬TEU的貨櫃。
雜貨碼頭:24座
設置有通棧、露置堆貨場,可供汽車、遊艇、鋼鐵等貨物裝卸之用;另設有水泥、卸煤、油品及其他散貨碼頭,配置水泥圓庫、自動卸煤機、化油儲槽、自動卸水泥等現代化的港埠設施。
客運碼頭:2座
可同時靠泊國際豪華客輪二艘,經常有島內外郵輪、客貨輪在此靠泊,對促進觀光旅遊幫助良多。
其他碼頭:16座
分別供基隆港務局所有港勤船及工程船、軍、巡、緝私艦等靠泊。
西岸貨櫃儲運場北櫃場
儲運場位於外港碼頭區,有西19至西26號八座深水碼頭,全長2,012公尺,裝置橋 式起重機16台,儲運場面積222,204平方公尺 ,可儲放貨櫃5,181TEU(2層高,折合20呎) 。
東櫃貨櫃儲運場
該儲運場位於東岸碼頭區,有東8、9、10、11號4座深水碼頭,全長860公尺,裝置橋式起重機7台,儲運場面積39,000平方公尺,可儲放2層貨櫃共2,030TEU。
西岸貨櫃儲運場南櫃場
儲運場位於新碼頭區西16、17、18 號3座深水碼頭,全長 620 公尺,裝置橋式起 重機6台,儲運場面積97,135平方公尺,可儲放貨櫃2,004TEU(2層高,折合20呎)。
散雜貨碼頭作業
該港有雜貨碼頭10座,水深7-11公尺,雜 貨桶棧8座,有效容量22,009噸,露置堆貨場 8座,有效容量14,844噸。
本港有散貨碼頭8座,水深6-11.5公尺,水泥圓庫7座,有效容量63,000噸,化油儲槽14座,有效容量13,500 噸。
歷任局長:
|
現任局長蕭丁訓 |
|
王鐘雄 2002.1.4–2005.4.25 |
謝明輝 1998.8.31–2001.7.16 |
韓德安 1995.7.28–1998.7.16 |
黃清藤 1994.5.16–1995.7.28 |
鄭本基 1986.9.1–1994.5.16 |
鄧世卿 1984.3.1–1986.8.31 |
袁鐵忱 1973.2.16–1984.3.1 |
1963.2.1–1973.2.16 |
徐人壽 1945.11.4–1963.2.1 |
(來源:本網綜合)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