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在臺灣對外聯繫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及與國際經濟聯繫的加強,航空運輸業也得以迅速發展。
(一)機場佈局與建設
日據時代,臺灣就已建立了臺北松山機場等航空設施。1949年以後,臺北松山機場升格為國際機場,並開闢臺南機場為國際輔助機場。經近50年的擴展,全省已建成民用機場18個。其中,桃園、高雄2個為國際機場;臺北松山、臺中、嘉義、臺南、馬公、花蓮、臺東、屏東、新竹9個為島內機場;梨山、阿里山2個為直升機機場;蘭嶼、綠島、小琉球、七美、望安5處為地方管理的離島小型機場。另外,還有供軍事用的軍用機場多個。
1、北部空中門戶-桃園國際機場。由於國際航空運輸量的增加,原松山國際機場不能滿足航空發展需要,1974年7月動工興建桃園國際機場。1979年2月第1期工程完成,投入使用。該機場全稱為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位於桃園縣大園區,距臺北火車站40公里,佔地面積1200多公頃,跑道長3600米,寬60米,為一現代化機場,可供超音速和大型噴氣式飛機的起降。每小時最大容量為42架次,每年可起降約6.6萬次;場內有5條快速滑行道,總長1萬多米,有40個停機位置;航站大廈一座,面積約16.4平方米。
桃園機場第二期擴建工程包括第二座航站大廈,貨運站擴建及道路、滑行道、停車場等工程,于90年代後期完成。機場客運容量增至2000萬次,客運量達1020萬人次;貨運容量達到141萬噸,貨運量達63萬噸。另外,臺灣已推動桃園機場第三期工程。
2002年,桃園機場飛機起降架次達13.2萬架次(1996年首次超過10萬架次),客運量1923萬人次,貨運量138萬噸(1997年首次超過100萬噸)。
2、南部空中門戶-高雄國際機場。位於高雄市小港區,原為軍用機場。因不能適用以高雄為中心的南部工業發展與空中運輸需要,1965年,臺灣民航局接管小港軍用機場,並逐漸改為民用國際機場;1971年10月正式開放國際客運業務,成為臺灣第二個國際機場。
機場停機面積8.9萬平方米,可容客機11架,航站大廈1.5萬平方米,機場跑道長3050米,寬45米。80年代後期開始進行第二期擴建工程,包括新建國際航站大廈、貨運站、飛機維修區及跑道等。按“六年國建計劃”,到90年代末,機場客運容量增至340萬人次,貨運容量增至32萬噸。高雄國際機場飛機起降架次在1998年達到12.4萬架次的高峰後,開始下降,2002年為9.3萬架次;客運量在1997年達到1216萬人次後開始下降,2002年為780萬人次;貨運量在2000年達到10萬噸後也出現下降,2002年為9.6萬噸。
3、東部最大航空站-花蓮機場。位於花蓮市郊,原為軍用機場,為適應經濟建設與配合旅遊事業發展,改為民用機場。機場路道長2750米,寬45米;候機室面積1800平方米,為臺灣省重要航線之一。2002年,該飛機起降架次為21978架次,客運量109萬人次,貨運量1228噸。
(二)主要航線與空中運輸的發展
臺灣航空運輸以國際航運為主,島內航空運輸因受小型島嶼與高山之影響,業務量較小。到90年代初,臺灣有省內航線18條,國際航線97條。
80年代末期以後,臺灣開放航空市場,民間航空公司迅速增加,打破了過去公營航空公司壟斷的局面。臺灣籍航空公司由1988年以前的6家增到1997年的17家。由於島內市場有限,航空公司競爭十分激烈,在90年代末出現合併趨勢,目前航空公司降至14家,可飛行的飛機183架。另外有外籍航空公司29家。主要航空公司及其經營業務如下:
1、中華航空公司:臺灣最大的航空公司,經營島內與國際定期客運班機,國際定期貨運班機及不定期包機業務,兼營飛機維修與護理。
2、長榮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定期客貨運班機業務。
3、華信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定期客貨運班機業務。
4、遠東航空公司:經營島內客貨運班機業務。
5、臺灣航空公司:臺灣島內副航線客貨運班機業務。
6、永興航空公司:島內線客貨運班機業務。
7、大華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郵件運輸,有5條航線。
8、復興航空公司;島內客運、貨運、航空運輸及代理外國航空公司業務與島內定期或不定期客貨、郵件運輸。有5條航線。
9、馬公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郵件運輸,有3條航線。
10、中亞航空公司:島內客貨運班機業務,有1條航線。
11、龍翔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12、中興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13、大鵬航空公司:普通航空業務。
臺灣積極開拓國際航線,先後與澳大利亞、南非等45國家或地區簽訂航約,依雙邊協定在臺灣經營定期客貨運輸業務的外籍航空公司從1988年之前的16家擴至1997年的34家。後又降到2001年的29家。這些外籍航空公司包括西北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飛虎航空公司、皇家汶萊航空公司、大韓航空公司、菲律賓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馬來西亞航空公司、日本亞細亞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盧森堡航空公司、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馬丁航空公司、印尼國家航空公司、達美航空公司、沙烏地阿拉伯航空公司、航亞航空公司及新加坡比得航運公司等。臺籍航空公司飛機飛行國際定期航線計有27個國家與52個營運站。
臺灣航空運輸分為旅客運輸與貨物運輸兩種,其中以客運為主。1962年以前,臺灣只有臺北松山機場一個運作;1963年,花蓮機場加入1966年,高雄機場、臺南機場、臺東機場、馬公機場開始起用;1970年,臺中機場起用;1976年,其他小型機場投入營運;1979年,桃園中正機場加入;1991年,七美、望安、蘭嶼、綠島與金門等機場加入營運;1993年,馬祖機場起用;1994年,屏東機場起用;1998年,新竹機場加入營運。至此,形成目前臺灣的航空運輸格局。
臺灣航空運輸業務發展迅速,但近年在總體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經營情況有所下降。2002年,臺灣各機場航空運輸起降架次總計達54.8萬餘次(其中國航線15.6萬次,島內航線39.2萬次,分別佔28.5%與71.5%);客運量為4418萬人次(其中國際航線客運量于1991年突破1千萬人次大關,2002年計2006萬人次,島內客運量達2189萬人次,分別佔總客運量的45.4%與54.6%);貨運量達151萬噸(其中國際航線及轉口貨運量為147萬噸,島內及轉口貨運量不足8萬噸,分別佔貨運總量的97.5%與2.5%,可見貨運以國際航線為主)。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