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除能源資源較貧乏處,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漁業資源、水力資源等較為豐富,因而臺灣有寶島之稱。
礦産資源
臺灣礦産資源與生物資源、水力資源相比,種類單一,儲量不豐。目前,臺灣島發現的礦産資源約有110余種,具實際開發價值的不過20多種,其中部分有價值的礦藏經長期開採,儲量大幅減少,有的已經枯竭,因此臺灣省是中國礦産資源和儲量最少的省份之一。
臺灣礦産資源可分為能源、金屬和非金屬三大類。能源礦産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地熱等。其中煤的開發利用較早,目前已逐漸枯竭,儲量僅約1億噸,年産量不足10萬噸。石油和天然氣是臺灣較重要的能源礦藏,目前已完成石油和天然氣地質勘探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到1999年探明石油儲量為3億多升,天然氣儲量約107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中央山脈西部及臺灣海峽。地熱資源相對豐富,已發現的溫泉多達90余處,其中較具經濟開發價值的十多處,主要分佈在北部大屯山火山群地區。
臺灣金屬礦藏種類相對較多,但儲量不多。已探明較有開發價值的金屬礦藏主要有金、銀、銅、鐵等,另外還有錳、鈦、鋯、獨居石、汞、鎳與鉻等礦藏。金礦是臺灣最重要的金屬礦藏,目前探明的儲量約580萬噸,多為金與銀或銅的共生礦。銅礦儲量也較豐,約為470萬噸。鐵礦較貧乏,總儲量約200萬噸。其他金融礦藏儲量更少,所需金屬礦産主要靠大量進口。
臺灣非金屬礦産資源種類較多,儲量豐富。經濟價值較高與儲量較多者主要有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砂石、長石、蛇紋石、滑石、石棉、雲母與硫磺等。其中,大理石是臺灣諸量最豐富的非金屬礦藏,儲量近3000億噸。
另外,臺灣尚有海鹽和寶石等礦藏。臺灣海鹽曬制始於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大陸移民將曬制海鹽的方法傳至臺灣,在臺灣島北起嘉義沿海、南至臺南沿海,相繼建立了北門、布袋、七股等鹽場。此後,臺灣曬鹽業得到發展。
臺灣寶石礦主要是指軟玉,分佈于花蓮縣壽豐鄉的豐田與西林地區。在蛇紋石層中,含有少部分軟玉帶,早期儲量約60萬噸,現在已大幅萎縮。品種主要有藍石、貓眼石、翠玉等,統稱為“臺灣玉”,其色澤精美,為世界名玉之一。
生物資源
臺灣地處亞熱帶,植物資源與生物資源豐富,從平原、丘陵至高山,可以同時呈現出熱帶、溫帶和亞寒帶的植物景觀,因此臺灣島被稱為“天然植物園”。依1998年臺灣公佈的最新調查,目前臺灣植物種類總計10438種,特有種1139種,原生物種保育類334種。其中,維管束植物4228種(被子植物3600種,裸子植物28種,蕨類植物600種),苔蘚植物1100種,真菌3800種,地衣700種,藻類植物(海藻)600種。
臺灣的植物生態群落可分為海岸植物群落、平原及低丘陵地帶植物群落和山地植物群落。按物種關係則可分為臺灣島本區和恒春半島區。臺灣島植物種類包括疏林群係、森林群係與苔原群係三個群係。疏林群係是界于森林與草原的中間型群係,樹木矮小而零落,下層植物多與樹木層同高,主要分佈于大安溪與北港溪之西的海岸地帶與澎湖列島地區。森林群係是臺灣分佈最廣的植物群係,主要包括七類森林群落,即海岸林群落、熱帶雨林群落、硫磺泉植物群落、亞熱帶與暖溫帶雨林群落、暖溫帶山地針葉樹林群落、冷溫帶山地針葉樹林群落與亞高山針葉樹林群落。苔原群係分佈于臺灣高山林木線以上至雪線之間。
森林資源是臺灣最具規模的生物資源,天然森林覆蓋面積曾佔全島土地面積的三分之二,相當於江、淅、閩三省的森林覆蓋面積的總和。如今全島的森林面積約為186萬公頃,佔全島土地面積的52%,是中國森林覆蓋率最大的省份。林木種類繁多,近400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300多種,是亞洲知名的天然植物園。在臺灣森林資源面積中,熱帶林佔56%,亞熱帶林佔31%,溫帶林佔11%,寒帶林佔2%左右。按林木種類分,闊葉林、竹林分佈最廣,兩者約佔全島森林面積的69%;闊葉、針葉混和林約佔9%。臺灣最知名的林木為樟樹,樟樹數量居世界之冠,用樟樹提煉的樟腦和樟油産量約佔世界總産量的70%。經濟價值較高的林木則是被稱為“臺灣五木”的油杉、肖楠、臺灣杉、紅檜與巒大杉,均是世界著名的優質良材。臺北的太平山、臺中的八仙山與嘉義的阿里山,是臺灣三大著名林區。
臺灣種植和裁培的作物種類在百種以上。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高梁、甘薯、大豆等;經濟作物包括甘蔗、茶葉、花生、芝麻、煙草、棉花、蘇麻、劍麻、香茅草等。其中,早年稻米、甘蔗、茶葉並稱為“臺灣三寶”。蔬菜種類多樣,四季生長,常年不斷,從普通的白菜、番茄、黃瓜,到竹筍、蘆筍、蓮藕,以及本地特産山葵、牛蒡、黃鵪菜、九層塔等,種類繁多。良好的氣候條件使得臺灣的水果種類繁多,四季不斷。常見的水果有香蕉、鳳梨、柑桔、龍眼、木瓜、芒果、番石榴、蓮霧、人參果、酪梨、仙桃、百香果、香瓜梨等。
臺灣溫暖濕潤的氣候,豐富的植物群係,為動物的繁衍和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依1984年出版的《臺灣脊椎動物志》資料記載,不包括魚類等海洋生物,臺灣動物共有6大類356科,14935種。1998年最新公佈的研究成果則顯示,臺灣動物種數合計25151種,特有種11195種,原生種保育類174種。主要野生動物有臺灣黑熊、雲豹、臺灣長鬃山羊、獼猴、梅花鹿、山麂、穿山甲、飛鼠、蛇晰、山椒魚、水鹿等。飼養的家畜家禽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火雞等。棲息的鳥類有酒紅朱雀、栗背林鴝、媒山雀、紅頭山雀、蘭鷴與黑長尾雉等。 在臺灣眾多的動物、島類、昆蟲中,最有名的是蝴蝶,計有10科,400多種,臺灣因而被稱為“蝴蝶王國”。
海洋漁類資源。據統計,臺灣海域共有魚類191科,597屬,1276種,還有蝦、蟹以及各種藻類、貝類、珊瑚等,因而被稱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場”。
臺灣有經濟價值的捕撈魚類有20多種,佔重要地位的有鮪魚(金槍魚)、鯔魚、鰹魚、黃花魚、白帶魚、旗魚、鯛魚等。海藻類主要有石花菜、海苔、雞冠菜與海人草等,其中以石花菜最為重要。臺灣珊瑚非常知名,産量曾佔世界市場的80%左右,而被稱為“珊瑚王國”。
自然保護區
為保護臺灣的生物資源與動植物,臺灣加強了保護工作,先後建立了18處自然保留區、11個沿海保護區、8處野生動物保護區與24個公有林自然保護區。其中,依《文化資産保護法》指定保護的珍貴稀有植物11種,動物23種。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指定的島內外保育類野生動物1900多種。1986年以來,臺灣先後設立的18處自然保留區,分別為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坪林臺灣油杉自然保留區、鴛鴦湖自然保留區、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出雲山自然保護區、臺東紅葉村臺灣蘇鐵自然保留區、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大武臺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與墾丁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等。1981年以來設立的8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別為澎湖縣貓嶼海鳥保護區、高雄縣三民鄉楠梓仙溪溪流魷類保護區、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臺北市中興橋華中橋野生動物保護區、臺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澎湖縣望安島綠龜産卵棲地保護區、大肚溪口水鴨保護區與基隆市棉花嶼花瓶嶼野生動物保護區。
水力資源
臺灣雨量充沛,河川眾多,加上受地形影響,大多數河流河床多階地,流經許多峽谷,形成河流落差大,水勢湍急,因此蘊藏的水力資源豐富。據統計,全島河川水力蘊藏最高達530萬千瓦,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在臺灣的河川中,有水力蘊藏的河流共有25條,其中大甲溪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148萬千瓦,居臺灣各河流之首。其次是濁水溪,水力蘊藏量約136萬千瓦。這兩大河流的水力蘊藏量佔了全島的一半左右。其他超過10萬千瓦的河流主要有淡水河、秀姑巒溪、高屏溪、立霧溪、花蓮溪、烏溪、和平溪、曾文溪、卑南溪等。臺灣在主要河流上建起了水力發電站,如在大甲溪先後建成德基、青山、谷關與天輪等多個水力發最站。
臺灣水力資源分佈,受河流水系分佈的影響,蘊西藏量呈現多西多東少的狀況,西部水系的水力資源約佔全島總蘊西藏量的73.2%,東部水系佔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