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位於中國東南的大陸架上,在距今三百萬年至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它曾與今華南地區的陸地相連接。至冰河時期後,海水準面上升,臺灣才孤懸在海峽的東側,成為一座海島。海洋隔絕了島民對外的聯絡方式,因此,生活在臺灣本島的高山原住民長時間地處於封閉狀態,不容易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保留著許多原始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尤其是服飾文化,有些民族的服裝樣式與我國原始社會的服飾有許多類似之處。
一、現今臺灣原住民(以下簡稱原住民)的分佈情況
在臺灣地區,原住民分為“平埔”和“高山”兩大系統。漢族尚未大量來臺定居之前,居住在平地的原住民總稱為平埔族,生活在高山地區的原住民則稱為高山族。這裡所説的“高山族”也就是現在大家對臺灣原住民的總稱。其中,在平埔族群中有九個不同的民族。但是距今三百年前,平埔族群因為漢族人的大量遷臺,已經完全被漢化,目前只剩宜蘭地區的噶瑪蘭族被納入為原住民族群中。所以,現存的原住民,大致上以高山地區的十個族——泰雅、賽夏、布農、鄒、邵、排灣、魯凱、阿美、卑南、太魯閣族(原為南部的泰雅族)為主,加上噶瑪蘭族和蘭嶼島的達悟族(舊稱雅美族),總共12個民族。
根據1997年的人口統計數據,當時的原住民人口總數約39萬,佔全島總人口的1.8%。其中,阿美族的比例最多,泰雅族次之,排灣族第三,邵族人口最少,目前僅剩二百多人。
在分佈地區和社會形態方面,泰雅族在島上分佈最廣。排灣族是島上最南端的一族。布農族和鄒族為父系社會的外婚民族,布農族為島上第四大族,分佈區域僅次於泰雅族;鄒族則是分佈于臺灣阿里山區的民族。邵族位於日月潭德化社。阿美族和卑南族為母系社會,有年齡階級和會所制度,阿美族以服飾藝術聞名,卑南族則以刺繡服飾聞名,並且盛行巫術與祭司。賽夏族兩年一次的矮靈祭是目前原住民保存最為完整的祭祀儀式。魯凱族以木石雕刻聞名。蘭嶼島的達悟族是以漁團組織為主的民族,以木刻和陶偶雕塑著稱。排灣族和魯凱族則處於階級社會階段,族裏有貴族和平民之分。
二、臺灣原住民的分佈特點及服裝類型
由於地質板塊運動,臺灣島中央高山群立,山地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4.3%,西部為平原地形,東部為縱谷地形。平原區居住的多是平埔族或漢族,高山原住民則分佈于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的山地。所以,各族原住民的服飾形態也與平地同胞的服飾型態不同,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
1. 窄幅貫頭衣型:以泰雅族、賽夏族和阿美族為代表,共同特徵是皆為貫頭衣系統的短衣裙。
2. 皮衣型:以鄒族、布農族和邵族為代表,共同特徵是男子皆以皮革製衣。
3. 漢式長衣型:以排灣族、魯凱族和卑南族為代表,其共同特徵為穿著裁剪縫製而成的中式長衣和下裳。
4. 離島型:以離島蘭嶼的達悟族為代表。
三、各族盛裝與常服
在重要的節慶祭典穿著盛裝,平常居家或工作時則穿著便服,從盛裝和便服之間差異,可以看到原住民服飾反映生活的面貌。
泰雅族
泰雅族的衣服在形制上以方衣系統為主。而披肩對泰雅族人來説則是一種多功能又實用的服飾,男女皆可穿戴,夏季小型,冬季則更換大型。
在歌舞宴會時穿著的盛裝,最大的特色是用貝珠穿之於胸貝而成珠衣,稱為織貝,並白或紅布為底,在胸部和背部織成幾何花紋,圖案簡單而色彩鮮艷。
泰雅族社會無階級制度,因此服飾並不突顯個人地位。但由錢貝與小銅鈴裝飾而成的珠衣,卻是非常貴重的禮服,只有頭目、族長或獵頭最多的勇士才可以在祭典中穿著。
賽夏族
賽夏族的全套盛裝為長衣外加短上衣、內著胸衣、綁腳,女性則多著腰裙,裝飾華麗。相對於華麗的盛裝,賽夏族人在日常工作時,多穿著麻布原色或素色的長衣。
祭典儀式穿著的長衣,色彩鮮艷、紋樣華麗,傳統形式以白、紅、黑三個顏色為主,以白色為底、紅色為織花的主要元素、黑色用來夾織搭配、襯托或凸顯出紋樣的效果。
由於賽夏族的長衣和短背心都沒有性別的區分,因此僅限女人穿著的腰裙,在服飾項目中就顯得格外重要。舉行傳統祭典或表演活動時,腰裙仍是主要的傳統服飾項目,有趣的是,現代祭典活動中,不只是婦女穿著腰裙,也可以看到男子穿著腰裙,且多套在長褲外,作為裝飾。
善獵的勇士在盛裝時,可戴外包白色熊皮胸毛、鑲華麗珠子、鏡子等裝飾的藤帽。
賽夏族男人在胸前刺青來象徵英勇,這種身體裝飾的觀念影響了外衣的形式。如外衣敞開來而不加以扣合,是為了開敞前胸顯露出刺青,彰顯狩獵的戰果與榮譽,成為特有的服飾文化。
布農族
布農族男女的衣服,按季節與場合,分為常服和盛裝二類。就衣服外觀來看,複雜的織紋和鮮艷的色彩是盛裝與常服最大的區別。
常服多在居家、或是耕地工作、上山打獵時穿著;盛裝則在參加祭典、酒宴作客的時候穿著。男女盛裝都戴頭巾,女子的頭巾帽兩端裝飾各樣花草圖紋,外加圓狀毛線絨球的漂蘇,有別男人的飾紋頭巾帽。
服飾在布農族的生命禮俗中,具有特別的文化意義。例如男孩大約在三歲時,母親開始為他準備織第一件外敞衣。正式穿上第一件緹花外敞衣,大約都在十七、八歲,具有參與祭祀典禮活動與飲酒的資格。
而一個男孩的社會地位高低,則表現在豬牙的臂飾上。布農族勇士如果獵了上百隻以上的山豬,就可以在手臂上飾上山豬牙環,表彰英勇事跡。如果一個男子沒有山豬牙環,不但説明狩獵成績不佳,而且社會地位也比較低。
鄒族
以狩獵為生的鄒族人,皮衣、皮帽是主要的裝扮。男子盛裝為紅色的長袖上衣、胸衣與遮陰布,加上山羌皮帽。女子盛裝則以頭巾纏發,黑裙、藍色長袖上衣、在胸衣上刺繡精美圖案。
具有勇士資格的男子,在帽子前緣加上紅色羽毛,並且點綴琉璃珠、貝殼等華麗的飾品,突顯出崇高的社會地位,而且配戴許多狩獵戰利品,如山豬牙環臂飾,男子必須成功獵殺山豬後才能佩戴,可以説是榮耀與英勇的象徵。
阿美族
阿美族平常並不重視衣物,主要為了禦寒保暖,只有在節慶時才會盛裝出席。男子禮服在盛裝時穿,以羽冠、綁褲、長外上衣及檳榔袋;女子禮服有珠冠、裙、有袖上衣及檳榔袋。
從男子的服飾上表現其不同年齡階段的社會地位,成年時穿著全套的成人服裝。男子冬天常服多穿皮衣、皮雨衣、麻布外衣;夏天則上裸而下著丁字褲護陰。女子服飾冬天常服有長袖短衣、短袖上衣,下著圍裙,夏天則上身赤裸,下身著裙。
卑南族
頭目和祭司在盛裝時有羽冠和間帶、頭帶,而一般人僅著黑色腰裙和纏頭巾。
花環在卑南族的服飾上特別突顯,尤其在節慶祭典時,族人穿上盛裝之後,頭上一定戴上花環。
卑南族的服飾因男女、老幼及社會階級不同而有分別,因此衣飾具有強化身分認同的功能。
套褲是頭目家人用的,前腿部份以紅、黃、黑等色線排繡而成。有刺繡的檳榔袋,袋上有飾穗。以花色線織成條紋飄袋繫於腰間的腰袋。
女巫師服飾最為複雜,其肩部斜挂有特監事以挑織之紅帶,下端有帶穗。
排灣族
排灣族的盛裝與常服型制上基本是相同的,差別在於刺繡和夾織,盛裝時的穿著以刺繡各種紋飾的上衣、綁腿、長袍和手足套等;套褲則是以紅黃綠等顏色綴制而成。
排灣族的衣飾因受社會階層的影響,平民和貴族間的區別很大。貴族以服裝的色澤、刺繡來表示其社會地位,而飾物大多也只限于貴族直系親屬間才能佩戴。豹皮背心只有貴族階級在節慶或重大會議場合才能穿著。除此之外,衣飾也與宗教信仰或風俗有關。
魯凱族
魯凱族依照不同的場合穿著,而有盛裝與常服之分。男性盛裝包括帽章、頭巾、上衣、腰裙、披肩、套褲等;女性盛裝包括花冠、頭巾、耳飾、頸飾、琉璃珠頸煉、珠腕環、臂環、長禮袍、女裙、腰帶、綁腿、肩飾串等。
日常穿著,男性有皮帽、頭巾、上衣、肩帶、腰帶、皮雨衣、鹿皮衣、鹿皮套褲、煙帶、火藥袋等;女性則穿著頭巾、長袍、腰裙、綁腿、手套、網帶、皮雨衣、布袋等。
魯凱族受階級制度的影響,服飾上也反映了社會地位的不同。一般而言,只有貴族才享有裝飾的特權,平民百姓穿著樸素。不過透過交易,平民可以向貴族購買裝飾特權,交易品常用豬、小米、鍋子等物品,學者稱這些物品為「特權讓與稅」。當一個圖案普遍被使用之後,貴族就再創造新的圖案,表現貴族的優越地位。
服飾一方面表現社會地位高低,同時也是社交不可少的禮品,例如以全套盛裝作聘禮。
魯凱族的頭目穿戴華服、頭飾插上熊鷹羽飾,插在頭冠的羽毛,象徵崇高的社會地位,必須經過族人認同功勳之後,才能公開配戴;此外,頭飾上綴有紅色蝴蝶結的人,代表是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
雅美族
雅美族除盛裝外,並沒有特別製作常服,多將舊的盛裝淘汰在平常穿。每當舉行盛大的祭典時,如撈捕飛魚、漁船下水、及初生兒命名禮等,都會穿著盛裝。
男性盛裝頭帶銀盔、手上戴銀環,配挂瑪瑙或貝殼制的飾物,配戴禮刀。頭盔向四面垂下,眼睛位置開孔。這種銀盔是裝飾品中最珍貴,可以説是雅美族人的傳家之寶。
男子第一次加入大船組員時、女子臨出嫁前,母親會採落尾麻纖維,織成男性的短背心或女性的斜係方衣。織成後,家人會殺雞慶祝子女進入社會,並祈求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