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為何下令不抵抗

時間:2010-09-21 10:43   來源:新浪部落格

資料圖片:張學良

  北伐結束以後,蔣介石意圖獨霸,削弱其他軍人兵力。1930年5月,因此引發了中原大戰,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決意聯軍,合取蔣介石。聯、蔣雙方經過激烈戰鬥,死傷慘重,蔣軍戰勢危機,被聯軍包圍,蔣介石面臨生命危險,向張學良求救。9月18日,張學良發出〈巧電〉,宣佈反對內戰,支援蔣介石,希望各方立刻停戰。張學良的建議被聯軍拒絕後,張學良于兩日後率東北軍幾萬人入山海關,蔣張闔力,聯軍潰敗。11月4日,閻錫山,馮玉祥通電下野,張學良收編接管西北軍,併入主燕京,進軍華北,勢力大增,中原大戰結束。蔣介石從此後對中國的影響力,對各地軍閥的控制能力大增。

  中原大戰及萬寶山事件發生後,全球經濟大恐慌環境下,剛從內戰中恢復的華北及東北的統一的中國國家主權和日本的南滿鐵路的特權,衝突的可能性升高。1931年7月6日,張學良電告東北政務委員會説:“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償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力避衝突,以公理為週旋”。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因遵循張的嚴令,張學良本人的説法是“不抵抗”是要表明日本侵略而非維護其南滿鐵路的特權。事變發生後,張要求其率領的東北軍力避衝突、退守錦州,日軍很快便侵佔了東三省全境。

  東北軍之不抵抗,一方面是由於東北軍與日軍的軍事實力懸殊,況且九一八事變爆發之時,東北軍的主力剛剛結束中原大戰,停留在關內,後來又有部隊調入關內剿滅石友三叛變,關外處於軍事空虛狀態。東北軍內部也有很強大的降日派,在抗日的問題上會選擇倒戈。另外,中國方面也不可能支援東北抗戰,故東北軍抵抗與不抵抗,其結果都是一樣的,東北必丟無疑。東北軍不抵抗的另外原因,就是張學良作為地方軍閥,不願損耗自己的軍事實力,在當時的中國政壇,非嫡系只能以擁兵自重的方式生存,否則關內亦無其立足之地。所以他嚴格命令軍民百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給日本人挑起戰端的藉口。

  在九一八事發當時,乃是張學良親自下令不抵抗,而蔣中正遲至9月19日到達南昌後,晚間九點至十點才從上海方面得知“事變”消息。張學良事後自己也説,“是我們東北軍自己選擇不抵抗的。”

  榮臻,九月十八日深夜:(節錄)

  得知日軍襲擊北大營,當即向北平張副司令以電話報告,並請應付辦法。當經奉示,尊重國聯和平宗旨,避免衝突,故轉告第七旅王以哲旅長,令不抵抗……彼時,又接報告,知工業區迫擊炮廠、火藥廠,均被日軍襲擊。當時朱光沐、王以哲等,又以電話向張副司令報告,奉諭,仍不抵抗……

  張學良,九月十九日下午:

  昨日接到沈電,驚悉中日衝突事件,惟東北既無抵抗之力量,亦無開戰之理由,已經由沈,嚴飭其絕對不抵抗,盡任日軍所為。

  1934年2月張學良任豫鄂皖三省剿總副總司令。1935年3月,任武昌行營主任,10月,兼任西北剿總副總司令。此時,日本侵華日亟,中國分離主義更是猖獗,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簡稱“八一宣言”)、反蔣反日等口號,全國要求停止內戰實行抗日的呼聲日益高漲。

  1935年4月,蔣為削弱張學良軍力,命令張學良圍剿紅軍,但卻遭到挫折,逐漸對蔣的調遣有所反感。1936年4月,張與周恩來在膚施(今陜西延安)會談,提出聯蔣抗日,為中共中央所採納,與紅軍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這時,中共的葉劍英又攜帶雙方停戰計劃及毛澤東的約書來西安,張學良拿出鉅額私款,贈送紅軍做冬季衣食補給費用。共産黨也在西安設立辦事處。

  12月4日,蔣介石到西安督戰。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最終得和平解決,而國民政府提前終止對共産分離主義的剿滅戰,建立了中國抗日形式上的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發生時,張學良年36歲。後張氏在回憶錄中多次提及:‘我的事情就只到36歲,以後就沒有了。’回首一生,張學良自問做了最錯的事,就是在西安事變中,姑息了蔣介石。

  在1946年國共兩黨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國共産黨曾提出釋放張學良,未獲蔣介石同意。後國民政府撤往臺灣之前,蔣介石于1946年10月將張學良轉至臺灣繼續軟禁,並限制人身自由。

  在臺灣,張學良于1946年11月最初被軟禁在新竹縣五峰鄉清泉溫泉長達13年,1957年10月移至高雄市西子灣,1961年秋則移居臺北市北投居所,在三地都過著軟禁下的隱者生活。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生三子一女,後有情婦“趙四小姐”。他于囚禁中,由佛教改奉基督教,1964年受洗。依照一夫一妻規則,蔣介石令張與于鳳至離婚,和趙四小姐結婚。

  由於1975年蔣介石逝世,以及1988年子蔣經國也病逝。國民黨李登輝執政後,1990年起張學良才逐漸得以恢復人身自由。雖然恢復了部分人身自由,能到美國探訪(後又再到夏威夷長居直到去世),但張學良想返回中國大陸探訪東三省老家的期望,但得不到臺灣政府的許可。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1995年離臺,僑居美國夏威夷。

  1957年初,張學良尊蔣介石之命開始撰寫回憶錄,4月22日完成,命名為《雜憶隨感漫錄》。該文中,張學良指責“中共包藏禍心,別有所圖”,讚揚蔣在西安事變中剛正嚴厲,自貶行動魯莽,思想幼稚,可恥而又可笑”。稿件上交時,張學良復函稱本人對稿件並不滿意,還請上峰修改指教。5月5日,蔣介石高度評價這本回憶錄,並親自對稿件做了修改,要張親筆再抄一份。5月10日,張學良收到退回的修改稿件,按蔣介石要求開始抄寫,稿件改名為《西安事變反省錄》,內容並無重大變動。7月14日,張學良將《西安事變反省錄》抄寫完畢。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