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住民的社會生活
一、舊石器文化與社會生活
臺灣舊石器時期的人類遺址主要有兩處:一是臺南左鎮鄉的人類頂骨化石遺址,另一處是臺東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左鎮在臺南縣的東南,境內四面環山,屬丘陵地帶,有一條溪流,名為菜寮溪,每當大雨滂沱、河水暴漲之後,溪邊顯露出很多化石、石器和陶片等。1971年11月,臺灣學者在左鎮鄉發現了人類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年1月,又在同一地點採取到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根據右頂骨的氟及錳含量的研究,其年代距今有2萬年至3萬年,這就是“左鎮人”,屬於舊石器時代後期。
八仙洞位於臺東縣北端羅漢山上,屬長濱鄉。l968年3月,臺灣學者在八仙洞發現洞穴的堆積中不僅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並且有年代更為古老的紅色土層。後來臺灣大學考古發掘隊在潮音洞、海雷洞及乾元洞的底層發現很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獲得大量先陶時代的遺物,其中有石質標本數千件,骨角器近百件及許多獸、魚骨,命名為“長濱文化”。由於各洞穴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早晚之分,高度越低,年代越晚。學者對於具體年代有不同的看法,但大都認為長濱文化在距今15000年至5000年前。1979年,在臺北市士林區芝山岩背後的水田中,發現一件典型的礫石砍器,也屬於長濱文化,説明臺灣北部也存在這種文化。
在長濱文化層中發現數以千計的有人工痕跡的石片和石器,這些石質標本中大型的石器較少,大部分使用矽質砂岩、橄欖岩、安山岩及輝長岩等質地較為粗松的礫石製成,多數石片是直接敲打礫石面加以片解的,因此保全了礫石的原有外皮,只有少量的石片有第二步加工的痕跡。另有一批石器是用石英、燧石、鐵石英等質地較為緻密的石料製成,一般都較小,最大的一件長僅8釐米,但加工方法較為精細,可分為邊刃刮削器、尖器、刀形器。這些石器的出現,説明在漫長的歲月裏,臺灣的早期住民賓士在茫茫的原野中,追捕野牛、野鹿、大象等野獸,在海邊捕撈魚、蚌,用石片切割獸肉,刮削獸皮,挖掘塊根,砍砸野果,與自然界展開艱苦的鬥爭,過著狩獵、捕撈而兼採集的原始生活。
在遺址中還發現骨角器,這些骨角器可分長條骨器和骨針兩種,長條尖器是將獸長骨的一端或兩端加以削尖,或者一端為關節,另一端逐漸削尖。骨針加工比長條尖器精緻,反映了早期住民有較高的骨器製作技術。他們利用骨針縫製獸皮,作為防禦寒冷保護身體的服飾。在長濱文化的潮.音洞的先陶文化層,發現3件木炭標本,在乾元洞先陶文化層中找到少量的木炭粉末,這説明早期住民已經用火來照明取暖、防禦猛獸和燒烤食物了。
二、新石器文化與社會生活
從臺北到臺中、臺南以及臺東都發現了新石器,其中有新石器前期遺存,也有新石器後期遺存,可以大坌坑文化、鳳鼻頭文化、圓山文化和麒麟文化作為代表。 大坌坑遺址位於臺北八里鄉(俗稱八里坌)埠頭村的觀音後山北麓,出現了多層的文化層次。第一層為繩紋陶文化層,第二層為赤褐色素面陶文化層(圓山文化層),第三層為赤褐色方格印紋厚陶文化層,第四層為赤褐色網紋硬陶文化層。最下一層約l0釐米厚,出土的陶片為棕黃色或紅褐色,質粗含砂,體厚而粗重,手制,少數素面,多數有繩印紋,是用裹著繩索的印棒自上而下轉動壓印出來的。同時出土少量石器,有打制和磨制兩種。這種以繩紋粗陶及打磨石器並存為主要文化內涵的大坌坑文化,在臺灣分佈很廣。經碳l4年代測定,在距今5000年至3700年前,屬繩紋陶文化晚期。
鳳鼻頭文化遺址,主要分佈在西海岸的中南部,自大肚山起向南到島的南端和澎湖列島。其典型代表是高雄縣林園鄉鳳鼻頭遺址,包含各文化層的遺物,該遺址的上層為刻紋黑陶文化層,中層為印紋紅陶文化層,下層為大坌坑文化層。紅陶文化層的主要遺物是泥質磨光紅陶。器形有大口盆、碗、細長頸的瓶、小口寬肩的罐、穿孔圈足的豆和圓柱形足的鼎,制法多屬手制,然後拍印上繩紋或席紋,有的陶片上有刻劃紋和附加堆紋,少數的杯片或缽片還有深紅色的彩畫。黑陶文化的石器與紅陶文化基本相同,主要有鋤、斧、鑿等,仍為磨制,但製作更為精美,陶器以橙紅陶、黑陶和彩陶為主。黑陶形制有杯、豆和圓底罐等,仍為手制,但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全面打磨光亮,色深黑,體薄,紋飾有刻劃的線條紋、波紋,也有用貝殼刻劃的紋飾。
臺灣北部出現的圓山文化,距今有4000年至3500年,其代表遺址是臺北市北端的圓山貝丘,遺物分二層,下層屬大坌坑文化,上層則是圓山文化的代表。與此文化同類型的還有大坌坑遺址上層、芝山岩、大直、尖山等數十處,遍佈于淡水河兩岸和淡水河上游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沿岸的臺地上。圓山文化的石器類型很多,最能代表這一文化特質的有磨制大鏟、平凸面大鋤、扁平石鑿、有段石錛、有肩石斧、石槍頭及石箭頭等。圓山文化的陶器大多數是淺棕色素面的罐形器,其中有許多帶有一對由口唇到肩上的豎行把手,而顯示其獨特的風格。這些圓山式素面陶器的表面,往往出現大片涂上的紅褐色顏料,或出現彩繪點紋或彩繪條紋,此外,圓山陶器的外表還偶見有施印網紋的,這也是圓山期文化不同於其他文化的另一特點。
此外,在東部沿海一帶,還有與臺灣其他地區完全不同的巨石文化,其代表是臺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最大特色是由岩棺、石壁、巨石柱、單石、石象、有孔石盤等組成。
在新石器時期,早期住民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他們不僅使用磨光的石斧、石錛等較進步的工具,在茂林草地土,獵取野鹿、羚羊、野豬以及其他飛禽走獸,而且還製造石箭頭、網墜,從事水生動物、植物和魚類的撈取,從圓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帶有倒刺的骨角魚叉,説明當時的漁獵技術已有所進步。
此外,農業種植業已經出現,從圓山文化出土大量的石鋤、石斧和風鼻頭文化出土大宗的石刀來看,當時已開始種植和收割農作物。此外,營埔遺址還發掘到印在陶片表層裏的稻殼遺痕,雖然稻殼已在燒陶過程中成為灰炭,但稻穀的外形仍完整地保留下來,據農業專家鑒定它屬於印度亞種的栽培種。在牛稠子遺址的紅陶文化層還發現粟粒的遺跡,出土的黑陶紋飾,壓印紋有圓圈紋和斜行線紋,圓圈紋是用小管形器壓印上去的。對於這種管形器,據專家鑒定,是粟類之稈管,而斜行線紋應是由粟穗壓印而成的。
隨著社會和生産力的發展,石器製造技術,已從打制發展到磨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遺址裏還有打制與磨制石器並存的現象,磨制也比較粗糙。到圓山文化、鳳鼻頭紅陶文化,主要都是磨制,而且磨制技術逐步提高,石鋤、石斧、石刀的刃口比較鋒利,其中長方形和半月形帶一孔或兩孔石刀,是為了裝上木柄,便於使用。鳳鼻頭黑陶文化層中的石鋤、石斧、石錛、箭頭、石刀等製作更為精美。
新石器時代的臺灣住民開始燒制陶器,在圓山文化遺址的底層大坌坑文化層發現用草拌泥搭蓋的半圓形低屏壁,據推測是擋風燒陶的窯址。制陶技術也不斷改善,早期都是手制,用泥條盤築陶坯,體厚,而且厚薄不均勻,而鳳鼻頭遺址的黑陶雖是手制,但經慢輪修整,全面打磨光亮,體薄,最薄的地方只有二三毫米厚。陶器的種類也多種多樣,有盛儲器如罐、盆;有飲食器如碗、盤;有炊具如釜、甑;有的還安上支腳。此外,還有陶紡綞、陶網墜等生産工具。在陶器的裝飾上,製作精美,佈滿各種花紋,有刻劃上去的和壓印上去的各種繩紋、席紋等,極少數的杯片或缽片的外面有鉤連形或平行線的深紅色的彩畫,色彩鮮艷,形象生動,古樸優美。
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為臺灣早期住民改善居住環境提供了條件,他們已開始走出洞穴,建築房屋。如鳳鼻頭紅陶文化遺址,坐落在海岸的一個高臺地上,最頂上是居住區。發現有一所房屋遺址,長方形,東西向,殘存的西南角,有七個柱洞,洞柱間隔90釐米,但西面中間的兩個柱洞較寬,相隔l80釐米,是門。柱洞插入地面約40釐米深。洞口覆蓋一層土瀝青,是為了防潮,土瀝青的使用反映了當時木結構的建築已有一定的技術水準。這所房屋是幹闌式建築。
三、兩岸古代文化的比較
近年來考古學的新發現,將閩臺兩地的古人類與文化關係推前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臺灣發現左鎮和長濱兩處古人類遺址,福建的清流、漳州、東山也發現古人類化石。清流縣境內的古人類牙齒化石,推測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晚期智人所有,經研究確定為距今1萬多年。漳州人類化石是一段脛骨,其絕對年代距今1萬年左右。東山人類化石是一段肱骨,絕對年代約距今1萬年前後。雖然,從年代看,福建人類化石比臺灣左鎮人晚一些,但根據對牙齒結構的對比研究,左鎮人、清流人、東山人和柳江人,同屬我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他們的體質形態基本相同,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可見左鎮人和清流人存在著共同的起源。
再從出土的石器來看,長濱文化的舊石器是用在水裏磨滾過的礫石打制的有一面或兩面打擊的砍砸器、刮削器等,其制法與大陸南方發現的舊石器十分相似,尤其是與湖北大冶石龍頭、廣西百色上宋村兩處出土的礫石砍砸器在基本類型和製作技術上沒有什麼差別。考古學家認為,“這裡的礫石石器屬於華南的工藝傳統。”臺灣學者將長濱舊石器與周圍同一階段的文化石器進行比較研究,也認為由各種條件及已知考古資料來説,臺灣長濱文化的祖籍是中國大陸。
以繩紋粗陶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以印紋細陶為代表的鳳鼻頭文化和圓山文化,都和大陸東南、華南地區新石器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坌坑文化的遺物在大陸東南沿海各地廣泛存在,1968年,臺灣學者在金門島富國墩發現夾砂陶為主的文化遺存,1985年至l986年,福建省博物館在平潭島的殼丘頭遺址也發現了與富國墩遺址相似的文化遺址。因此,考古學界把這類型的文化遺存稱之為“富國墩一殼丘頭文化”。富國墩遺址陶片.的刻印紋和貝印紋,與臺南八甲村遺址相近。殼丘頭遺址出土的石器,打制與磨制並存,與大坌坑文化有許多相同和相似的文化因素,但也有不少差異性。因此可以説,大坌坑文化的産生“與大陸早期新石器的繩紋陶有著某些聯繫”。
鳳鼻頭文化“是繼承大坌坑文化而繼續發展的,當然接受大陸文化的影響也更加顯著”。鳳鼻頭紅陶顯然受到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馬家一良渚文化的影響,當這種紅陶類型文化在臺灣中南部擴展時,又受到福建閩江下游曇石山文化的浸潤。曇石山文化中層出土陶器以夾沙陶印紋硬陶為主。紋制為拍印的條紋和交錯條紋,還有一定數量的繩紋。這些特徵與鳳鼻頭紅陶文化十分相近。再從其文化層的年代看,屬於鳳鼻頭紅陶類型文化的南投縣草鞋墩遺址,其碳14測定數據為距今4000年 200年,正與曇石山中層的年代相吻合。鳳鼻頭上層的素面和刻劃黑陶文化與曇石山遺址上層以及福建福清東張遺址中層的遺物十分相似,同屬於閩臺地區以幾何印紋硬陶和黟陶共存為特徵的古文化遺存。
圓山文化以彩繪陶、印紋陶、有段石錛、有肩石斧、巴圖石器為其主要特徵。儘管在大陸還暫時找不到基本相同的遺存,但有許多文化因素表現了密切的聯繫。其中有段石錛起源於長江下游,在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文化便出現原始的形制,到良渚文化時又進一步發展,同時在華南分佈也很普遍,臺灣圓山文化中出現的有段石錛,顯然有大陸文化的影響。有肩石斧起源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主要分佈在兩廣、雲貴各省。圓山文化中的彩繪陶、印紋陶及殷周式的雙翼銅鏃、石刀、玉塊等,也顯然受到大陸的影響,只有巴圖石器是臺灣特有的遺物。
此外,臺東麒麟的巨石文化可能受到浙江南部瑞安、東陽巨石遺址的文化影響。鵝鑾鼻發現的史前遺址,與大陸東部或東南部古代文化有關。卑南發現的玉塊耳飾,則與東南亞及大陸沿海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塊耳飾極其相像。在臺東縣成功鎮發現的馬武窟“海蝕洞人”,採用“蹲踞葬”,臺灣考古學家認為,這種葬式廣見於廣東、廣西史前文化遺址,“海蝕洞人”很可能與大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