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歷史綱要——早期臺灣(一)

時間:2009-03-16 14:58   來源:《臺灣歷史綱要》

     

  地理環境和早期住民
     

  一、地理環境
     

  臺灣由臺灣本島及蘭嶼、綠島(火燒島)、琉球嶼、龜山嶼、彭佳嶼、釣魚島、黃尾嶼等22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組成,總面積36006.2245平方公里。

  臺灣位於祖國大陸東南海上,其西與福建省僅一水之隔,最近的距離是130公里;其東是太平洋,離海岸30公里,便是深達4000公尺以上的海溝;臺灣以北有琉球群島,通往日本本土;以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望。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連成一體,後來臺灣島才和大陸分開。從海底地形來看,臺灣海峽海底河谷有向南及向北兩大河系,這種海底河谷地形是臺灣海峽還是陸地的時候,由陸上河谷侵蝕形成的。最深處不過100公尺,過半地域深度只有50公尺。從海底河谷看出臺灣與大陸原本聯成一體。臺灣就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

  由於臺灣與大陸緊密相連,因此在地形、海域、氣候和植被等方面與隔海相望的福建十分相似。在地勢上,臺灣是一個多山的島嶼,由幾條平行于島軸的山脈組成。中央山脈貫穿南北,北起蘇澳,南到恒春半島,全長340公里,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林立。中央山脈西側為雪山山脈和玉山山脈。位於平原和山地之間是臺地和丘陵。平原包括河流沖積平原和海岸平原,分佈于島的周緣,主要有西部的嘉南平原、南部的屏東平原和東北部的宜蘭平原。福建也是一個多山的省份,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在中部和西部有兩列山脈,丘陵面積較大,而平原面積較小,只佔全省面積的10%左右。

  臺灣的氣候與福建一樣同屬於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夏長冬短,氣溫較高。臺灣各地的累年平均溫度,平原氣候自4月以後平均溫度達20℃以上,其中,6月至9月,平均最高溫度超過30℃。冬季除高山以外,各地最冷月份的平均溫度,均在15℃以上。福建全省各地,除山地和局部海拔較高的丘陵地區外,年平均氣溫多在17℃~22℃之間。臺灣雨水豐富,濕度較大,除西部沿海一帶雨量較少外,其餘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均在1500毫米以上,山地雨量更大,平均在3000--4000毫米以上。福建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也在1200--2000毫米之間。每年冬季形成大陸境內的西北季風,影響到臺灣。閩臺氣候帶有海洋性特點。 
   
  臺灣的土壤、植被也與福建大體相似。在山區廣泛分佈石質土和經灰化而成的各種灰化土,在低丘崗陵區主要是黃棕壤和紅棕壤,在沿海低平地區為肥力較高的沖積土和貧瘠的鹽土。閩臺兩地終年高溫多雨,地形複雜,加上有不同的土壤類型,因此,生物植被繁殖力旺盛,種類繁多。臺灣的森林群係就有海岸林群、熱帶雨林群、硫磺泉植物群、亞熱帶與暖溫帶雨林群、暖溫帶山地針葉樹林群、冷溫帶山地針葉樹林群、亞高山針葉樹林群等。

  遼闊的海域,漫長的海岸線是閩臺地理環境的又一特徵。臺灣島四面環海,周圍散佈著澎湖列島及釣魚島群島等眾多島嶼。臺灣本島的海岸線長達1250公里,大部分海岸比較平直,但也有比較好的港口,如北部的基隆港、南部的高雄港和安平港。福建東瀕臺灣海峽,海岸線漫長曲折,達3051公里,全省大小港灣共l20個,其中較大的有l4個。良好的海域條件使閩臺自古以來對外交通和海上貿易都比較發達,兩地之間的來往比較方便。

  二、早期住民
      

  1971年,在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人類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年,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人類左頂骨殘片化石,經學者研究,是屬於晚期智人,即現代人,其年代距今大約3萬年,被命名為“左鎮人”。這是至今發現的臺灣最早的住民。考古學家認為,在3萬年前更新世晚期,臺灣和大陸相連,“左鎮人”是從大陸東南經過長途跋涉到達臺灣的。  
  
  臺灣早期住民的成份比較複雜,有屬於尼格利佗種的矮黑人,也有屬於琉球人種的瑯嶠人,但大部分屬於南亞蒙古人,他們是直接或間接從大陸移居臺灣的。南亞蒙古人發源於我國北方,一支從東部沿海南下,散居在東南沿海一帶,古稱百越;另一支從西北南下,散處於我國西南山地,則稱百濮。百越族又分許多支,有東甌、閩越、南越。其中,閩越主要局往在今浙江南部和福建東部沿海,《淮南子》稱“越胸水便舟”,是一個善於航海的民族,有一部分閩越族渡過臺灣海峽,直接進入臺灣。

  閩越族是何時遷移臺灣的呢?有的學者認為: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晚期,有一支越族自我國東南沿海分數批渡海到了臺灣,一部分留下來與先住在那裏的矮黑人相融合,後來成為泰雅、賽夏、布農、朱歐等人的祖先。這些早期住民多數住在北部,其祖先來自大陸,“所以至今仍保持有古代越、濮諸族的一些文化特徵,如缺齒、去毛、文身、黥面、獵首、吹口琴、著貫頭衣、住幹欄屋、行崖葬及室內葬、腰機紡織以及父子連名等等,而和南方諸族有頗大的差異。”

  臺灣學者從史前考古學的角度論證大陸古人類直接到達臺灣,指出,在第四紀出現幾次的海進和海退。每當海退時,海平面下降,古代人類趁此機會,由大陸進入臺灣。例如,距今12000年至4500年前,發生海退,大陸與臺灣、澎湖聯成一片,大陸的繩紋陶文化人進入臺灣。到下一次海進時,他們遷移到臺地丘陵區,或進入山區,由於交通不便,文化發展受阻,長期保守其由大陸所帶來的原始文化和古代社會制度。今日的泰雅族就是繩紋陶文化人的後裔。距今4500年至2000年前,因出現海退,臺灣本島出現大面積的海岸平原,為人類提供良好的耕種和居住條件。同時,臺灣海峽變淺易於渡海,於是,居住于大陸北部海岸區的黑陶文化人,趁機進入臺灣中部和南部的海岸平原,從事耕種。他們就是圓山文化人和龍山形成期文化人。由於中南部平原區巳被佔據,圓山文化人便遷入較為狹窄的臺北盆地、淡水河岸和北部海岸。到下一次海進時,廣大平原被海水淹沒,居住北部的圓山文化人和居住中南部的龍山形成期文化人,被迫逐漸遷入丘陵和臺地。現今的賽夏族文化比泰雅族較晚,但從臉部刺墨來看又比凱達格蘭族和第二黑陶文化人較早,所以可以斷定,他們是圓山文化人的後裔。現在的布農族是製造黑色陶器的能手,從其地理分佈、傳説、口碑以及制陶技術看,他們是龍山形成期文化人的後裔。至於凱達格蘭人、第二黑陶文化人、含砂紅灰陶文化人,則是在以後的海退期間,由我國大陸渡海而來的。凱達格蘭人(包括蛤仔難人祖先)住在北部,第二黑陶文化人在中部,而含砂紅灰陶文化人則在南部,他們都是會駕船、打魚、農耕、撈貝的大陸沿海居民。凱達格蘭人還會探礦、冶煉,他們的文化比較高,今日部分的平埔族就是凱達格蘭人和第二黑陶人的後裔。曹族屬於含砂紅灰陶文化的的子孫。   
 
  早期住民除大部分從大陸直接移居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從南洋群島移居來的南島語族。據人類學家研究,古代有幾支越人和濮人經過中印半島到達南洋群島,他們分別與古印度奈西安種人相融合,成為原馬來人,其中大部分與原住在當地的尼格利佗種人結合。另一些則未同尼格利佗人結合,其中的一支經由菲律賓群島進入臺灣,這些人是現在魯凱人、排灣人、雅美人、阿美人、卑南人的祖先。南部和東部的魯凱人、雅美人、排灣人和卑南人,其體質、語言和風俗與南洋群島之馬來人有許多相同之處。在體質上,雅美人身長,頭長,頭幅小,頭型指數為闊型,眼睛圓而大,與菲律賓土人最相近。在語言上,言語之聲調尤為相似,數字的讀音多與菲律賓的馬來語相同,其他字聲也相似。在文化特質上,臺灣土著居民中也保留著印度奈西安文化系統的多數原始文化特質,如燒墾與輪休、鍬耕、鹿獵與野豬獵、獸骨懸挂、手網與魚筌捕魚,弓箭、腰刀、木杵臼、矮墻茅屋、腰機紡織、貝飾、拔毛、缺齒或涅齒、刳木、藤竹編簍、編蔗席口琴、弓琴、鼻笛、輪舞、獵頭與骷髏崇拜、親族外婚、老人政治、年齡階級、男子會所、多靈魂觀、鳥佔與夢卜、室內蹲葬、紋身、幾何形花紋、父子連名、雙杯與並口飲等。

  從神話傳説也可看出臺灣東南部各土著族與南島語族的關係。如臺灣南部和東部土著族的神話傳説,多數與海洋有關。阿美人傳説,在很久以前,某地有一個部落,全體成員出海捕魚,下海不久,突然發生了強烈大地震。在山崩地裂時,海水也變成滾熱,於是,絕大多人遭滅頂之災,僅有一對聰明的姐弟,幸能駕著一隻小船,手抓一把糯米,在海浪滔天之中逃生。這一對姐弟最後漂到臺灣東部拉瓦山上,姐弟二人為繁殖人種著想,就結為夫妻,後來他們又生下許多子女,一代一代漸漸繁殖成一個部落。卑南人也傳説他們的祖先來自太平洋的小島,靠近臺東附近,叫做巴那巴那揚(Panapanayan)。直到今天,他們舉行祭祖時,仍須面對綠島及蘭嶼方向祭拜。雅美人傳説在太古時代,南方來了一位神人,他先創造小蘭嶼,再創造蘭嶼,返回南方,不久又回到蘭嶼,製造竹神和石神,生出男女,他們就是雅美族的祖先。從以上部分族群海上發祥的傳説可以看出,他們的始祖是從南洋群島渡海而來的。考古學者認為南島語族及其文化起源於中國沿海,而向南洋一帶發展;作為大陸特徵的考古遺物,如石器、有段石錛、有肩石斧等,也出現在臺灣及南島語族的文化圈內。

  綜上所述,臺灣早期住民的一部分是由大陸東南沿海直接渡過海峽,進入臺灣的,他們成為泰雅、賽夏、布農等族的祖先;另一部分與東南亞南島語族的古文化特質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魯凱、雅美、阿美、卑南等族,這部分土著族的祖先是從菲律賓群島及印度尼西亞各島嶼及中南半島遷來的,因此與南島語族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些日本學者指出,臺灣史前文化中,不但有濃厚的大陸北方文化要素,而且所謂“南方要素”也有許多是由大陸沿海傳入臺灣的。“臺灣先史文化的基層是中國大陸的文化,此種文化曾分數次波及臺灣。”不少中國學者也持類似觀點。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