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一帶原為原住民居地,一六二六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入侵此處,屯兵社寮島直到一六四二年被荷蘭人逼走,始結束其于北臺灣十六年的佔領。
清代的開發
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大批漳州人移居基隆,始見漢人聚落與商店,“崁子頭街”(今仁愛區孝一路)是第一條基隆市街,基隆港而後次第開發。
一八五一年,歐洲的輪船,已經來淡水、基隆從事貿易,並接受清廷徵稅。
一八五八年,英、法對中國發起戰爭,中國失利,被迫簽訂天津條約,臺灣門戶為之開放,基隆正式成為通商口岸,外商陸續進駐。
一八八四年,中法開戰,法軍猝襲閩海,攻犯臺灣,一度侵入基隆,只因駐邊嚴守,戰事不利,無功而退。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臺灣巡撫劉銘傳為建設臺灣,先後加強開發基隆港;一八九一年十月,劉銘傳更完成了從臺北大稻埕到基隆此“臺灣第一段鐵路”的工程。
日據時期的建設
臺灣于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一八九五年六月,日本軍隊進佔基隆,“始攻”後將之設為臺北縣支廳。一九零一年,全臺劃為“二十廳”時,基隆始設廳。
“雨港”民俗風情
基隆有“雨港”之稱,全年雨日長達二百一十三點六天;位居中央山脈背風面的基隆之所以多雨, 主要是拜東北季風、冷鋒、梅雨鋒等天氣系統之賜,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陰雨連綿,夏季又有驟雨和臺灣風,所以有人説:基隆人是不收傘的。
基隆市每年農曆七月中旬舉行的中元普渡祭典,規模之大,名聞全臺,祭壇十分宏偉壯觀,入夜時分,放水燈的民俗,更是各地少見。
來源:WWW.T2T-TRAVEL.COM
(責任編輯: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