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基隆市開發史

時間:2004-07-27 14:27   來源:


 
  基隆原名雞籠,有一説,雞籠之名是由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族名尾間“格蘭”二字訛轉而來;然而,似以得之於“雞籠山”的説法,較為可信。《臺灣府志》記載:“大雞籠山,一望巍然。”自海上遙望,狀似雞籠,而基隆港口外的基隆嶼亦貌如雞籠,初期漢族移民用以名之,應有可能;此名一直沿用至一八七五年(清光緒元年),清政府取“基地昌隆”之雅意而易名“基隆”為止。

  基隆一帶原為原住民居地,一六二六年(明天啟六年),西班牙人入侵此處,屯兵社寮島直到一六四二年被荷蘭人逼走,始結束其于北臺灣十六年的佔領。

  清代的開發

  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大批漳州人移居基隆,始見漢人聚落與商店,“崁子頭街”(今仁愛區孝一路)是第一條基隆市街,基隆港而後次第開發。

  一八五一年,歐洲的輪船,已經來淡水、基隆從事貿易,並接受清廷徵稅。

  一八五八年,英、法對中國發起戰爭,中國失利,被迫簽訂天津條約,臺灣門戶為之開放,基隆正式成為通商口岸,外商陸續進駐。

  一八八四年,中法開戰,法軍猝襲閩海,攻犯臺灣,一度侵入基隆,只因駐邊嚴守,戰事不利,無功而退。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臺灣巡撫劉銘傳為建設臺灣,先後加強開發基隆港;一八九一年十月,劉銘傳更完成了從臺北大稻埕到基隆此“臺灣第一段鐵路”的工程。

  日據時期的建設

  臺灣于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一八九五年六月,日本軍隊進佔基隆,“始攻”後將之設為臺北縣支廳。一九零一年,全臺劃為“二十廳”時,基隆始設廳。

 
  一九二零年,通令改革地方制度,廢廳設州,州下廢支廳設郡市,基隆郡置於臺北州管轄,設基隆郡役所,轄有:基隆街及萬里、金山、七堵、瑞芳、貢寮、雙溪、平溪七莊。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基隆、高雄兩街改升為市,原舊行政區“大字”改稱町名者,詳如下列:義重町、日新町、壽町、入船町、元町、福德町、玉田町、雙葉町、旭町、高砂町、明治町、大正町、昭和町、仙洞町、瀧川町、堀川町、田寮町、天神町、幸町、東町、曙町、真砂町、濱町、社寮町、西町、寶町、觀音町、綠町等;基他郊區如:大水窟、深澳坑、八斗子、大武嶺、內木山、外木山、大竿林、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等,則仍沿用舊我未改。
 
   自然港灣時代的基隆港 ,水道甚淺,加上東北季風又常激起狂浪,潮落時更是多為涂灘,僅一千噸級的輪船都無法進港,只得停泊在港外;自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三五年,基隆港分期展開擴建,施設四次築港計劃,終於完成此臺灣第一大良港,二萬噸級巨輪可以直接靠岸,不僅成為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樞紐,並且航路可達中國大陸和南洋各地,再轉運世界各國,和高雄市 並稱臺灣兩在港市。

  “雨港”民俗風情

  基隆有“雨港”之稱,全年雨日長達二百一十三點六天;位居中央山脈背風面的基隆之所以多雨, 主要是拜東北季風、冷鋒、梅雨鋒等天氣系統之賜,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陰雨連綿,夏季又有驟雨和臺灣風,所以有人説:基隆人是不收傘的。

  基隆市每年農曆七月中旬舉行的中元普渡祭典,規模之大,名聞全臺,祭壇十分宏偉壯觀,入夜時分,放水燈的民俗,更是各地少見。
 
來源:WWW.T2T-TRAVEL.COM

(責任編輯:陸青)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